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革命化从承认落后开始——记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从广种薄收走向精耕细作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20
第1版()
专栏:

编者按:承认落后,摘掉落后帽子,改变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法,走精耕细作,建设稳产高产田的道路。这是哲里木盟地区领导思想革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哲里木盟,土地多,一部分土地的土质好,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怎样对待这种有利条件?有革命和保守的两种思想、两种态度。如果只是吃土地的老本,不进行生产革命,不进行任何建设,好地就会变成坏地。人对自然的斗争,是建设稳产高产田的决定条件。离开这一条,一切无从谈起。哲里木盟同志们多年来对国家有较多的贡献,但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尖锐地向自己提出了“摘掉十几年落后帽子”的口号,决心向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落后思想进行斗争,决心把农业增产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这样想了,这样作了,精神变物质,生产和建设果然大大前进了一步。
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同哲里木盟地区条件大体近似。我们希望大家通过领导思想革命化的讨论,清除落后的思想,振起革命的精神,实干苦干巧干,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使粮食生产有个大发展。
革命化从承认落后开始
——记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从广种薄收走向精耕细作的道路
“比贡献,更要比单位面积产量,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不能大幅度地提高总产量。”这个思想的树立,在哲里木盟地区是一个革命。
哲里木盟人民对国家的贡献是很大的。
哲里木盟,土地面积六万二千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盟。解放后,哲里木盟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和全国闻名的商品粮食基地。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四年,这个只有一百一十三万农业人口的地区,生产了九十二亿七千万斤粮食,向国家提供了四十二亿八千万斤商品粮,平均每人每年生产一千一百七十二斤粮食,提供五百四十一斤商品粮。全盟七年共出售二十四万五千头大牲畜,四十六万七千只羊,十九万一千头猪。今年提供的商品粮又比往年多。
农业生产在各个时期都有所增长。以土地改革时的一九四七年的总产量七亿五千八百万斤为基数,可以看出发展的趋势。互助组时期年平均粮食产量九亿四千一百万斤,比土地改革时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一。合作化时期,年平均粮食产量十一亿三千六百万斤,比互助组时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一。从一九五八年实现公社化到一九六四年,这七年平均年产量为十三亿二千五百万斤,比合作化时期增长百分之十六点六。每个时期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都有所增加。
这是问题的一面,是主流,但还应该看到另一方面,即各个年份的总产量是有一定波动的。拿一九五八年以来的情况看,七年内,有三个丰年,两个歉年,两个平年。丰年和歉年产量最大差距约三亿斤左右。合作化时期丰年和歉年差距曾达五亿斤之多。现在差距的缩小,反映出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条件下,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解放,粮产量在不同年份的波动表明,生产还有着不稳定性。此外,还应该看到,总产量虽然比土地改革时翻了一番,单位面积产量却只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全盟扩大了将近四百万亩耕地。这些耕地大多数土质坏,产量低,它对于保证总产量的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主要是依靠广种薄收,发展到现在,反过来又影响了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进一步增长。
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还是稳产高产靠人吃饭?是主要用扩大耕地的办法,还是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增加总产量?根据哲里木盟的情况看,在一定时期实行扩大耕地、广种薄收的办法,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广种薄收只能是过渡的办法,而不是长久之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逐步过渡到精耕细作、建设稳产高产田方面来,这才是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万年大计。
怎样过渡呢?第一步就是要领导思想革命化。
有人说,“比贡献,不必比单产,不管用什么方法,拿出粮食就好。”这种观点反映了“不种千顷地,难打万石粮”的落后的习惯。广种薄收的思想为什么是落后的思想?它的害处有:一、单纯扩大耕地,不进行农田建设;二、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出来,劳动力让土地牵着鼻子走,一年忙到头,收获不多;四、燃料、饲料、肥料都会因农牧林不能正常发展而不足,影响人民生活,妨碍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五、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费用加大,多种经营不能开展,影响了社员的收入。总之,是靠天靠地不靠人。要改变广种薄收的落后的习惯,先要改变人的落后思想,而承认落后则是改变落后思想的前提。象哲里木盟这样一个对国家作出较大的贡献的地区,要人们承认落后,是比较困难的。商品粮多,畜牧业发展快,怎能叫做落后呢?
