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猛虎艇”上的“小老虎”——葛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18
第2版()
专栏:

“猛虎艇”上的“小老虎”——葛仪
当美制蒋帮护航炮舰“永昌号”中弹起火,前炮仍向我还击的时候,“猛虎艇”全速前进接近敌舰,在距离敌舰二百米的位置上,指挥员命令炮手葛仪彻底歼灭敌人。这时,葛仪以勇猛无畏的精神,稳操火炮,仅发射了两发炮弹,一发就中敌舰驾驶台。顿时,敌舰倾斜翻倒,蒋帮水兵争先恐后跳海逃命。不一会,“永昌号”就渐渐沉入海底。“猛虎艇”上的指战员们,看到这种情景,人人脸上显露出胜利的喜悦。有的同志还激动地高喊:“打得狠,打得准,葛仪同志不愧是我们‘猛虎艇’上的‘小老虎’。”
一九六三年一月,葛仪一入伍就来到“猛虎艇”上当炮手。那时他才十七岁。他是革命干部的子弟。开始,不习惯部队的紧张生活,比较任性,但对当好炮手还不甘落后。一次,出海执行护航护渔任务,到捕鱼的船上进行检查时,班长要他带冲锋枪,这样行动比较敏捷,但他强调要火力猛,偏要带轻机枪。这时,班长一面表扬他的勇敢精神,一面向他讲清了一个革命战士要有纪律性,要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道理。还有一次,艇上组织炮手比赛臂力提起炮弹,班长的臂力是全艇最大的,但葛仪不服气,非要和班长比一比。比赛的结果,班长一只手连续提炮弹三百多次,而葛仪只能提二百多次。
从这两件事情中,葛仪初步懂得了一个真正的人民海军战士,要有组织性纪律性,要有杀敌过硬本领,非勤学苦练不可。正在这个时候,葛仪的父亲、某空军机场副政委,给他来了信,并寄来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剪报,重要的地方,还用笔画上了红道道,叫他好好学习。在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在他父亲的鼓励下,葛仪开始变样了。他经常学习毛主席著作,从《为人民服务》的文章中,他深深地体会到,要当好人民海军战士,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一定要有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葛仪真正说到做到,他经常一个人趴在甲板上练俯卧撑,进行臂力锻炼,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休息,结果用臂力连续提炮弹的次数,超过了班长。在海上航行训练瞄准和炮击时,炮艇在移动,目标也在移动,这样瞄准炮击就有困难,但葛仪不管风大浪高的险恶条件,总是坚持苦练,瞄准炮击,终于达到了优秀水平。他还根据海上自然条件、速度变化的复杂情况,总结出目标要跟得勤,才能瞄得准,还要击发快的体会。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葛仪在执行最艰苦的任务时,总是一马当先。一次准备出海执行护航护渔任务,遇到了七级风浪,艇不能前进,也不能返航,需在海湾预定的铁锚“水鼓”旁停泊。“水鼓”象一只空油桶漂在海上,艇要停泊的话,就要有人跳上“水鼓”,将艇上的缆绳拴到“水鼓”的环上。跳“水鼓”拴缆绳在风浪大的情况下,就有生命危险,但葛仪毫不犹豫,勇敢地跳上“水鼓”,完成了任务。当领导同志问他为什么这样勇敢,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跳“水鼓”是很危险的,但这是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为了党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什么也不怕,即使死了我也是高兴的。
由于葛仪具有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所以同志们亲切地称他为“猛虎艇”上的“小老虎”。可是,葛仪认为,他的“小老虎”精神还有个人英雄主义成分。他说:我现在深深地懂得,一个革命者,需要在毛泽东思想挂帅的前提下,发扬革命的集体主义精神。葛仪是共青团支部委员,在这次海战出击航行的过程中,他主动地建议团支部利用航行时间召开团员会议。在会上,葛仪提出在这次海战中,大家要带着王杰的英雄形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彻底歼灭蒋匪海盗。葛仪提出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同志们的斗志。
当海战胜利结束,英雄们凯旋归来时,葛仪很谦虚地对记者说:这次海战的胜利,是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我个人没有什么好说的。说着说着,他就去擦炮弹了。他说,我们要加强戒备,准备继续作战,给胆敢来犯的敌人以歼灭性的打击。
本报记者 孙祖年(附图片)
“猛虎艇”前炮副班长葛仪在练习填装炮弹。
新华社记者 吴加昌摄(传真照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