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井冈山的战士向您汇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3
第5版()
专栏:

毛主席,井冈山的战士向您汇报
洪洲 康信忠 李值
世界上有多少座名山!可哪一座山的名字有“井冈山”响亮?听到它,就使人想起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朝日;听到它,就使人想起深邃远彻的《东方红》的歌声;听到它啊,那永远蕴藏在人们心底、被人们千万次欢呼过的最亲最亲的称呼,就不禁脱口而出:“毛——主——席!”
毛主席啊,毛主席!对井冈山的倾慕和对您的敬仰不可分。多少人,爬山涉水,远渡重洋,来到井冈山,不就是来学习您那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渊博无际的革命思想?他们在这里三天五天,十天半月,领受了一次毛泽东思想的教育,这教育是如此深刻、生动,以至使人终生难忘。到过井冈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来到了井冈山,就如同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幸福的是:公安部队某部的战士成年累月生活、执勤、训练在井冈山上。他们在毛主席您亲手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兵,就象投进了您的怀抱。每当看到了那些不远万里来到井冈山的五洲四海的革命朋友的时候啊,更想到了您。在这样的时刻,井冈山战士的心头,就涌起了千言万语,要向您老人家倾诉。
战士们来到井冈山的第一件事,就是由指导员带着去瞻仰毛主席在茨坪的旧居。他们以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走进那矮小的、微微有些发暗的小土房。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一只笔架,一块砚台,一盏马灯。这样简单!战士睁大眼四下张望,墙上一排金字灿然生辉:
“毛主席的伟大著作《井冈山的斗争》,就是在这里写的。”
指导员指着这一行字对大家说:“那是在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八年!一九二八年这些战士还没有出世,但是他们晓得,那时自己的老人正和全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一样,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班长习汉雄的父亲,为地主做活瞎了双眼;新战士严可元的祖父,被地主逼得背井离乡;副班长罗桂清的祖父,受了半辈子煎熬,终于盼来了共产党,他怀着有生以来没有过的喜悦,积极参加了党的工作,可是没过多久,就被叛徒出卖,房子被白匪烧掉了,儿子被白匪绑走了,自己的生命也被白匪残害了……,是在这样黑云压顶、血雨腥风的时刻里,您,毛主席,在井冈山头这座简陋的小屋,燃起了这盏马灯,给水深火热中的劳动人民,照亮了通向解放的道路。
顿时,在战士的心目中,这房屋无比地高大起来,马灯发出了最强的光,把那桌、椅、笔、砚照射得红光灿灿。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翻开了随身带着的《井冈山的斗争》,开始了登上井冈山的第一课。
从此,毛主席的旧居成了他们最敬仰的课堂。走进门去,《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出现在战士面前,这里展现了在艰苦岁月中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出得门来,对面革命博物馆墙上硕大的标语“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道出了战士们的心声。渐渐地,战士们懂得了当年毛主席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伟大意义。井冈山,你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
战士们以能在井冈山上当兵,感到无比自豪,但同时也曾经反复思索:“配不配做一个井冈山的战士?”
当年,井冈山上的红军,是毛主席您亲手培育起来的;现在,这些井冈山的战士要不愧做红军的后代,根本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好毛泽东思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井冈山的公安战士们天天读毛主席您的著作。他们在宿舍中,在课堂上,在革命博物馆里,在烈士纪念碑旁,对照着《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中的一字一句,把无产阶级思想铭刻在自己的心头。除此之外,那方圆五百里的井冈山啊,哪一处不是战士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生动教材?毛主席,您在三十八年前曾说过:“这座山,它革命!”今天,战士们在这座浸透了革命思想的山上,得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革命精神的熏陶。
