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在革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7
第3版()
专栏:

在革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中共万荣县委书记 阎广洪
敢想敢干还是无所作为
作为县的战斗司令部的县委会,它本身能不能革命化,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如果县委会能够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敢想敢干、改天换地的革命气概,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比学赶帮超的雄心壮志,能够把搞好一个县的工作同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支援世界革命联系起来,这样,它就会永远朝气勃勃,不断革命,不断前进。全县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就会迅速得到改变。反之,如果县委领导胸无大志、满足现状、甘居中游、缺乏干劲和钻劲,工作四平八稳,怕担风险,不求上进,这样,全县工作就不会有什么起色,自然条件就得不到改变,群众的干劲就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就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回顾我县几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在一九五八年,由于我们高高地举起了总路线的红旗,县委领导敢想、敢干、敢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翻天覆地的斗争,大闹生产革命,所以,全县的工作就搞得非常活跃。生产条件有所改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是,在一九六○年以后,由于我们对工作上所发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产生了怕犯错误的情绪,工作中缩手缩脚,不敢积极领导。同时,又觉得万荣这个丘陵干旱地区,产量再也高不到那里,因而满足现状、沾沾自喜起来。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心安理得,无所作为,缺乏改天换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干劲,曾一度出现粮食生产稳而不高的情况。就以整修土地来说,虽然叫喊改造自然面貌,却不敢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不进行长远规划,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敲碎打,小片治理。结果出力不小,收效不大。年年治理、年年倒塌,没有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
一九六三年,省委发出学大寨的号召后,我们一方面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划清了正确和错误的界限,认识到:要高举总路线红旗,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要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以大寨为镜子,对照自己找差距。我们的产量不如大寨高,不是条件比大寨差,而是我们没有陈永贵那种改天换地的远大理想,没有大寨人民那种藐视困难、敢于革命的英雄气概。经过总结和对比,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的差距找到了。就从过去的四平八稳、怕担风险、满足现状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以敢想敢干、不怕风险、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经过调查研究制订了科学的远景规划:五年全部地埂化,建成大寨田六十万亩;每人平均猪、羊一口半;每年植树五百万(株);实现粮食产量过黄河。由于有了远大的理想和长期的建设规划,大大激发了全县人民的革命干劲,一个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群众运动,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来。不到两年时间,整修土地四十多万亩,相当于前五年修地的总和。全县所有生产队都搞了苗圃,共育苗一万多亩,基本上为实现规划备足了树苗。今年全县遭受了解放以来所未有过的严重干旱,粮食产量仍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县工作的好坏,和县委领导的精神状态关系极大。只有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才能够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改天换地的斗争,才能促使各项工作大踏步地前进。否则,就象毛主席所说的那样:“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带头实干还是光说不干
作为一个县委领导成员来说,不光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还得要有实干苦干的革命精神,不能当空头的政治家,要当革命的实干家。农民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看的是党支部。”广而言之,全县的干部、群众都在看着县委领导。县委领导的一言一行,对全县的干部、群众都直接发生影响。如果县委领导成员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经常深入到火热斗争中去,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和群众一起改造山河。群众看到县委领导成员能说到做到,带头实干,就增强了斗争的信心,就会指向那里,干到那里。县委领导成员也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同时,丰富领导思想;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高领导水平。如果县委领导成员只号召群众干,自己不身体力行,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发指示,不到群众斗争中去,号召就变成耳边风,指示就变成一纸空文,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总结不起来,工作中的问题也发现不了。
前几年,我们虽然多次强调干部参加劳动,但因为县委领导成员没有带头参加劳动,给大家做出榜样,对干部参加劳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了解的不多,解决的不好。因为县委领导成员下不去,“五多”现象也得不到克服。结果,多数干部参加劳动仍然不够好。去年以来,县委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带头种试验田,带动了各级干部参加劳动,认真种试验田,全县的县、社两级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前几年,县委虽然一再强调,要抓两头带中间,抓大村带小村,因为县委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带头到落后村、大村镇去蹲点,仍是多到先进村、小村去,没有给大家作出榜样,对改造大村和落后村的困难问题了解不够,因而大村、落后村的面貌改变不大。今年县委常委委员带头到大村去蹲点,五个常委蹲的点都是五百户以上的大村。县委的这种行动成了无声的命令,带动了公社书记、主任和县级各部门负责干部,都到大村去工作,使大村工作大有起色,生产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变。全县五十一个三百户以上的大村,去年小麦平均亩产一百八十四斤,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十,今年达到二百九十一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八。去年棉花平均亩产三十八斤,低于全县平均亩产量百分之十八,今年达到五十八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十。
这些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和各项任务贯彻和落实到群众中去,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县委领导不能只说在会议上,写在文件上,作一般性的号召。必须深入实际,亲自实践、作出样子、取得经验、个别指导,以点带面。只有这样做,县委才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广大群众才能动员和组织起来,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过去有些工作是说了没做到,或者没做好,正是犯了这个毛病。近年来,我们许多工作能够说到做到,也正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深入实际,带头做起,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相信群众还是高踞群众之上
建设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我们党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起来解放自己,任何少数人的包办代替、强迫命令都是错误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看做是真正的英雄,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小学生,置身于群众之中,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一道闹革命搞建设。另一种是总以为自己高明,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上,只愿当群众的先生,不愿当群众的学生,主观主义地发号施令,遇事不同群众商量,自己热心什么就抓什么,想搞什么就要求群众干什么。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九六三年,我们在领导土地基本建设上,就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当时,发现丁村大队用样板帮埝,高标准地整修农田,既好看又结实。我们就要求全县普遍推广。有些地方由于地块过小、崖面过高,干部思想不通,坚持要里切外填。我们只是强调整齐划一,对他们的意见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批评他们是小手小脚,缺乏革命干劲,没有远大理想。结果用工很大,帮埝不多。过了一冬,大部倒塌。群众意见很大。后来,我们接受了这个教训,坚持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分地区召开了干部、群众座谈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研究了沿山、沿河、沟坡、平川、丘陵等不同地区的整修土地办法。分类做出样板,然后进行推广。使整修土地变成了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一个群众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便在全县普遍开展起来。
实践证明,组织农业生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因为农民直接参加生产斗争,他们最富于实际经验,最了解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把他们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领导。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个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更主要的是要从思想深处挖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根子。不仅要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主要的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群众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不耻下问地向群众学习。
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这只能是个开端,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工农业生产高潮已经形成,到处是一片比学赶帮超的跃进局面。为了赶上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学好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