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改造了思想 提高了艺术——中南区来京汇报演出的部分演员座谈下乡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3
第6版()
专栏:

  改造了思想 提高了艺术
  ——中南区来京汇报演出的部分演员座谈下乡体会
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得到了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参加这次汇报演出的大多数编、导、演员都下过农村,他们在实际斗争生活中,不仅改造了思想,而且也吸收了丰富的艺术养料,提高了艺术水平。本报邀请其中一部分演员座谈了下农村的体会。
演农民就要熟悉农民,向农民学习
汉剧老演员、《借牛》中的刘大伯扮演者李罗克同志说:“《借牛》这出戏得到一定好评,对我们是很好的鼓励和鞭策。在这出戏中,我所以能塑造出刘大伯的形象,几十年的艺术表演经验固然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党教育的结果,深入农村、向贫下中农学习的结果。我开始演刘大伯时,传统技巧用得不少,眼睛和面部表情特别活,追牛跑场蹲裆步很低,颇有功夫,也能来‘彩’,我便以为演好了这个人物。可是,在湖北应城县演出时,一个农民提出了批评。他说:‘你表演得是不错,就是农民气味不够。’当时我想不大通,总觉得蹲裆步越低才见功夫,群众才喝采。后来经领导启发,才认识到我所以演不好刘大伯,主要是只从传统技巧出发,缺少生活,对刘大伯的爱社如家、爱集体的牲口胜过爱自己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体会得不深,因此演起来心里想的不是人物,而是如何运用传统技巧。今年春天我们去农村劳动锻炼,住在一个老贫农家里,有一次,他养的生产队的牛病了,牛一天不吃草,他也一天不吃饭。我问他为啥不吃,他说‘吃不下呀!’他这种热爱集体的行动深深感动了我。以后我一演刘大伯,就想起那个贫农老汉来,他激励着我一定要把刘大伯演好。心中有了人物,与角色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演起来感情就充沛了。为了创造好这个人物,传统技巧能用的就用,不适合的就根据生活进行修改,没有的就向农民学习。刘大伯着急时两手抓裤腿的动作,就是直接从农民那里学习来的。当然,并不是说,凡是农民的言谈笑貌、习惯动作都可以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来,这还需要有个消化过程和艺术加工过程,不然就不算艺术。通过演刘大伯这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要演好农民就要熟悉农民,就得向农民学习,和贫下中农建立起深厚的阶级感情。如果思想不改造,传统技巧的继承和革新也就谈不上。”
湖北戏曲学校学员、楚剧《双教子》中春梅扮演者夏家珍同志说:“李罗克老师说得对,演农民就得熟悉农民,向农民学习,否则就演不象。我最初接受演春梅这个角色时,心里没有底。这个“底”就是生活。心里没有一个或几个象春梅那样爱社如家、大公无私、教子有方的活生生的人物,在舞台上就很难演好春梅。过去我总觉得生活中象春梅那样完美的性格恐怕没有。下乡以后,现实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纠正了我的不正确的看法。我住在一个女生产队长家里,她就象自己的妈妈一样关心我,我也主动找机会和她接近。我发现她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点。她爱社胜过爱自己的家,家里孩子虽多,但她总是以工作为重,队里一有事,便马上撂下家务先搞队里的事。平常教育子女也是很严格的。麦收季节到了,她动员子女去拣麦子,但不是拣给自己,而是一粒一穗都送到队里。她为人很直率,别人有缺点或者做了损害集体的事情,也敢于提意见。在日常的接触中,我越来越觉得,这不正象戏中的春梅吗?后来我又认识了个妇女主任,她虽然只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可做起工作来很泼辣,干劲很大,而且也讲究方式方法,深得群众的拥护。她也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农村里接触的人越多,就越感到象春梅那样的先进妇女是很多的。心里有了这个‘底’,演起来就不觉得空。过去演传统戏只要照老师教的去演就行,今天演工农兵,靠学校、剧院里的老师教就不够了。广大的社会也是我们的学校,工农兵群众更是我们的老师。通过《双教子》的演出,我深深体会到:要演好工农兵,就必须虚心向工农兵学习。”
农民帮助我们提高了艺术水平
