• 96阅读
  • 0回复

大寨的“海绵地”和“三深耕作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2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大寨的“海绵地”和“三深耕作法”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今年大旱仍然获得高产,除了抗旱斗争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外,还得力于它的农田基本建设,得力于它的“海绵地”和“三深耕作法”。
人们说大寨的耕地象“海绵地”,是说它的耕地表土(耕作层)松软得象海绵一样。大寨的耕地不仅土层深厚,由于历年深耕,耕作层足有一尺左右。这一层厚厚的表土既细又软,土壤的团粒结构良好,保水保肥的性能强。
这样厚又这样松软的表土,不是光靠深耕细耙造成的,同施肥的关系也很大。大寨大队种田很重视施基肥,每亩施基肥一般都在百担左右。它的基肥是用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加猪牛圈肥沤制的,腐植质极为丰富。历年都施这样多和这样好的基肥,表土中含的腐植质就越来越多,这是造成表土松软,土壤团粒结构好,能够保水保肥的重要原因。
“三深耕作法”:三深指深耕、深种和深锄。大寨大队很重视深耕细耙。每年春播前,都要反复耕耙,作为保墒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耕得较深。大寨大队认为:深耕细耙不仅有利于保墒,也有利作物根系发育。作物在松软的表土中,根长得又多又强就能耐旱。
除了深耕,大寨大队还强调适当深种、多锄和精细管理。太行山容易发生春旱,大寨大队经多年摸索认为:播种出苗不全的主要原因,是播浅了遇旱发不了芽,因而强调适当深播,把种子直接播到湿土上,压实保墒。这样即使播深了,也只影响出苗早迟,不会缺苗断垄;对少数种子播得过深出不全苗,也宁肯移苗补栽。陈永贵说,适当深播的好处不仅是出苗好,而且也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至于多锄细管,是为了防止土壤蒸发失墒,并使每次下雨土壤都能够充分吸收,减少流失。对于玉米,大寨大队还强调在玉米秆迅速上长前深刨一次,结合深刨在玉米根周围大量追肥培土。这样即使刨断一些细根,却能促使玉米的主根扎得更深,并生出更多的细根,吸收更大范围的土壤含水来防止干旱。
(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