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对天作战的领导艺术——记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大旱之年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8
第1版()
专栏:

对天作战的领导艺术
——记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大旱之年大丰收
编者按:本报今天刊登的《对天作战的领导艺术》一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人民在大旱年夺得大丰收的成就和经验,读了令人鼓舞,发人深思。
从一九六一年以来,哲里木盟连续三年战胜自然灾害,连续五年夺得好的收成。今年,这里大旱三百天,全盟粮食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还比特大丰收的一九六一年多收几千万斤。大旱之年大丰收,这是哲里木盟人民对干旱顽强斗争的胜利,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的胜利。
说这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的胜利,就是说,哲里木盟同志们在领导抗旱斗争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同时采用群众路线的方法,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广大群众。他们认识到,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自然条件这样复杂,自然灾害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是会或者在这里或者在那里发生的。对于自然灾害的袭击,不能有任何幻想,不能有丝毫疏忽,而必须树立长期建设、长期防灾、长期备荒的思想,提高警惕,未雨绸缪,看准形势,全力以赴。今年旱象一露头,他们就抓紧时机,以毛主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的精神,解决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问题,克服侥幸心理,畏难情绪,消极等待的思想,无所作为的观点,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千方百计,坚决抗旱,终于获得了很大的胜利。这一条经验,对于应付明年可能发生的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对于各地正在开展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是十分有益的。
哲里木盟大旱之年大丰收的事实再一次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干旱是不可怕的,人们思想上的“干旱”,即不敢对干旱作斗争,才是真正可怕的。我们不能作大自然的奴隶,幻想“风调雨顺”的恩赐,而必须确信人定胜天,实行靠人吃饭,积极对自然作斗争。只有领导思想的革命化,才能消除人们思想中的各种消极因素,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把自然灾害这个坏事,变成锻炼思想、促进建设的好事。
大旱之年能不能少减产、不减产以至丰产、大丰产?这个问题,在哲里木盟人民的抗旱斗争中得到的答案是:只要领导思想革命化,丢掉幻想,抓得早,抓得狠,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坚持依靠人民,对天作战,就能够办到。
今年哲里木盟的气候条件,可以说是解放以来最坏的一年。全盟百分之九十五的地区(其中包括全部产粮区)发生了严重干旱。从去秋到今年七月中旬,这里的雨量雪量是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少的。大旱足足持续了三百天。群众说:“往年旱,还有小雨,今年旱得实,土地干得深。”一九四三年日寇占领时期,这里也是一个大旱年。当时,赤地万里,逃荒者络绎于途,死人累累。今年却是旱年无旱灾。
这个旱年如果发生在一九五八年以前,只能靠天等雨,延误农时,捱到雨季种些糜黍、荞麦等晚秋低产作物,收成至少要比平年减少一半。
这个旱年如果发生在一九六四年以前,大约可以春灌一百多万亩地,捉住百多万亩苗,大部耕地还要种晚秋作物,收成至少要比平常年景减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这样的干旱,却没有拖住哲里木人民夺取历史上最大丰收的脚步。这里的人衡量年景好坏有个习惯:总产十亿斤是歉年,十二亿斤是平年,十四亿斤是丰年。历史上最大的丰收年是一九六一年,总产十五亿三千万斤。今年据实测的初步结果表明,比历史上最大丰收年还多收了几千万斤。
秋初,我们曾在哲里木南部产粮区旅行了八百里,庄稼长得很好,人们充满大丰收的喜悦。这个十年九旱的地区,过去是小旱小灾,大旱大灾。今年却打破惯例,大旱赢得大丰收。一路之上,不断听到群众讲:“这么大旱年,得到这么好收成,都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好。”
哲里木人民抗旱的伟大胜利,得来是不容易的。十几年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全盟投放到水利建设上的工日达七千多万个,做了一亿五千多万个土方、石方,修了二千多里的防洪大堤,建成二百多座水库,开辟二百多处灌区,其中万亩以上的四十四处。现在蓄水滞洪能力达十亿立方米以上,基本上能控制十到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水浇地控制面积增加到三百多万亩。还兴修了若干排涝工程和山区水土保持工程,使一百二十万亩低洼易涝地具备了排除五到十年一遇内涝的能力。
但是,物质条件是客观存在,如果人们不认识它,不利用它,就不能发挥作用。
思想革命化对于抗旱斗争能起什么样的作用?这可以从中共哲里木盟委三月召开的抗旱会议上看出来。老天爷不下雨,共产党人的会议就是“及时雨”。当时虽然全盟已有七个月缺雪无雨,但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因此,大多数到会干部对抗旱的迫切性认识不足。有人说:“离播种季节还有一个多月,何必这么忙”。“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总要下点雨”。侥幸等雨的思想占着上风。在这次会议上,盟委根据毛主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的精神,提出了“丢掉幻想,奋起抗旱”的口号,介绍了几个大队抗旱斗争的典型经验,要求大干四十天,无雨也要保全苗。这个会开得好。第一是抗旱抓得早,在旱象未成之时就抓紧了抗旱。第二是抓住县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革命化,扭转了干部的“靠天等雨”的精神状态,使他们敢于对自然作斗争。第三是从最坏处着想,作对付最坏情况的准备。这次会议同时也帮助干部认识了抗旱斗争的各种有利条件。现在越看越明白:人的精神状态如果不改变,人民的力量和十几年的农田建设的作用如果发挥不出来,决不可能有今年的大丰收。
全盟九百万亩早田,捉住了七百万亩春苗。这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的胜利。
七百万亩春苗来之不易。三月以前,人们还没有下定对天开战的革命决心,当时计划浇灌的面积是一百二十万亩(去年完成一百万亩)。到了盟委召开的三月会议上,人们把抗旱提到革命的高度,下决心以抗旱作为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动力,甩掉全盟落后的帽子。浇灌的计划数字变成二百四十万亩,实际完成了二百五十二万亩。全体干部和群众大干六十天,用七百万个劳动日完成二千四百四十五万土方,在灌区内基本上实现了干、支、斗渠系相通,扩大了春灌面积。这个工程量,如果按照一九六四年的标准来计算,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精神变物质,哲里木人民一年干了三年的事!
