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在和农民结合的道路上——记安徽省坠子剧团在淮北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3
第6版()
专栏:

  在和农民结合的道路上
  ——记安徽省坠子剧团在淮北农村
在千里淮北平原上,安徽省坠子剧团正在走着一条坚实的道路。他们在这条道路上,脚根越站越稳,道路越走越宽。
这是一条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十三年来,风里来,雨里去,和农民结合的道路。
坠子剧团的前身是萧县曲艺团,是个主要由老艺人组成的合作演出团体,后来在宿县专区正式建团,改名为安徽省坠子剧团。这个剧团象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工团一样,能吃大苦、耐大劳,扎根农村,为农民演出。十多年来,他们每年以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在农村演出,在淮北平原的大部分县,在偏僻的山村,在河湖洼区,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自己背行李,自己搬道具,自己动手垒土砌石搭舞台,不肯花费农民的一点劳力。排新戏需要添置服装道具,他们总是精打细算,能修的修,能代用的代用;必须添置的,也总是合计来合计去,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不少演职人员的衣服是补了又补,仍然穿在身上,保持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安徽省坠子剧团是演出队,同时也是一支工作队。他们每到一地,就三三两两地慰问烈军属、五保户,演出时,把他们接到戏场,安排好位置。他们在哪里演出,就在哪里劳动。他们给社员挑水扫地,帮助生产队耪地送粪、抢种抢收。
学习毛主席著作,演戏就是干革命
这个剧团的六十五个演职人员,不少人来自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他们和农民结合、为农民服务,是个有利的条件。但是,真正坚定自觉地走上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还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在他们刚刚走上革命的文艺工作岗位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把演戏当做一种革命事业。那时,他们虽然长期在农村演出,但思想上并没有全部自觉地认识到,这是在走着一条和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遇到了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侵袭,为农村演出就发生动摇。
一九五九年,萧县曲艺剧团改建为安徽省坠子剧团。这时,有些人不安心在农村演出了。有的说:“现在升为省级剧团,不能还象从前那样土里土气,光在农村转悠。”也有的说:“现在是到了添些新的服装、置备些大型道具,到一些大城市巡回演出的时候了。”这些议论,引起了党支部的重视,立即组织全体演职人员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照毛主席的指示,检查自己的思想。经过反复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在大城市演出,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某些同志的动机,包含着厌弃农村,向往着“戏院子”、“大舞台”和大城市的物质条件,这实质上是想离开原来已经走过的道路。有的同志怀着沉痛的心情说:“坠子是从淮北农村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深受淮北农民的欢迎。现在光想跑大城市,不想为他们服务了,这是一种忘本的表现。”
剧团党支部从过去的几次波折和斗争中感到,一遇到社会上阶级斗争比较尖锐的时刻,为农民演出就发生动摇,这说明无论是老艺人还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年青人,都存在一个不断改造思想、建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问题。他们觉得,只有逐步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才能坚定地走为农民演出的道路,才能为农民服务好。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把大家武装起来,到农村中去实践,到农村的大熔炉里去锻炼。
剧团党支部对这些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后,就把大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当作剧团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现在,剧团里从老艺人到青年演员,都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绝大部分人已读完《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每个人都读过几十遍。他们的口号是:“学习为了演戏,演戏不忘学习”,表示要演一辈子戏,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
