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结合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7
第3版()
专栏:

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
——结合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带着问题学
在关于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县委领导的革命化,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主观上还是想把工作做好,不管是到上边开会,还是下去跑跑转转,实际上都是干革命工作,怎么能说不是为群众服务呢?
有的同志认为,县委年年忙的是组织生产,催耕催种,抓的是解决粮食问题,也是革命的大事,群众生产的大事。生产的好坏,又是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怎么能说抓革命任务,抓生产任务不是关心群众生活,不为群众服务呢?
这些意见,一般讲,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于县委来说,现在还能够满足于这样的领导水平吗?
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写的。当时,革命根据地正遭到国民党反动派一百万大军的第五次围攻,党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粉碎第五次围攻。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向到会代表提出,为了动员广大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战胜敌人,会议要着重注意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和工作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同志通过汀州市和兴国县两个相反的材料,从实际到理论,透彻地论述了怎样才能把关心群众生活和进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又怎样才能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做到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
今天的情况,同一九三四年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革命的中心任务是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县委来说,就是领导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我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地和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县委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呢?在目前的情况下,又怎样把关心群众生活同完成革命任务联系起来,把革命工作方法同革命任务问题同时解决,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呢?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联系我们当前的情况,认真想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给我们举出了两个县市工作的对比。
汀州市的同志,为了支援革命战争,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不是也很努力,很辛苦吗?能说这些同志不是在干革命,不是在为群众服务吗?可是,他们取得的成绩很少,到后来,由于群众不高兴,连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也召集不成了。
兴国呢?恰恰相反,无论扩大红军,推销公债,所有的工作都得到了很大成绩。
同样都是为了革命,为什么竟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这个区别的发生,就在于汀州市的同志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对于群众实际存在、十分盼望党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却不关心,不讨论,不解决。而兴国的同志们对于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采取的是另一种态度。他们热情地关切群众生活问题,提出讨论,作出决定,坚决实行,及时检查,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
两种态度,两种做法,汀州市的同志脱离了群众,兴国县的同志得到群众的拥护。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今天在我们县委工作中,不是同样存在着吗?
陕西一位同志来信说,他所在的县,县委只空谈政策,很少解决实际问题,尽忙那些不解决农民问题的“公事”。县委坐在那里笼统地向下发指示,要报告。可是,对于有的农民劳力少人口多,生活困难,有的人住房困难,生产不起劲,却不大了解,只是一般地强调努力生产。——你看,这个县的同志们不也是在为努力生产,忙忙碌碌吗?可是群众对生产却不起劲。
东台县委提出,过去在他们那里存在过单纯任务观点,把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任务看成是硬任务,对来自群众要求的任务看成是软任务,只重视上级下达的任务,不重视来自农民的合理要求。——想想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单纯任务观点,能不能说这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呢?
乳山县一个同志来信说,乳山县地瓜种植面积占总耕地的一半,每年因黑斑病造成的损失,折合粮食达七八十万斤。建国十六年了,这成了个老、大、难的问题。三大敌人都被我们打倒了,连一个地瓜黑斑病都解决不了。——你看,对于造成这样严重减产的问题,县委不抓,那么,年年催耕催种又为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的生产有黑斑病的地瓜吗?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县委的领导思想在为谁服务、怎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问题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如果我们领导生产,满足于老一套的催耕催种,就会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再看看,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是怎样写的。他说:
“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读了这一段,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为了解决革命任务,自己是从什么观点出发的。是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要群众这样做,那样做的呢?还是同群众一起,关心群众痛痒,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群众通过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认识当前的革命任务呢?