象哲里木盟这样人少地多的地区,人们从来不敢想担水点种。“这么多的地从何点起?”不想干也不敢干。今年破天荒地担水点种了二十万亩。在全国其他地区,点种二十万亩也许是平常事,但在这个只有三十多万个劳动力的地区,点种二十万亩就要付出二百多万个劳动日。除了浇地、担水点种的办法外,人们发扬革命精神,提出“天旱地不旱,无雨也捉苗”的口号,想出了许多抗旱的办法。其中有提前在土地翻浆时播种,两犁深种,种后保墒,营养钵育苗补苗等等。群众创造的这些抗旱办法,有效地保证了几百万亩土地及时出苗。
旱情最重,庄稼最好,这种现象看来是矛盾的。可是人们改变了落后的精神状态,掌握了客观规律,矛盾就解决了,事情就变了样子。天旱不可怕,思想上的“旱”真正可怕。要天旱不成灾,先要人的思想“抗旱”。从怕到不怕,从等雨到及早动手,决定的关键是党组织领导思想革命化。革命就是要敢于清除人们头脑中靠天的幻想,就是要敢于依靠人民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到底的斗争。这是革命的领导艺术,具体地表现为下面四点。
把自然灾害当作实实在在的敌人,不存半点侥幸心理,树立长期建设、长期防灾、长期备荒的革命思想。有了长期防灾抗灾的思想,也就有了组织人民抵抗灾害的决心、部署和行动。从长期着眼,丢掉了幻想,时时想到灾害,作好思想准备,就能抓得早,抓得狠,就敢于领导群众进行“虎口夺食”的战斗。
为革命而抗旱。这个口号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掀起了人民的革命运动,保证了抗旱的胜利,而抗旱斗争又大大推进了农田水利建设。解放初期,哲里木盟没有水利设施,种地也没有用水的习惯。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每年平均增加水浇地二、三十万亩。可是,今年一年就扩大灌溉面积一百五、六十万亩。人们思想上有了“敌”情,大旱临头,万众一心,革命意志越来越旺盛。在人力没有完全控制自然以前,搞农业的同志思想上应该永远有这样的“敌”情,在增产时候想到灾害会带来减产,在丰年想到歉年。不可坐等自然恩赐。
抗旱为人民,抗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直接保卫群众利益的斗争。抗旱能否搞得好,对于领导和干部的革命观点与群众观点是个大考验。抗旱为人民,抗旱就要靠人民,而不是主要地靠机井,靠水泵,靠国家调拨的物资,更不能怨天尤人。在干旱面前没有办法的人常常是不大相信群众经验的人。人民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是丰富的,他们的办法多得很也妙得很。有水源的地方就充分利用水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无水的地方也能想出办法抗旱播种。
掌握时机十分重要。哲里木盟今年抗旱早抓四个月,捉住了春苗,加上其他条件,获得大丰收;抓晚了,就会大减产。抓时机问题也是领导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哲里木人民按照毛泽东思想,不是见事迟,而是见事早,决心大,抓住了时机,取得了思想和生产的双丰收。
明年怎么办?仍然要革命,不能有幻想,要准备面对更大更严重的干旱。哲里木盟同志们认为,今年三月份才抓抗旱,还是有些见事迟了。他们不再等到明年春天才抗旱,而是乘今年抗旱斗争胜利的东风,动员几十万人搞水利工程配套,打土井,修梯田。冬天把春天工作做完,春天就有了抗灾增产的更多的主动权。
本报记者 郑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