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怎样说才算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5
第5版()
专栏:

  怎样说才算数
  河北省束鹿县和睦井公社大队党支部书记 杨增良
领导抗旱种麦也和打仗一样,必须有正确的指挥,方能取得胜利。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领导者说话怎样才能算数的问题。
以前,自己总觉得当支书,说什么都得算数,要是说了不算数,岂不降低了自己的威信吗?结果,有时犯了瞎指挥的错误。
这次在领导抗旱种麦斗争中,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注意了这个问题。我一方面广泛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力求克服主观、片面,争取做到指挥正确,说话算数。同时我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第二五○页)加之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很低,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不可能全面无误,滴水不漏。因此,指导生产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一些偏差乃至错误也是难免的。碰到这种情况,自己就应该一方面认真检查,接受教训;同时当众更正自己的意见。例如:我在四队参加劳动中听说,一个安装五吋水泵的机井,一昼夜可浇地十四亩。我在向各队分配使水时间时,统统按这个基数推算的。别的队都没啥意见,唯独三队干部向我反映说他们一昼夜连十亩地也浇不了。我没有多问,就拿起铁锨到了三队。原来,三队使用的这条渠道是浇地的前一天才修起的,渠帮土质松软,跑水严重。一条二百多米长的渠道,十个人看水还看不过来,当然影响浇地进度。我一面帮助三队社员浇地修渠,一面修改了原来的意见。
再如,担水浇地时,我在四队一小时担了七挑水。一天按八小时计算,应该担五十六挑。而四队只规定每人每天担四十挑。晚上,我找到四队队长,硬要他提高了劳动定额。可是第二天傍晚我到四队一打听,没有一个人达到规定的数。我大吃一惊。第三天,我就担起水桶和四队的社员们一起再去挑水。当我担过头一挑,再去担第二挑时问题发现了。原来几个队合用一井水,排队的时间相当于担水时间的四分之一。四队定额低并不是思想问题。我马上向四队队长检查了自己的主观片面,并向社员宣布自己昨天说的提高劳动定额的话不算数了。
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我懂得了说话算数和说话不算数的界限。说了算数,是因为说得符合客观实际;说了不算数,是因为说得不符合客观实际。
当然,从认识上来说,一下子说准是困难的,这就要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能使自己和群众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反过来,明明知道自己的指挥错了,还硬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肯改正,那就会脱离群众,那就会说了话,永远也不能算数。 (景通文代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