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建议使用部门来一个思想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3
第2版()
专栏:

  建议使用部门来一个思想革命
使用部门的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同志,也存在着一种“信洋货不信国货”的思想。他们常常不加分析地对国外的新产品“点头”对国内的新产品“摇头”不热情地支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设计新产品。
怎样才能高速度地发展新产品?我们觉得,一方面设计制造单位要破除迷信思想,敢字当头,要敢干,善于干;同时使用部门也要破除迷信外国的思想,要支持设计部门自己设计新产品,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这两个方面必须很好地配合起来。
最近,我们在一项新产品的设计任务中,得到了使用部门领导上的信任和支持,对新产品的加速完成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个单位需要一台高温高压的反应器。这种型号的容器在国际上还是一种新技术,国内没有制造过,包括制造这种容器的钢材在内,几乎都要从头试制。但是这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坚信中国人民自己可以搞得出来,就把任务交给了我们,要求一定要在三季度内交货。他们还派了一些设计人员,和我们成立联合小组,下现场搞设计。这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大家一起订方案,搞设计,并协助冶金部门试制新钢种,结果如期完成了任务。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有些使用部门的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部门的领导同志,存在着一种“信外国不信中国,信洋货不信国货”的思想,他们常常不加分析地“对国外的产品点头,对国内的产品摇头,对国内的新产品掉头(不看)。”有的说,土货就是比洋货差,不美不巧,笨头笨脑。有的说,国内产品就是不放心,外国产品就是放心。总之,他们举出了各种并未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理由”,来菲薄我们自己设计的产品,推崇国外产品。这种盲目迷信外国的思想,对新产品的诞生起了阻碍作用。
这里,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一九五八年,我们一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同工人合作,曾经设计试制成功了一种工作压力为三百二十大气压的小型绕带式高压容器,作了爆破试验,证明质量完全符合要求。正式制成的一台,在一个研究单位里已试用了若干年,效果很好。以后,我们又设计成功了一种一千五百大气压的超高压绕带容器,经过爆破试验,性能也很好。但是这两种新产品,在国内却久久没有人来订货。是国内不需要这种新的高压容器吗?不,我国的氮肥、石油等工业企业急需这种新设备,只是有些人不相信我们自己设计的产品。有的部门,花了大量外汇到国外去订购了许多台与我们同样的绕带式高压容器,却不来买自己的产品。尤其不应该的是,有一种外国的高压容器,从未作过爆破试验,质量还不可信,就盲目进口了一大批。这些进口产品是否都比我们自己设计的产品好呢?事实不是如此。有一批从外国进口的高压容器,质量很不好,从钢带到绕带质量,从焊接到攻丝质量,毛病相当多。在二十五毫米厚的内筒上,竟有大于十毫米深的凹坑等。后来,这批进口货积压了好几年,大部分尚未用上。
有一次,我们接受了一项任务,要我们设计试制一种新型屏蔽泵。有关领导部门的有些人担心我们设计不出来,就同时到国外去订购了一批。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为“两条腿走路”,据说这样“保险”。这种不信任我们的所谓“两条腿走路”,对我们倒是起了促进作用。我们决心要争一口气,把它设计制造出来。虽然这种新型泵我们看也没有看见过,但我们采取了三结合的办法,经过反复研究改进,很快就制造成功了,运转使用的结果,用户很满意,认为质量符合要求。而从国外进口的几台屏蔽泵,却怎么也运转不起来,至今还搁在那里不能用。
当然,我们在设计新产品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件都象这台泵那么顺利。有挫折,也有失败。但是,一般说来,搞一个比较复杂的新东西,总要经过一个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过程。可是,有些使用单位的同志,对于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新产品,却要求一用上就尽善尽美,一点儿毛病都不许出,如果出了些问题,就又抓到了“中国产品就是不行”的口实。我们曾经设计了一台一千五百大气压的超高压压缩机,这是国内第一台。试制出来后,在试车的时候密封出了些问题,后来经过努力,也就很快解决了。本来这并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可是当时有的人就泄气了,说:“你看,还是从国外进口稳当吧。”搞新产品本来就是技术革命,干革命那能四平八稳,不冒一点风险呢?支持新事物那能不付出一些代价呢?可是有些同志,对于我们自己设计的新产品,就是采取这种态度,他们不肯签订试制合同,不提出订货,即使新产品拿到手以后,还是不敢试验,不敢采用,宁愿继续用旧的,不用新产品。
我们希望,在这次产品设计革命运动中,使用部门也能加入到这个运动里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加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
  第一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工程师
李泽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