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送“炭”和取“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01
第6版()
专栏:

送“炭”和取“宝”
谢逸
许多文艺工作者,纷纷到农村去了。他们爬山涉水,不顾日晒雨淋,将文艺给农民送上门去。在那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找到了数不尽的“知音”。
有些农村,由于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农民们一年四季,甚至大半辈子,都看不到听不到戏曲和歌舞。如今,不用他们远行,在树脚下,在场地上,却有戏可看,有歌可听了,这对广大农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敢于不避艰苦,下乡上山为农民送“炭”,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仅只做到这一步,还是不够的。除了送“炭”之外,还应取“宝”。广阔的农村天地,不但是文艺工作者用“武”之地,而且处处埋藏着光闪闪的文艺宝矿,又是文艺工作者取“宝”之地。如果只“送”不“取”,身入宝山,空手而回,以后将无新“炭”可送。乐于送“炭”的人,应当又是善于取“宝”的人。只有不断地取“宝”,才可以更好地送“炭”,两者不可偏废。
所谓取“宝”,一是向农民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忠心耿耿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学习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以改造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二是从农民生活中吸取新鲜养料:农民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唯有跳进这个源泉里去,观察和研究一切人和事,才可以更集中更典型地创造出英雄形象,教育群众推动历史前进。三是听取农民的宝贵意见:农民不但是文艺的“知音”人,而且是个中的“行家”,他们的见解和看法,常常是中肯而贴切的,听农民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表演会有极大的帮助。许多戏曲和歌舞,经过农民的不断指点,千锤百炼,就放出了奇花异彩。
但不论送“炭”还是取“宝”,都要在思想感情上来一个转变:喜农民之所喜,乐农民之所乐。文艺是教育群众的武器,也是联系群众的工具,既要演农民所需要演的内容,又要采取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思想、感情、内容、形式,都要同农民群众对得上板眼;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感情的变化。思想感情同农民群众合拍了,内容、形式才有可能合板合眼起来,做到一板一眼,丝丝入扣。这样,不但可以走好第一步——“雪中送炭”,给农民送去越来越有热力的“炭”,而且,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走好第二步——“锦上添花”,给农民送去越来越鲜艳的文艺花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