他们强调学好毛主席著作,也强调向农村社会生活学习。有一次,剧团的一个分队在萧县孤山公社演出期间,正是烈日炎炎的大热天,演员姜教美晌午躲进车棚背台词,一位社员也在那里纳凉。演员觉得有人在一边妨碍自己,就把那位社员“请”出车棚,那位社员笑咪咪地走出去了。姜教美即刻觉察到这样做很不妥当:“我们是到这地方来演戏的,背台词的演员热,下地劳动的农民就不热吗?”他内疚起来,认为这位农民一定会生气了。可是,那位农民不但没有生气,还送来西瓜请他解渴。分队领导立刻抓住这件事,举行座谈,叫大家学习那位农民可贵的风格。以后,分队回到剧团,党支部在组织演职人员学习毛主席著作时,又多次联系这件事,漫谈“知识分子干净还是劳动人民干净”的问题。多年来,他们一直认真向劳动人民学习,一点一滴地从劳动人民那里吸取营养;同时又一遍遍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主席思想来对照观察生活,又从对照观察生活中来进一步领会毛主席思想。
几年来,剧团的每个同志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懂得了:不论是演主角还是配角,不论是搞化装还是管道具,都是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演配角较多的演员唐俊英,过去总觉得无所谓政治不政治,业务就是政治,只要戏演得好,政治也就好了。可是,有一次演《三世仇》,她饰演剧中的虎儿妈。当她演到被迫出卖自己的亲生女“小兰子”的时候,台下有位老大娘一边抹眼泪,一边悄悄离开戏场。事后,她问大娘为什么没看完就走,大娘心痛地说:“我看不下去了,我想等我的小兰子找回来了再看。”这件事给了她深刻的教育,使她更清楚地认识到革命的文艺对人民的教育作用。她激动地说:“我现在真正明白了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的话了,就是让我演一辈子配角,就是不上台演戏,搬个板凳、提个汽油灯,做些服务性的工作,也要做好。”
在实践中,摸索为农民服务的经验
剧团下农村后,怎样才能适应农村需要,为农民服务得更好?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方法。
一是在农村建立演出基点。他们每到一个公社,便在这个公社中心地区的生产队驻扎下来,然后依次到各个大队演出,直到在全公社各队都演过戏后,再转移到另一基点。采用这一方法的好处是:第一,可以使演出更加普及。过去从城市出发到农村,大都是在交通沿线的小集镇和生产队演出,一些离交通线较远的生产队,往往因为巡回路线的限制,不能专程去演出。这样,地处偏僻农村的农民仍无机会看戏,或者需跑远路才能看到戏。建立基点后,由于地处中心,由基点出发到各个生产大队,路程都不太远,全公社的生产队可以一个不漏地看到演出,社员也不用走远路了。第二,是便于和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过去由于没有演出基点,结果转移频繁,群众和演员只能在舞台上见面。有时虽然也访问群众,参加劳动,但时间短促,彼此仍是互不了解。建立基点后,演出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与基点内的群众接近,开展访贫问苦、慰问烈军属以及各种为群众服务的活动,这就为演员熟悉农民、向农民学习创造了条件。第三,是有了基点后,不需要每天转移住地,减少了各地干部、群众为演出队找住地、找伙房等麻烦。同时演出队也不必天天捆行李、搬道具,省出的时间可以适当安排学习、劳动、休息以及排戏等活动。采取这种方法后,不仅使更多的农民看到戏,受到教育,更有利于剧团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
二是为了适应农村需要,剧团能分能合,大中小戏结合演出,有时在人少的情况下也能演大戏。在城市和交通沿线的集镇演出时,剧团采取集中的形式;对于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区,他们常常分散成几个小型演出队,自背行李道具,爬山涉水,送戏上门。小戏由于短小,比起大戏容易创作、容易排练,因而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包括当时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能得到迅速、及时的反映;同时,由于小戏需要的演职人员较少,服装、道具、布景比较简单,轻装来,轻装去,便于把戏送到偏僻的地区。他们在农村演出了一些小戏,农民反应比较热烈。为使文化更好地下乡,使戏剧跟更多的群众见面,今后他们还准备适当多演一些小戏。他们在深入农村演出的过程中,还发现当地农民不仅爱看小戏,也爱看大戏。而演出队人员较少,有时只有十几个人(一出大戏需要的角色大都在二十人左右)。人少能不能为农民演大戏?剧团在“乌兰牧骑”精神的启发下,进行了认真的试验。首先是演职员下苦功向一专多能发展,如乐队人员掌握了多样乐器的使用;除主角外,其他演员往往要在一出戏中兼饰其他角色;必要时适当减去大戏中的一些群众角色,或是把他们的台词集中通过一个人物表达。第三是培养业余演员同台演出,尤其在表演革命斗争戏如《南海长城》、《芦荡火种》等,需要反映声势浩大的群众场面时,常常请当地业余演员和民兵等配合演出。经过一年多来的试验,群众比较满意,他们说:“坐在家门口,出上三五分钱,就能看到和城里一样的大戏。”今年二月,一支十三人的演出队到宿县大店区时,根据当地党委建议,演出了《三世仇》、《朝阳沟》等大戏后,紧接着就有五个公社派人来邀请;在一个公社演出的十一场戏中,根据当地的要求,《李双双》、《三世仇》两剧就演出了八场。剧团下乡如何适应农村的需要,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目前他们正在继续试验中。
演员们艺术水平是怎样提高的