看过湖南花鼓戏《打铜锣》的观众,自然不会忘记憨厚、质朴而富有幽默感的蔡九。蔡九这个形象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它的扮演者凌国康同志说:“首都观众看到的蔡九,已经不是最初的蔡九,而是第五个蔡九了。第一个蔡九是个农村干部,头戴六角帽,身穿中山服,扮相倒象样,但他精神不振,晕晕糊糊,没有农村干部的气质。这个形象没有被群众通过。第二个蔡九改成了一个普通社员。为了想表现得风趣一点,让他穿一件很长的衬衫、很短的裤子,在表演上又多用小丑行当的动作。结果只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并不使人感到可爱。这个形象又被群众否定了。第三个蔡九还是普通农民,但为了把这个形象矫正过来,又把他表现得过于呆板,演得很硬、很戆,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同时,他对林十娘态度很凶,使人感到不是与人为善。第四个蔡九变成了一个老头子。这个蔡九的性格虽然很风趣,但他的言行又显然与他的身份不合。一个白发长须的老头和一个年轻妇女林十娘斗来斗去,使人感到很可笑。同时,写蔡九的乐观又显得太浮了。直到第五个,即现在的蔡九才为群众所承认。这个憨厚、质朴而富有幽默感的蔡九形象,比较符合这出戏所规定的人物性格。蔡九是贫下中农的一员,虽然犯过错误,但他在斗争中,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了,因此,他仍然是一个正面人物。要把蔡九这个人物演好,既要演出他憨厚质朴的一面,又要演出他的幽默和对林十娘的斗争方式这特殊的一面,只有表现出他的性格的这两个方面,才算把这个人物演对了,演活了。这五次变化发展过程,就是蔡九形象的形成过程,也是我们深入农村,熟悉农民,改造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蔡九这个形象的创造,与广大群众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凌国康同志接着说:“《打铜锣》里有许多艺术处理,也是根据农民意见定下来的。如蔡九从坐在铜锣上一跳蹲在铜锣上这个动作,就是根据农民的反映设计的。事情是这样的:有次在湖南益阳乡下演出,由于搭的台子比较低,站在后面的人看不见,便叫:‘蔡九站起来’,于是我便一跳蹲在铜锣上,农民很满意,我们也领悟到这个动作恰好能表现蔡九对林十娘时刻保持警觉的特点,于是便把它固定下来了。这充分说明,接近农民、向农民学习,不但可以改造我们的思想,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艺术水平。”
  必须坚持不懈地到农村去
到会的同志还谈到,要演好工农兵,就必须遵循毛主席的教导,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要演好农民,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到农村去。河南曲剧团演员、《游乡》中的姚三元扮演者耿庚辰同志说:“演员就象个‘百货公司’,要啥‘货’就得拿出啥‘货’来。这‘货’就是生活经验,而这‘货’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我们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探索。这次演《游乡》体会就较深。这个戏是我们剧团在南阳专区镇平县深入生活时排练的。我们在农村一面劳动,一面排戏,思想感情和农民兄弟比较接近,而且时常得到他们热情的帮助,因而排起戏来就比过去顺利得多。别的不讲,就拿挑担子来说吧,过去我不会挑担子,刚下乡时挑起担子乱晃荡,站不住。农民告诉我,挑担子要挺起胸,撑起腰,甩开胳膊,走起路来才会轻松利落。我就照着练,结果总算把肩练了出来。有了这一段时间的锻炼,我演姚三元挑担子就显得不那么别扭了。”耿庚辰接着又说:“我们要向生活学习,但艺术又必须对生活有所加工。我演姚三元挑货担子不是甩开胳膊,而是把胳膊踡起点;不是挺胸阔步,而是弓腰碎步,这显然跟生活中挑担子的姿势不同,可是艺术效果却强烈了。当然,这也是人物性格特点决定的。姚三元是个挑了几十年货郎担子的人,货担子又比较轻,我这样表演,便于把他那近乎油滑的性格表现出来。如果象我们下乡担粪那个担法,那就不象姚三元的动作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取得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表演的灵魂,而这,不去下乡改造思想,是得不到的;可是,如果不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也不可能演好戏。”最后,他说“过去我以为参加劳动锻炼会影响艺术提高,现在才深深体会到下农村的好处。下乡劳动锻炼、向农民学习,不仅不会妨碍艺术提高,相反,能请到很多老师,学到很多东西,吸取很多养料。农村不仅是改造我们思想的熔炉,而且为我们的艺术创造、艺术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本报 缪俊杰 王传伟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