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红色农业科学家陈永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4
第2版()
专栏:

  红色农业科学家陈永康
“泥腿子变成科学家,科学家还是泥腿子。”这是人们对陈永康的赞语。
陈永康以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九五一年,他用自己苦心钻研摸出的一套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水稻亩产一千四百多斤的新纪录,成为我国农业战线上先进人物之一。一九五八年,他被聘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当研究员,直到现在。这些年来,他对发展水稻栽培学,对促进太湖地区的水稻大面积增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在劳动人民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上,为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了一个榜样。
在江苏农村,凡是熟悉陈永康的人都说:要把老陈的经验学到手,首先要学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表示,要革命化,就要走陈永康的道路。
  不断革命 不断前进
陈永康熟悉水稻的脾性,就象母亲熟悉孩子一样。他现在除了在江苏太湖地区蹲点种样板田外,还经常到各地去考察水稻生长情况。他每到一处,只要用手摸摸稻叶,拍拍叶尖,看看稻根,就能断定这块田能不能高产。有一次,吴县郭巷公社长桥大队有一块稻田,因追肥不当,长得过旺,许多有经验的人都认为难以挽救了。可是陈永康经过细细观察,认为“现在就控制,没问题。”果然,按照他指出的办法整治以后,过了一个来月,这块田的水稻不仅没有倒伏,而且长得很好。
陈永康的这套本领,是他以不断革命的精神,虚心地向科学家向群众学习的结果,是他通过实践,刻苦钻研,不断地探求水稻高产更高产的收获。
“三黑三黄”是陈永康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经验。但是,在他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以前,他只知道“老来青”这个品种的稻叶颜色,在一定时期要发黑,在一定时期要转黄,才能高产,而黑黄变化是怎么一回事,他并不清楚。因此,这种经验,不但别人难以学到手,就是自己,换了一个水稻品种,或换了另外一个地区,也难以掌握。后来,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学习了科学理论知识,才明白稻叶的黑黄变化,是反映水稻生长中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积累情况。他现在不仅知道叶色变黑和转黄的作用,而且还知道稻苗长到多少叶子,就到了什么发育阶段,应该控制什么颜色,应该追施什么肥料。这样,他的水稻高产经验就发展成为系统的水稻栽培学。原来只适用于“老来青”的经验,也能适用于其他晚稻品种;原来只适用于太湖地区的经验,也能适用于丘陵山区;原来只适用于晚稻的经验,现在开始应用到早稻、中稻上来。过去,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掌握的技术,现在大伙也能掌握了。
陈永康就是这样地刻苦钻研,在短短的几年中,跟其他科学家们一道,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水稻高产经验,从本质上揭露了水稻生长规律,著作了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一书,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了“三黑三黄”这一新的科学论据。一九六四年八月,他又在有四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加的北京科学讨论会上,发表了有关水稻高产栽培的科学论文。这篇论文对发展水稻栽培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老来青”这个著名的水稻高产良种,是陈永康花费了十多年心血培育出来的。他用这个品种,曾经多次创造过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纪录。他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掌握得很到家。人们形象地比喻说,“老陈简直会跟‘老来青’说话。”这个水稻品种,随着他的水稻丰产经验的推广,在成千万亩的土地上传播开来。但是,从一九六四年开始,陈永康却到处宣传一个名叫“农垦五十八”的水稻新品种,并且积极钻研这个水稻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原来,正在各地大面积地推广“老来青”的时候,刚刚出现的“农垦五十八”,引起了陈永康的注意。他亲自带着这个新品种到太湖地区吴县郭巷公社长桥大队去“蹲点”试种。他从自己栽培的试验田里,从太湖地区许多农场和公社的试验田里,看清了这个新品种的优点以后,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钻研栽培这个新品种的高产技术方面来了。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跟科学家们一起,从群众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了一套栽培“农垦五十八”千斤高产的新技术。今年,这套技术已经在苏南太湖地区普遍开花了。
人们谈起这些事来,赞佩不已,都夸这个老模范勇于接受新事物。许多跟陈永康在一起工作的人,摆出了许多生动事实说明,他从不满足,从未停步。他不断刻苦地钻研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地探索高产更高产的新门路。常听到他用这样的话警诫自己:“老经验千万不能变成保守思想的老框框,新事物最怕的就是老眼光。”还常听到他对人这样说:“任何先进经验,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都不会是好到了顶、不变化的,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革,才能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先进。”他曾多次地用质朴而又诚挚的语言向党表示:要干到底,学到老,改革到老。
正是这种永不自满、勇于前进的革命精神,使陈永康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农业科学家,而且永不停止地继续前进。
  劳动本色 简朴作风
一九六四年春,陈永康和一些专家、技术人员,来到太湖之滨的吴县望亭公社蹲点,和当地干部、社员一起,建设太湖地区高产样板。
陈永康到望亭公社奚家三队的第二天,就带着跟他实习的青年邹江石,扛着农具,到田间做双季早稻的示范秧田。这个时候,江南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湖边山头上还是白雪皑皑,寒意逼人。在田埂上,小邹和老陈争起来了:小邹担心年近六旬的老陈吃不消,要他在田岸上指点指点。陈永康却笑呵呵地说:“你年轻,骨头嫩,没做惯,会冻出毛病来的。”不由分说,他就脱了鞋子,卷起裤腿,跨下水田。小邹争不过他,也拦不住他。就这样,两个人在泥浆稀烂、冷气刺骨的水田里,热乎乎地干起来了。
还是在奚家三队,时间是今年七月中旬的一天。陈永康照例早起到田头转,发现一段水渠阻塞不通了,他停下了脚步一看,原来是社员们为了让下田耕作的拖拉机从这里经过,用稻草把渠道垫起来,事后忘记了扒开。陈永康没有去找张喊李,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干起来。稻草被拖拉机压得结结实实的,他费了好大力气,一把一把地用手扒出来。一下用力过猛,腰部扭伤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将渠道扒通。
陈永康热爱劳动,不单是在奚家三队,凡是他足迹所到之处,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说:劳动成了老陈的爱好,他见草就拔,见田坎漏洞就补,见活就干。他帮生产队修过码头,帮农场修过道路,帮社员修过房屋。他对住的地方的公共厕所,也经常去冲洗和打扫。一次在吴县郭巷公社长桥大队,陈永康和邹江石在台风暴雨过后,急急奔向田间察看。稻田里积了很深的水。他们一口气干了两个多小时,把两个生产队几十块稻田的缺口都扒开了。等到管水员赶来时,块块稻田都在哗哗地向外排水了。
陈永康为什么这样热爱劳动?他常说:“多多参加劳动,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农业生产经验;不参加劳动,离开了生产,脱离了群众,还谈什么科学研究!”
