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阅读
  • 0回复

崔竹松科学实验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02
第2版()
专栏:

崔竹松科学实验的道路
全国水稻丰产模范崔竹松从长期科学实验中创造的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正在高寒的长白山区及其它地方逐步推广。崔竹松所在的生产大队,由于运用他创造的先进经验,两千七百多亩水稻已经连续七年平均亩产七百多斤。这样的水稻丰产典型,目前在我国北方是少有的。
崔竹松在旧社会是雇农,现在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长白公社新丰大队队长。他是个朝鲜族老农,种植水稻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新丰大队处于北纬四十二度五十四分,土地比较肥沃,有河水可以灌溉。但是,全年无霜期只有一百四十天左右,而农作物的高产品种,一般生长期长,偏向晚熟,这就使当地推广高产品种受到了限制。解放以来,崔竹松为解决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科学试验,终于使原来在当地不能成熟的高产品种“元子二号”,能够有效地利用较短的生长季节,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丰产性能,获得稳产高产。崔竹松创造水稻丰产经验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他的经验由一批农业科学工作者总结出来,写成《崔竹松水稻丰产技术》一书,已经在一九六三年出版了。
崔竹松所走的科学实验道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不怕“逆天行事”
十五年前,也就是崔竹松家乡解放后的第四年,有一天,崔竹松在屋里一颗一颗地数稻粒,又到田间一棵一棵地察看稻株稻穗。他是想要摸摸大自然的底细:一亩地到底能够容纳多少棵稻子,能打出多少斤稻谷?结果,他发现大地应该拿出的稻谷,比实际收获的数量多得多。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个差距就不能缩小吗?
崔竹松到处请教人。众人说法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当地天冷地凉无霜期短,限制了水稻的增产。
原来,解放前,当地群众为了适应无霜期短的情况,种的水稻一直是生长期比无霜期短四分之一左右的早熟品种,就是对于这种品种的水稻,也尽量防止它发棵贪长,既不施肥,也不育秧栽插,只求得直接播到地里的一粒稻种能结出一个成熟的稻穗就心满意足了,因此每亩产量最多只有三四百斤。解放后,人们给水稻加肥加工,使产量逐年有所增长。可是,早熟品种本来就不耐肥不分蘖,加肥加工稍过,便只长秆叶不结穗,到了秋天贪青倒伏,造成减产。
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崔竹松就毅然地走上了科学实验的道路。他要从科学实验中去找诀窍,向大自然争夺无霜期,改良品种,精耕细作,让水稻既要多结穗,又要穗穗都成熟。
一九五○年春天,崔竹松从一个老农那里要来了一个叫“元子二号”的水稻新品种。他听说,这个品种耐肥,爱分蘖,就是生长期长,得一百四十天左右,几乎和当地无霜期相等,只要秋天不遭霜,定能获得高产。究竟怎样使水稻免遭霜害呢?看到别人用玻璃温床培育烟苗,可以防冻防霜,他就想到用这种方法提早给水稻育秧。那年刚化冻,他在院内向阳的地方挖坑作了一个温床,床底铺垫马粪,上面加盖玻璃和纱布,播下了“元子二号”。
崔竹松的这一试验轰动全村,许多人认为是桩奇事。有的说,长白山区“立夏”有霜冻,伏天穿棉衣,不比江南四季常青,早育秧未必行。可是,头三年,崔竹松的试验进行得比较顺利。由于温床育秧比不保温的普通育秧法能提早半月插秧,加上这三年气温偏高、降霜较晚,栽到田间的“元子二号”大部成熟了。一九五四年,他领导的新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普遍用温床育秧法大面积种植了“元子二号”。没想到,这年春季气温低,夏季日照少,秋季降霜特别早,早熟品种的水稻有许多还没成熟就冻死了,晚熟的“元子二号”受的霜冻灾害更严重。一些人就说,这是崔竹松“逆天行事”,使大家吃了大亏。于是,有人劝他不要再干这伤脑筋的事情,免得落埋怨。
崔竹松当初搞试验,就为的是大家丰衣足食。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了,哪能因为这年水稻失收就停止科学试验呢。党支部书记金正厚和贫农老伙伴崔京郁、崔京七等人,一面向群众解释,一面支持崔竹松,要他把科学试验坚持下去。崔竹松从三百多亩地里收上来的“元子二号”秕稻谷中,一粒一粒地挑选成熟的稻谷,共选出不满一麻袋,留作种子,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他突破了许多艰难险阻,一点一滴地摸索当地气候和水稻生长的规律,终于使这个几乎要绝迹的“元子二号”品种在长白山区落户了。
十五年如一日
十五年来,崔竹松到底做了多少项目的试验,没人能够作出确切的统计,只能说其大概。
