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小戏”要大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05
第6版()
专栏:文艺随笔

“小戏”要大做
艺兵
目前小戏大有风起云涌之势,今年各地戏剧观摩演出中,小戏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质量也有所提高。最近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团和兰州部队某部业余九人话剧组来京演出,引起了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很大兴趣。许多专业和业余剧团争相排演,在农村广泛演出,许多地方剧团希望得到这类剧本。《剧本》第四期选登的四个小京剧、第五期八个小话剧和第三期增刊:小型现代戏曲专号,正反映了这一迫切的要求。
小戏的繁荣,是社会主义革命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要求和反映;是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工农兵、参加三大革命运动、思想革命化的结果。革命斗争的现实要求革命的戏剧迅速地反映、提出和解决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戏剧工作者在树立了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后,真正认识到小戏就是满足这一要求的轻武器。因此,他们就爱上了小戏,大写、大演。由于这些小戏直接反映了群众的斗争生活,提出和解决了他们急需回答的问题,所以他们特别欢迎;反转过来,这又大大鼓舞了戏剧工作者。
目前出现的这些小戏,可以说是戏剧战线上的尖刀。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出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大量的题材)和敌我矛盾。热情地歌颂了在斗争中成长的新人;深刻地批判了旧思想、旧习惯和一切阻碍社会主义革命前进的旧事物。无论是反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游乡》(河南曲剧)、《枫林渡》(京剧)、《斗书场》(越调),反映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补锅》(湖南花鼓)、《借牛》(汉剧)、《扒瓜园》(越调)、《球衣问题》(话剧)、《一路平安》、《让马》(京剧),还是反映敌我斗争的《东海小哨兵》(瓯剧)、《越海拔旗》(京剧);或者是取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送粮》(祁剧)和《风雷渡》(京剧),鲜明泼辣的战斗风格是它们的共同特色。它们大多采取了喜剧手法,就是在有些正剧中也充满了喜剧因素,使读者和观众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喜剧作了可贵的探索。
一般地说,小戏剧型小、人物少,情节比较单纯,道具简单,容易搬上舞台,轻装易行,便于上山下乡,这是事实。但要真正把小戏写好、演好,达到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的统一,还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这些小戏所以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烈欢迎,产生这么大的艺术效果,也不是一举而得的,而是经过多次修改,反复加工,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当然,如果从更高的标准要求它,也还不是没有加工提高的余地的。那种认为小戏简单,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写好、演好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你想,要在一个小戏里反映出丰富的生活内容,在普通的事件中挖掘出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单纯的情节中刻划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就需要有尖锐的政治眼光、深厚的生活积累、高度概括的能力和精炼生动的语言。所以,虽是“小戏”,却应大做、精做、深做,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戏来。这些小戏,使人感到分量不轻,情节单纯却不简单,而是波澜起伏,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有“戏”,潜台词丰富,发人深思。
现在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小戏,随着上山下乡的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的增加、生活的深入和丰富,无疑将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小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