在这座革命的山上,战士们看到了毛主席您领导红军创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艰难;他们决心要象您和红军那样,永远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战士们不只一次地到过黄洋界。那山路旁高高耸立的槲树,使战士肃然起敬。指导员对战士讲过,当年在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下,井冈山的物质生活极其菲薄。是您毛主席领导着红军和红色根据地群众艰苦奋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时,您从七十里外的宁岗挑粮上山,常在这棵槲树下歇脚。巍巍常青的槲树啊,你见过毛主席的粮担,但你可知这担子的重量?在毛主席肩上的是创建革命大业的千钧重担啊!战士们望着槲树下曲曲弯弯盘山而下的千层石阶,无穷的力量添满了胸襟。毛主席在这样崚嶒难行的山路上,亲自长途挑担。做一个毛主席的战士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战士没有营房,这算不了什么!那十里之内的狮子岩上碗口粗的茅竹,不正好砍来扎墙?那三十里开外荆竹山上尺把长的竹叶,不正好劈来铺顶?战士出发了,踏过滑溜溜的陡峭山路,穿过湿漉漉的深密山林,扛回来沉沉的大捆竹子,挑回重重的大捆竹叶。战士张万斋、钟安余一天能跑上一百二十里。饿了,啃几口红饭团;渴了,捧几口山泉水;腿被刮破了,要是喊一声痛就不算井冈山的战士。同志们苦干了两个半月,在井冈山管理局和茨坪群众的热情帮助下,十间营房立了起来。它青墙绿顶,傍水依山,战士们看着,笑了。不知谁唱起了红军的一首歌谣:“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已经有了自己的营房的战士,时刻都在缅怀着在风雪交加的寒夜,只盖着稻草入眠的老红军。
战士们经常到博物馆瞻仰那些使人想起过去的艰苦岁月的革命文物,从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从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出来的“伙食尾子”,那在没有食盐的情况下熬煮硝盐用的铁锅……,都使战士凝目深思。给养员张福庆站在一盏只有一根细线般的灯芯的桐油灯前,想到了现在营房里明光瓦亮的电灯。那盏桐油灯旁的标签上写着:“红军中曾作过规定,营连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熄掉;连部留一盏灯带班,只点一根灯芯。”我们现在虽然用起了电灯,但是那闪现在桐油灯芯上的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是永远值得发扬吗?于是他向领导提出了节约用电的建议。队长和指导员很重视,规定了各个房子里用灯的度数,特别对有三盏电灯的课堂做了这样的规定:在课堂学习、开会,五人以上才能开大灯,四人以下只能开小灯。
在这座革命的山上,战士们看到了毛主席您领导红军同根据地人民建立起来的鱼水深情;他们决心要永远象您和红军那样,热爱人民。
战士们曾经在博物馆里,围着一只木桶,久久不愿离去。解说员介绍说,这是您在一九二八年帮助永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挑水用过的桶。看着水桶,战士又想起了茅坪八角楼的房东谢槐福讲过的一段故事: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您见谢槐福没有棉衣,就把自己的棉衣脱给他披上,自己穿着单衣办公。谢槐福过意不去,把家里的火盆端给了您。可是一转眼,火盆又被您送给另一位老大娘了。毛主席啊!在群众干渴的时候,您送来了甘露,在群众寒冷的时候,您送来了温暖。您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多么无微不至!想到这些,您在荆竹山向红军宣布“三大纪律”的声音,您在遂川城向红军讲“六项注意”的声音,又亲切地回荡在战士们的耳际。井冈山战士一定要按您教导的那样去做。
每当农忙季节,不论执勤、训练多么紧张,战士们都要挤出时间帮助群众插秧、收禾;平时休息时间,战士主动为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理发;在公共场所,总是扶老携幼,把方便让给群众;偶尔拾到一个钱包,哪怕只有几分钱,也要设法交还失主。尤其对井冈山光荣敬老院的老人,战士们更是倾注了最深厚的感情,为老人们干各种活。老人们紧紧拉着战士的手,抚爱地擦去他们头上的汗,给他们讲井冈山斗争的故事。
老人的手是炽热的。这些双手,曾经紧握过梭标、砍刀、石块,和红军一起,同敌人浴血战斗。在红军转移到新的根据地以后,它仍然紧握着梭标、砍刀、石块,同嘶喊着“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
井冈山的战士爱井冈山的人民,胜似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有一次,一个干部因工负伤,急需输血抢救。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争先恐后地跑往医院。新战士赵承发知道老战士霍宗振曾经为井冈山人民输过三次血,毅然抢到了前面,伸出胳膊说:“医生,抽我的吧,要多少,抽多少!”可是抽了二百西西,抽不出了。小赵霍地又伸出了左臂。医生刚一犹豫,小赵抢着说:“抽吧,医生!红军烈士为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为人民输上点血算得了什么!”医生再不迟疑,把针头插入了左臂。又是二百西西鲜血从井冈山战士的身上,注入了井冈山人的血管。随着伤员脸上渐渐绽开的笑容,战士赵承发紧蹙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在这座革命的山上,战士们看到了毛主席您领导着红军同敌人进行过胜利的战斗;他们决心要永远象您领导的红军那样,紧握手中枪!
战士们在双马石哨口进行过攻防演习。双马石,这是当年您带领革命人马上山的隘口啊。您从这里点燃了井冈山头的星星之火,使中国人民开天辟地第一回真正有了自己的枪杆子。站在这雄峻的山口,面对着早已变得一片通红的祖国大地,战士们不能不感到手里这枝枪的份量。双马石下的大井村的老暴动队长邹文楷,曾对战士们深情嘱咐说:“当年毛委员上了井冈山,领导我们闹革命,靠的就是枪杆子。今天交到你们手里,可要把它握紧啊!”