长期在农村为农民演出,演员的艺术水平能不能提高?安徽省坠子剧团从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肯定答案:农村既是政治学校又是艺术学校。
剧团开始演现代戏时,农民反映演得不象。演员觉得演现代戏费劲,吃力不讨好。尤其是从城市学校来的,总觉得自己和剧中人物格格不入,感情上有很大距离。青年演员朱素贞,刚从文工团调到这个剧团来时,饰演《李双双》中的李双双。她嫌李双双的一举一动都不好看,结果把李双双演成一副学生腔。随着剧团在农村的长期演出,和农民接触多了,受到了启发教育,思想感情开始变化。尤其在和农村中“李双双”式的妇女结成知心朋友后,她从心里感觉到,这样的人物应该大力歌颂。过去自己演不好,不喜欢演,甚至歪曲了她们的形象,正是因为自己缺少她们那种热爱集体、大公无私、敢于斗争的革命品质。从此,她决心放下演员架子,改变过去在艺术表演上单纯追求技巧的做法,开始注意学习劳动人民的气质。剧团中有一些十八九岁的女演员,她们演老大娘演得很活,很象,这是由于她们在农村中大多有几个知心的老大娘。这些人是她们初下农村的老师,她们首先从这些人身上熟悉和了解农民,受到了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产生了表现她们的强烈愿望。
剧团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虽然在农村演出,剧场、灯光、布景等各种舞台条件都不如城市,有时除了一盏汽灯外,什么也没有。但是,他们觉得提高现代戏的艺术水平的关键,主要不是舞台条件的好坏,而是英雄形象有没有塑造好。演出条件不好,更促使他们在人物的表演上下苦功夫。女演员朱月梅饰演《朝阳沟》里的栓宝娘,富有劳动人民的气质。每次演出完毕,总有许多妇女围着她,拉着她,爱不释手地说:“象你这样的婆婆,俺多要几个。”但是,最初她并没有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不能理解栓宝娘对银环的感情。尽管她每天对着墙角苦思苦想,还是貌象神不象,一言一笑都显得虚假。后来在剧团领导的帮助下,朱月梅和其他演员分别到农民家中体验生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她先后和三个类似栓宝娘形象的老大娘建立了亲密的感情。经过深入了解,她发现她们那种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基于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一位徐大娘自豪地告诉她说:“我们家没有人说落后话。”她的三个儿子都是工作积极的共产党员,她对自己四十多岁的大儿子、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还经常教导他要听党的话,努力工作。另一位石大娘,丈夫和儿子都是为革命牺牲的。当她提起这些事时,说:“没有他们的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呢,你们演员又怎么会上门来给俺农民演戏呢。”这些普通农村妇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朱月梅深受感动,并从她们对自己的爱护、关怀中,想到了栓宝娘对银环的爱。她把自己从老大娘身上吸取到的思想感情以及姿态,用到表演中去,大家都觉得她变了样了,她自己也感到演得自然、顺畅。从此,她尝到了向生活学习的甜头,改变了过去蹲墙角想角色的做法。几年来,她一直坚持走这条道路,经过长期的努力,她已能比较准确、生动地塑造出几种不同的农村妇女形象。她说:“只要一闭眼,就有很多个类似赵五婶、李双双等人物形象,呈现在眼前。”这些人物成了她进行艺术创作的最好素材。
剧团从朱月梅表演能力的提高,得到很大启发。从此他们更加认真向群众学习,注意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农村中的一切人、一切阶级。除了分期分批地让演员专门蹲点体验生活外,还建立了演出基点,让演职人员和群众同劳动、同生活,交知心朋友。在每个基点演出结束后,除了进行思想总结外,还举行农村人物形象表演会,每个人都把自己在这个阶段内的观察所得,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互相观摩,以锻炼大家的观察和表演能力。此外,他们还从农村生活、劳动以及民兵练武中汲取素材,提练加工成一系列表现农村戏常用的新程式。
十多年来,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农村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塑造人物的丰富素材,还给了他们更多的表演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青年演员、学员的表演能力迅速提高。现在剧团内有五个“银环”同时排演《朝阳沟》、三个“李双双”同时排演《李双双》、四个“赵五婶”同时排演《丰收之后》……。由于各人的生活体验不同,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他们在举行角色会演时,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使整个剧团的演出水平逐渐提高。
他们从自己在农村演出的经历中认识到,只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道路将会越走越宽。现在,他们决心更加自觉地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刻苦地去学习、去提高。
本报记者 陈燮梅 汪伟民 陈明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