一九五○年,崔竹松第一次试验用温床培育的“元子二号”秧苗,长得又快又壮。可是五月十一日下午,已经长出两三个叶片的稻苗突然这里一簇那里一簇地变黄快要死了。这种情况,崔竹松过去没遇到,当地其他老农也是第一次看见。崔竹松经过琢磨,觉得可能是苗床的温度过高造成的,就从苗床底捅窟窿,通风,排气,灌水……但都无济于事。他索性把变黄的秧苗连土起出来浸在凉水里。过了六七天,这些苗长出新的叶子,缓过来了。那年,他栽的这些稻苗取得了高产。第二年,他把温床设在灌水方便的稻田里,继续扩大试验。到五月十日以后,幼苗长出两三个叶子,外界气温逐渐升高,他就引水灌溉,只留一床稻苗继续观察。结果,灌水的生长正常,没灌水的又开始变黄。经过这些试验,他找到了温床育苗必须灌水的一条规律。但是,他不知道稻秧发病和灌水就能防病治病的原因。第三年和第四年,他继续试验,几乎每天都蹲在苗床旁边察看水稻根叶的一切细小变化,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根据他的“诊断”,稻苗象婴儿一样,初期靠母体里的养分发育,到长出两三个叶片的时候,母体里的养分已被吸尽,就要“断奶”、“吃饭”了。但是,这时候稻苗的根部还不发达,吸收外界养分的能力很弱。如果硬叫它从地里吸取养分,就象给刚断奶的婴儿吃了干饭引起消化不良一样,稻苗也就得“黄枯病”(黄枯病不是细菌性的而是生理性的,它与立枯病不同)。如果给它灌水,也象给婴儿喝稀饭,就容易吸收和消化水中的养分,使稻秧渐渐长起根子,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崔竹松掌握了这个道理,就取得了防治“黄枯病”的主动权。后来,他根据这个道理终于试验成功了综合性育苗、油纸保温育苗、塑料薄膜保温育苗等各种保温程度不同的育苗方法。
这里的水稻生产刚由直播改为没有一定规格的插秧的时候,人们对每亩地应该插多少棵苗,每棵苗应该有几个分蘖才算合适,心里没有底。崔竹松为探索合理密植的途径,就以各种密植插秧方式做对比试验,让群众鉴定。群众认为“小三角”方式插秧效果最好,要求推广。但是,当时担任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的崔竹松就不同意立即推广。他觉得还没有弄清“小三角”为什么比别的插秧方式成熟快、产量高。于是,他又对比观察各种插秧方式的不同特点,揭开了谜底。“小三角”插秧方式,是把通常栽插成一大簇的十几棵秧苗,分成三个小穴栽插。这样栽插的稻秧,一般在生育前期互不拥挤,便于分蘖,利于增产;生育后期三小穴拢成一大簇,又能控制无效分蘖,防止贪青倒伏。然而,崔竹松对“小三角”的试验还未结束,他想弄清楚“小三角”的每小穴究竟栽插多少棵苗才算最合理。就这样,他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摸到了当地每小穴的合理栽插株数。
每小穴的合理栽插株数有了,还不等于就能保证水稻增产。例如,把秧苗按一定数据栽插后,灌水多一寸或少一寸,施肥过早或过晚、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使分蘖、成穗、稻粒、粒重等一系列的数据不能实现;更复杂的是长白山区的气候变化莫测,需要人们采取各种管理措施使水稻适应气候的变化。到底怎样办?崔竹松的办法是:看天,看地,看苗,特别是看水稻的长势、长相,去掌握灌水,施肥等等田间管理的“火候”。多少年来,崔竹松在劳动中看见异样的稻苗,就插上秫秸,从春到秋不时地去观察它。就这样,他长年累月地观察,渐渐地熟悉了丰产的水稻在返青、分蘖、拔节、孕穗等时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叶色、性状、丛型等等。他把看到的许多个别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水稻丰产长相概念和水稻田间“诊断学”。现在,他只要到地里看看、摸摸,就知道水稻是饿了、渴了、还是病了,确定采取一套灌水、施肥等办法,及时促进或控制水稻生长发育,使水稻呈现理想的丰产长相,最后获得丰产。
有了成果之后
崔竹松进行科学实验活动,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依靠集体力量。当试验遇到困难的时候,老贫农伙伴崔京郁、崔京七等人总是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下去。试验有了一定成果,他更加虚心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九六四年,他听说延吉县八道公社劳动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用水管理有经验,就两次去取“经”,把那里的“设晒水池,昼晒水,夜灌水”提高水温的办法学到手,并且把它同自己的“浅——深——浅”分期灌水法结合起来,使用水管理更为科学。崔竹松不仅使得到他那里参观的人满意而归,而且总是向他们讨教,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近几年,崔竹松的试验田,也成了他向本大队社员传授水稻丰产技术的课堂。一项新的经验在大面积推广之前,他总是让社员们在这里亲自操作一番,让更多的人相信新技术,学会新技术。因此,被吸引来参加科学试验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新丰大队已经从这个“课堂”里培养出一大批既有劳动本领又懂科学知识的水稻技术手,最近几年,这里每年都有十几个人应邀去省内外国营农场担任技术指导。
崔竹松的水稻丰产经验,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农民和基层干部反映,崔竹松的水稻稳产高产经验,容易学得到、做得到,行之有效。
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认为,崔竹松的这一套经验,解决了当前北方地区水稻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些技术和理论问题。同崔竹松有过接触的科学工作者说,崔竹松所走的科学实验道路,是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科学的途径。
新华社记者 苑广才 金昌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