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甘肃河西走廊加速水利建设 四十多项重点工程和一批小型工程正在施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4
第2版()
专栏:

甘肃河西走廊加速水利建设
四十多项重点工程和一批小型工程正在施工
据新华社兰州十二日电 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水利冬修活动已经开始。目前,正在施工的重点农田水利工程有四十四项,群众自办的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也在施工。
河西走廊地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是从一九六三年冬季开始的。这两年建设的重点放在渠首改建、渠道防渗防冲方面,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还有计划地打井,充分利用地下水源。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到今年九月,这个地区共修建了六万八千多座大小建筑物,衬砌了一千四百九十多公里的防渗防冲渠道。这些工程,比解放后到一九六三年的十四年中衬砌防渗防冲渠道的总和还多。今年以来,这个地区还发动群众整修了农渠和毛渠一万七千多条,长达二千五百多公里,大大减轻了渠道的冲刷和渗漏,减少了输水损失,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使整个河西走廊的有效灌溉面积扩大了二十三万三千多亩,另有一百三十多万亩农田的灌溉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对促进农业增产起了显著作用。
河西走廊地区广阔,包括武威、张掖、酒泉三个专区。现有农田灌溉面积占甘肃省有灌溉设施的农田面积百分之七十八,是甘肃省粮棉重要产区。这里雨量稀少,农作物全靠祁连山融化的雪水灌溉。但原有的渠道,多流经戈壁荒滩,渗漏冲刷极为严重,加之原有水利设施简陋,渠系紊乱,不配套,水损失很多。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河西走廊地区广大人民大力进行水利建设,使有效灌溉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了百分之四十五。但是,水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大量渠道要年年岁修清淤,浪费很大。
中共甘肃省委总结了过去十多年来兴修水利的经验,从一九六三年开始,领导河西走廊地区人民采用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以渠首改建、渠道防渗防冲为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了水利建设。甘肃省水利厅抽调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河西走廊各灌区调查研究,制订了分批分期修建水利工程的规划。水利部门的职工,还总结群众经验,摸索出一些当地行之有效的渠道防冲防渗办法。采用这些办法,在已经改造的渠道中,既有混凝土衬砌渠道、浆砌卵石渠道,又有干砌卵石渠道、草皮衬砌渠道和植柳固堤渠道。同时,在田间配套工程和改革用水管理等方面,也摸索出一些好经验,为加速河西走廊旧灌区改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过整修、改建的旧渠道,水的流速加快了,渗漏损失减少了,一些主要干支渠道水的利用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酒泉地区讨赖河北一支干渠,改建以前,水从渠首流到田间要九个小时,改建后,因渠道缩窄,渗漏减少,流速加快,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流到田间,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三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今年天旱,水量比往年减少四分之一,但灌溉面积却比过去大大扩大。
不久以前,河西走廊地区水利部门作出新的规划,要求各地利用今冬明春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水利建设的进度。目前,这个地区的领导部门,正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基层蹲点,积极领导社队兴修水利工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