陈永康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就是在穿着上也毫不特殊。
在江南水稻丰收在望的季节里,陈永康穿着一件泛白的、但是还可以看得出是蓝底子的上装。这件上装的身前身后,从领口到衣袖,已经补了十多块补钉,一条同样旧的蓝裤,裤管一直卷到膝盖上边,赤着一双脚,脚腿上泥渍斑斑。就这样,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海市松江县城东公社联民大队。
听说陈永康回家探望来了,村子里很多人都迎上去。人们知道陈永康这几年在外面“见过大世面”,都以为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人们见了他,握住他的手,按住他的肩头,从头到脚看了又看。这个说:“老陈,你身体胖了,怎么不穿件好衣服呢?”那个说:“老陈,你怎么还是赤脚走路,连鞋也不穿一双呢!”老陈连连笑着说,“这样蛮好”,“这样蛮好”。有些老年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时候站出来对着年轻人讲话了:“老陈在家时和我们一样,出去以后还和我们一样,这种人才真是模范呢!”在太湖地区其它的村庄,经常闹这样的笑话,许多人在等着迎候陈永康,千百双眼睛盼望着,而他却早已从人丛里摩肩而过了。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从面前走过的那个赤脚的庄稼汉,就是他们殷切盼望的著名的农业科学家陈永康啊!
  一心向党 忠于人民
陈永康把自己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群众。
在一些会议上,在和人们交谈中,常常听到他这种充满了感情的声音:“没有党,那会有我的今天!”“没有党,人家就不会晓得我这个种田佬!”“只要想到自己的过去,就想起了党。今天的一切进步、成绩,都是党给的,都应该归功于党!”
出身于佃中农家庭的陈永康,在解放前就是一个勤俭能干的农民。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种田。二十来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选育水稻品种了。他的种田技术向来比别人考究。他栽培出来的庄稼,总是比人家出色。可是,在旧社会,他就象一颗明珠被埋没在泥土里,得不到重视。有一年,也就是他培育“老来青”稻种成功的那一年,好品种长出了好庄稼,眼看就会有个好收成。可是,还没等到开镰收割,地主就下乡来看田议租了,硬要提高租米的定额。土豪劣绅也来登门寻事,敲诈去了十几担大米。丰收竟变成了灾难。
陈永康把自己过去的境遇,概括成这样两句话:无心争高产,有心也难高产。
解放了!世道大变,农民翻身。在社会主义的新天地里,他的聪明才智有了用武之地。他创造的水稻高额丰产纪录,立即得到了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视。专家们去帮助他总结经验,四乡农民都争先恐后地去取经。一九五八年,他又根据自己新的实践和体会,在全国水稻丰产科学技术交流会上,把晚稻高产经验概括为“三黑三黄”四个字,在农业科学技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后,他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担任研究员。
党使陈永康从泥腿子变成了科学家,党把他引进了新的科学天地。
陈永康在农业专家们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科学理论。他说,这把钥匙,使他开眼界,开脑筋,开心窍;使他对许多种稻技术,由只知道那样做的好处,到懂得了为什么要那样做的科学道理;使他对水稻高产,由过去“碰起来看”,逐渐地变成“心中有数”了。他从一九五九年起,在科学研究机关里在不同土壤上培植的水稻,连续几年都突破了千斤大关。
在这新的科学天地里,陈永康的水稻高产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比过去更加成熟,更加完整了。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又在党和政府的具体领导下,拿到太湖地区去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群众的实践,又使这套经验得到了补充和发展。陈永康说,现在推广的这套水稻高产经验里,既有科学家的心血,又有群众的智慧,不能算是他个人的了。
新华社记者 孙振 严锋明 戴国强(附图片)
  陈永康在江苏太仓县浏河公社为前来参观的人作水稻追肥表演
厉映红摄(新华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