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社会主义农村医院要这样的正规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2
第1版()
专栏:社论

社会主义农村医院要这样的正规化
社会主义的县医院,应当办成农村医院。农村医院应当直接地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而不应当模仿某些城市医院不适合农民需要的所谓“正规化”的作法。农村医院怎样更好地为贫下中农和广大农民服务呢?山西省沁源县人民医院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沁源县人民医院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的信任和称赞。他们取得这种农村医院的“合格证”,有过一段曲折,走过一段弯路。正是因为有过曲折和弯路,所以他们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这就使他们在认识上产生了一个飞跃,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够坚决到十分坚决,在为农民服务的道路上,能够大踏步前进。
沁源县人民医院为什么经历了一段曲折,走了一段弯路呢?这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农村医院的正规化问题,一度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有人认为,只有向城市医院看齐,才能算得上“正规化”。这就使这个一度深受农民欢迎的医院走了一段错路。
什么是社会主义县医院的正规化呢?这要从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看。农民对医院的要求是看病方便,治病省钱。凡是适合农民群众这一要求的医疗作风和规章制度,就是正规的,否则就是不正规的。违背农民要求的所谓“正规化”,农民群众是不接受、不承认的。
农民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终年劳动,很少休息;他们有点小伤小病,头痛脑热,只要偏方土药能够治疗,是轻易不上医院的。一旦病情严重,非请医生不可了,首先希望医生到自己家里来,或者自己到医院去,要求医生悉心治疗,越快越省越好。沁源县人民医院在建院之初,本是按照农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办事的。当时,他们不仅在院内精心工作,尽量方便病人,而且凭着一条扁担,两个药箱,下乡串庄,为太岳山区革命老根据地沁源县农民防病治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称赞他们是“八路军式的好医院”。
但是,有一段时间,他们盲目地追求城市医院的“正规化”,把某些优良传统丢掉了。表现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上,科室分细了,窗口增多了,手续烦琐了,医药费用也高了,不合理的时间限制也来了。这些变化受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的批评:“医院不象是咱们的医院了。”
农民群众为什么不接受、不承认城市医院的那一套作法呢?原来,许多城市医院的某些规章制度和医疗作风,固然不适合城市劳动人民的需要,尤其不适合农民群众的需要。过去城市医院的许多做法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学来的,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文化侵略的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医院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它的管理方法和工作制度,都是从这个前提出发制订的。这一套作法,怎么能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呢?
习惯势力害死人。某些城市医院长期因袭下来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加以彻底的改革,妨碍着它们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这些旧的规章制度的“糟粕”,竟被某些农村医院的领导人员看作“精华”,竟盲目地、甚至自觉地加以搬运和模仿,还认为这就是医院的正规化,如果打乱了这种常规,医疗质量就会下降,医院就不象个样子。这种错误的思想和作法占了上风,沁源县人民医院的好传统好作风就被破坏了。这个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住。
不破不立,不立也不能彻底地破。被那些外来的“框框”紧紧束缚住的人,如果不去接触实际,不去接触群众,脑子里没有社会主义的农村,不了解广大农民的要求,对于那一套被认为天经地义的“正规化”,必然是不敢碰、不敢动的。沁源县人民医院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勇敢地接受广大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的批评,及时改造主观世界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按照贫下中农的要求,坚决实现医院的革命化。他们适当合并科室,简化手续,实行随到随诊,早午晚和星期日、假日照常应诊;设立流动医院和家庭病房,送医送药上门,等等。这样,医疗效果提高了,农民看病时间缩短了,医药费用降低了。这个医院重新得到了贫下中农和广大农民的赞许。
我们祖国的医药卫生工作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优良的传统,医生习惯到病人家里看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医院和解放军医院,适应游击战争环境,把伤病员分散到农民群众家里,送医送药上门。沁源县人民医院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农村医院作出了好榜样。
我们的农村医院就要走出自己的道路,把医药送到山庄窝铺,把医院办到农民家门口,为保护广大农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