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 自力更生 修建地方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8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修路,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无论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看,从便利人民群众的生活看,或者从国防建设的需要看,交通运输事业都是不容忽视的。
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要求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要花一些钱的,国家在这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投资。但是,广大农村的交通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各个地方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组织群众的力量去进行。今天本报发表的拜泉县的消息证明:一个县,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是完全可以把全县范围的公路网建设起来的;而且也只有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够建设得多快好省。
“修路是好事,可是依靠群众修路就要抽调劳力畜力,影响农业生产。”这是一个问题。地方交通运输的建设,必须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不应该妨碍农业的发展。拜泉县的经验还证明:只要围绕农业妥善安排,在农事间隙见缝插针,坚持不懈,是可以既满足修路用工的需要,又不影响农业对劳力畜力的使用的。而且,公路修好了,运输方便了,可以大大节省劳力和畜力,也就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拜泉县的经验很重要。如果我们只抓农业,不抓交通,交通跟不上,农业的发展也会受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农业去搞交通,影响了农业,交通也是搞不好的。
依靠群众 自力更生 修建地方道路
拜泉县为多快好省地进行交通建设树立了样板。全县公路交织成网,社社通客运班车,及时运出运进农副产品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节约了劳力畜力,支援了农业,方便了群众。
本报讯 黑龙江省西部丘陵地区的拜泉县,在交通建设工作上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地方交通支援农业和多快好省地进行交通建设的一个好样板。
在这个县的境内,现在共有二十一条公路,全长四百五十一公里,交织成网,把二十二个人民公社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些线路上,交通部门设置了六十二个运输站和停车点,每个公社不仅通了汽车,而且全部通行客运班车。
公路四通八达,汽车运输日益发展。现在,全县的运量大部分已由汽车担负起来,为农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今年前八个月,汽车完成的运量有十二万二千多吨,其中运往农村的建筑材料、修理小农具木材、农用机具、化肥、农药、煤炭和日用工业品等即达二万七千多吨。
交通方便,农副产品能够及时运出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能够及时运进去,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一九五七年以前,拜泉县的交通面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在那时,全县公路只有一百六十九公里,而且绝大部分没有路面,不能经常通车。由于交通条件不好,这个重点产粮县当年的农产品不能当年运出来,不仅阻碍了城乡物资交流,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共拜泉县委和县人委从一九五七年起,下定决心,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抓好交通建设。
在发展地方道路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思想障碍,对如何多快好省地建设地方道路,是通过两种思想、两种方法的斗争,逐步明确起来的。修路要资金、要材料、要技术,这些从那里来?有的主张:向上要,“国家投多少资,就修多少路。”即向上要投资、要物资、要技术的“三向上”的思想。有的主张:自力更生、依靠群众,“没有资金自己筹、没有物资自己找、没有技术自己学,国家给予必要扶助”,即“三自一扶助”。县委认为:前一种思想是不对的。地方道路建设的面广量大,主要应该依靠群众来解决,国家只能给予适当的补助;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投资,那将分散国家重点建设的力量,这不仅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是做不到的。后一种思想是正确的。于是确定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修建地方道路”的方针,提出了“三自一扶助”的口号。正是在这个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八年来新建了公路二百八十二公里,铺砂改善了土路二百六十四公里。路基、线型一般都达到了公路最低技术等级。道路改善后,路面坚实平坦,缩短了雨后阻车时间。汽车时速达三十到四十公里。
修路是一项用工量较大和时间性较强的工作。八年多来,他们根据拜泉县农事季节的特点,把修路任务巧妙地安排在四个农事间隙内去完成。第一次是在春耕前,约有七到十天时间,这时尚未解冻,可发动群众运料。第二次是在春耕结束后夏锄开始前,约有五至七天时间,可整修路基或铺设路面。第三次是夏锄结束以后,这时农田用工较少,是修路的黄金季节,约有一个月时间,可以新建或整修路基,铺设路面,修补桥涵,做防治水毁和水土流失的工程。第四次是庄稼上场后约有七八天时间,这时尚未封冻,可以采运砂料,整平车辙,修好路面。
最近,这个县对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四年八年间在公路建设上所花费的劳动力,算了一下总账:全县每年平均出动民工近五万个工日,马车两万多个车日,也就是每个劳动力用于修路的时间平均每年只半天多一点,每辆马车平均每年只有一个半车日。在公路网基本建成以后,汽车深入农村,不仅把农副产品及时运出来,而且为农村节约了大量运力。过去全县只有一个粮食收购点,现在已增加到七个,有十五个公社缩短了运粮的距离。一般年份,社、队运进运出的各种物资在三万吨以上,现在都用现代运输工具代替了马车运输。只此两项,每年就为农村节约运输劳动力六万四千多个工日,马车十万多个车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