为了完成革命的任务,强调关心群众生活,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所以要把完成革命任务和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正是因为我们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无论是领导革命和建设,无论是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同样是我们的责任,对每一个革命者来说,这两大任务,是密切不可分的。我们要正确处理革命的长远利益同群众的眼前利益,革命的整体利益同群众的局部利益的关系,使群众认识到革命的利益同自己的利益是密切不可分的,共产党是代表他们利益的,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事的。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提高群众觉悟,发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这样,群众就会坚决地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齐心一致,为中国革命、为世界革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谁不是满怀阶级感情真正关心群众生活,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为群众谋利益,那末,就谈不到真正为人民,也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革命的任务,都将由于得不到群众的拥护而落空。
强调关心群众生活,是不是可以把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放到次要地位呢?当然不是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满足群众生活上的要求。所以要关心群众生活,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同革命的联系,坚决地拥护革命,完成革命所提出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突出政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群众明白为什么要革命,革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这就是“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如果不注意这一方面,又会把群众的眼光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汀州和兴国两个典型,对于革命利益同群众利益的关系,完成革命任务和关心群众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来纠正自己头脑里的形而上学。只把上级给的任务看成是硬的,却不重视群众的要求;满足于开会,下去跑跑转转,停留于催耕催种,却不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些老一套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些都属于片面的、停止的、骄傲自满和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观点。
真正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里,一再强调提出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论点。
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这就是说,我们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取得群众的拥护,不能脱离群众。只要依靠群众,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打败任何强大的敌人。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正是这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你不信吗?请看历史!几千年来,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似乎很坚固,但是并非铜墙铁壁,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就没有了。只有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群众对于革命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可以一个时候依靠,一个时候不依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从来都把革命的事业看成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群众自己解放自己。革命的成功,人民的解放,都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这个道理,是任何革命的政党、任何革命工作人员都必须采取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把群众的要求看成是软任务,轻视群众的力量,不相信群众,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群众一切都得听自己的,那就直接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把自己看成是圣人,自以为是,包办代替。
为什么在有的党员和干部中,会产生这些错误思想呢?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的一切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都是在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广大农民要取得革命的胜利,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正是通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革命干部,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政策,来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激发群众参加革命的决心。党是群众革命斗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是,这种情况反映到党内来,特别是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就可能使得有的干部和党员,把事情颠倒过来,夸大自己的作用,轻视群众,居功自傲,高踞于群众之上,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久而久之,忘掉了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成了官老爷,滋长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
因之,毛泽东同志总是经常教育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汀州市的教训,就是犯了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提出,我们要“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领导者!”象汀州市那样的领导者,在我们的县委之中,也不是没有的。而有的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只看到已得的成就的一面,背上了骄傲自满的包袱。
福清县委在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的过程中,觉悟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十几年来的工作成绩:全县十年九旱的农田,大部分建成了稳产高产田,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千百年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消灭了。党的威信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同志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领导干部有了架子,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一等,比群众高明,自己是带“领”、教“导”群众的,忘记了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
从福清县委的检查中,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确立为人民的立场;对于县委来说,就是要牢牢地树立起为农村中占人口大多数的贫下中农的立场。县委的领导干部,要永远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同群众一起,去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同时又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千百万革命群众团结起来,成为真正的铜墙铁壁,组成一支无坚不摧的进行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革命大军。因之,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县委同志就需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
先进的更加前进,落后的赶上去
对于县委来说,学习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能够明确认识到,自己担负着领导革命,改善群众生活两大任务。我们要努力成为革命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成为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积极地领导和组织群众,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树立雄心壮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革命任务明确了,还要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
关于县委的工作方法问题,在关于县委革命化的讨论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以后还要全面深入地进行讨论,这里不打算多讲。不过,需要着重提一下的,就是要解决革命工作的方法,首先要解决思想的革命化。只有具有了革命的精神,才能学会和掌握革命的工作方法,才能从实践中不断有所创造。
盂县县委介绍了自己学大寨的一段曲折过程。开始,他们学习大寨,由于领导思想没有革命化,怕出毛病,结果没有形成群众运动。以后,首先学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又结合盂县的具体情况,在几年里,就把全县建成了一个大寨式的县。
东台县委从自己领导革命化的体会中,提出了革命必须要有闯劲,只要是对群众有益的事,群众要求办而又可能办到的事,就要抱定天不怕、地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的大无畏精神去办。要划清正确指挥和瞎指挥的界限,敢于革命,敢于斗争。他们发扬了革命的精神,领导全县人民向改造大自然进军。他们不是盲目地闯,而是有目的、有方向地闯,是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闯,也是结合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闯。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盂县和东台两个县委,在革命思想指导下,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从他们亲身的经历中,为我们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事例,说明了革命的工作方法和革命思想的关系。
学习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懂得了毛泽东同志说的,“全体革命工作人员担负着绝大的责任。”我们一定要结合学习这一篇文章,在“用”字上下功夫。为谁服务的问题,实质上是要求县委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为了完成革命的中心任务,必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先进的县有责任总结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别的同志;落后的地方,要努力赶上去,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革命化的问题,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用切实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工作,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前进,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努力这样去做。这是检验我们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能不能活学活用的标准。 (陈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