握紧,一定要握紧!不握紧怎配当一个井冈山的战士?机枪手杨国华带病参加了双马石哨口的小组进攻战术演习。他端着机枪,踩着崎岖小路,和同志们一起直往山顶冲去。突然眼前一片金花,紧握着机枪的手也觉得有些松软无力。坚持,杨国华!他咬住牙关,把全身之力用在了两手,又抢迈了几步,昏倒了。人,顺坡滚了下去;枪,却紧紧抱在怀里。
井冈山战士爱手里的枪,又苦练手里的枪。有一次,他们在桐木岭哨口下的石狮口,进行三百五十米的实弹射击。射击开始后,突然起了大风。风,横着射线猛刮过来,靶子歪了,枪身晃了,战士的眼睛也有些睁不开了。指导员路寿发看到这种情景,命令停止射击,让战士坐下来讨论一个问题:当年红军经常在风里雨里作战消灭敌人,我们今天遇到了大风能不能打好?战士们知道,就在附近的旗锣垇,是当年红军消灭三县反共总指挥尹道一的战场。在红军取得胜利的战场上练兵,不要说刮风,就是刮着刀子,也要打出个红军的样子来。风,还在拚命地刮,刮得满山松杉摇着脑袋,刮得遍地芭茅弯了腰杆。可是战士们手里的枪,却纹丝不动。砰!砰!砰!枪声引出了报靶的红旗,密集在靶子中央的弹孔,报道战士又取得了一次优等成绩。
井冈山战士知道,自己手里的枪是从井冈山的红军手里接过来的。持枪的人换了,持枪人的思想、持枪人的气概,却永远不能换!战士们听到过不少红军英勇斗争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形象给战士的印象最深。那是在一个大雪覆盖了山峦的冬日,指导员在黄洋界顶给战士们讲的:也是在这漫山皆白的黄洋界上,红军的哨兵身着单衣单裤,手持钢枪,注视着山下的敌人。排长要给他换哨,他说:让我多站一会;排长要把连部的军毯给他披,他说:还是留给首长用吧。他都拒绝了。他仍然单衣单裤,持枪挺立在那风雪缠裹的山头。他感到冷吗?心头对敌人的仇恨的怒火,早把铺天盖地的冰雪融化了。这种傲雪凌霜的性格,是井冈山红军的性格。正是有了这种性格,才能面对着围困万千重的敌军,紧握钢枪,岿然不动。想到这里,再看看山头碑亭上毛主席您那气贯长虹的词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战士们似乎看到黄洋界下白军横尸遍野,似乎听到黄洋界顶红军的朗朗笑声……手里的枪啊握得更紧!
在这座革命的山上,井冈山的战士们经常看到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外宾,他们以敬慕的眼光观赏着井冈山的一切。毛主席,战士们深深地知道,是您的伟大思想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这些五洲四海的革命朋友。
毛主席啊,外国朋友对您的敬仰,使战士们更进一步感到了您的思想光辉的无比威力。他们亲眼看到,随着您一次又一次支持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声明,来到井冈山的各国朋友就一批又一批地增多。随着您的声明,随着来访的各国朋友离去的背影,战士们的心也就飞向了五洲四海。战士们想得远啊,看到井冈山五大哨口外埋过的竹钉,就想到越南南方人民在陷阱里埋下的竹桩;看到井冈山红军和赤卫队使用过的梭标,就想到非洲丛林中斗争的人民手里的长矛……。这时,他们就禁不住要唱一首心里最美的歌。班长习汉雄用他那饱蘸激情的笔写道:
“国际的革命友人不远万里前来观访,
井冈山的光辉把他们的心坎照亮;
千百万革命的人民都向往着你啊,
毛泽东思想给世界革命指引了方向!”
战士们的心飞得越远,也就越感到了自己在这井冈山上所受到的教育的深远意义。在他们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的时候,他们想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他们处处关心周围群众的时候,他们想着天下的劳动人民,都是自己的阶级兄弟;在他们时时刻刻都握紧手里的枪杆子的时候,他们想着亚非拉的人民,正进行着反抗美帝国主义的斗争。正是因为这样,在美帝国主义把战火从越南南方延展到越南北方的时候,井冈山的战士们把一张张的求战书送向了队部。当然,他们也明白坚守岗位的重要,守卫井冈山,这是给革命圣地站岗啊!队长徐元孝说得好:“做好本身工作,就是对世界革命的支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多使一分力量,就是对世界人民多一分贡献。”
毛主席,井冈山的公安战士对您,真有诉不完的衷情啊!
井冈山的战士永远记着太阳是 从井冈山上升起来的;而他们就站在这太阳升起的地方。他们绝不辜负自己肩上的光荣使命,随时准备着以继承井冈山革命传统的实际行动,以不愧是一个井冈山战士的心情,向毛主席您老人家说:
“毛主席,井冈山的战士向您汇报。”
〔公安部队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