不承认落后的同志背上一个思想包袱,叫做:“别看耕作落后,多拿粮食就是先进。”这些同志不了解,不实行耕作制度的革命,增产粮食只能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因为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敢于承认落后,敢于革命的。中共哲里木盟委向全区提出:要“摘掉十几年的落后帽子”。这样尖锐地提问题,是向一些背着“商品粮多”的包袱的同志敲起警钟。这些同志自我陶醉,不承认落后,因而也就缺乏奋发图强、不断上进的革命精神。干部中的安于现状,故步自封的精神状态不打破,农业的落后面貌就不能改变。
通辽县义庆和公社的情况很能说明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和生产革命的迫切性。这个公社一九五六年种八万四千九百亩地,总产一千七百八十万斤,平均单产二百零九斤;一九六四年种十一万二千四百亩地,总产一千七百七十九万斤,平均单产一百五十八斤。九年间,播种面积增加百分之三十二点三,总产下降一万来斤,单产下降百分之二十四点四。由于草场少了,大小牲畜也都少了。这是一个个别的例子,它成了全盟进行思想工作的一个反面教材。这个材料说明,在这里,广种薄收既不能提高单产,也不能增加总产,还会削弱畜牧业,是得不偿失的。
不承认落后,安于现状,也就看不见现实生活中革命的新事物。最近几年,哲里木盟在改革耕作习惯上是取得不少成绩的。传统的不选种、不施肥、不浇水、不愿加工侍弄土地、不相信科学的落后习惯正在改变。现在,全盟的主要作物大部分实现了良种化,耕作水平有了提高,一般的都能做到三铲两趟一放垅,播种密度增加了,人工间苗普遍推行了。化肥、农药这两种东西过去是推销不出门的,现在人们抢着要。过去种地不施肥,现在是大量施肥。今年全盟的施肥面积达四百四十七万亩,施肥量一百零四亿斤。这些,在耕作技术先进的农业区也许是平常事,但在哲里木盟却是大革命。这反映了人民改造自然的革命的要求。
农田高产的苗头正在出现。现在,哲里木盟七个旗县中已经有通辽、开鲁两个县全县亩产量平均达到一百八十斤。今年全盟有近百万亩农田亩产达到四百斤。这是件大事。大面积高产田的出现,说明全盟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去年是一百三十斤)是大有可能的。开鲁县北兴大队去年打破了单位面积产量停滞的局面,一年增产百分之三十多,超过全盟十八年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速度,使人大开眼界。
耕作制度的改革能不能发展为革命的群众运动,关键的问题是县委领导思想能不能革命化。这就是说,应当树立比革命贡献,比先进的思想,而不要比落后。革命的思想是:贡献要比,总产要比,单产也要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革命的生产学说,决定了我们只能是提高总产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统一论者。我们要掌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单产越高,总产越多,贡献越大。在人少地多地区,逐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是革命的行动。只有单产提高,农业总产量增加,才能不断增加对国家的贡献。因此,问题的提法不应当是“比总产还是比单产”,而应当是“既比总产,也比单产”。为了提高农业总产量,要自觉地走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道路,而不是走靠天靠地,无能为力,广种薄收,坐享其成的道路。
落后的思想是一种顽症。最好的根治法,是让有这类毛病的同志去接触、观察生活中的新事物,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思想同实际生活存在距离。承认落后,并不是要人们灰溜溜地给自己戴落后帽子,而是要人们大振革命精神,清醒地估计客观形势,从实际出发去解决矛盾。这样才能防止空喊口号,乱提指标。中共哲里木盟盟委组织全盟公社书记、大队支部书记、旗县以上的干部在本地区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盟委通过几次会议检查自己的思想,揭露矛盾,承认落后,总结工作,帮助大家提高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打开人们的眼界,再同大寨等先进单位比较,找差距。干部和群众说:“大寨一亩地用七百个工,我们还不能用三四十个吗?”“拿出大寨建设梯田的劲头来建设我们的稳产高产田。”人们一旦同历史遗留下的习惯决裂了,革命的思想就形成了。
革命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到地块上。哲里木盟同志们正在作一切努力,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今年已有近一百万亩农田达到亩产四百斤。他们争取在今后三年内建成四百万亩稳产高产农田;还准备在六百万亩土地上争取亩产达到一百五十斤,把一部分适于牧业生产的土地建成草原。这个安排看来是现实的,符合积极稳妥的要求。看来,增产的道路,只有从领导思想革命入手,从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入手。这是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本报记者 郑远(附图片)
哲里木盟各族社员,在冬季生产高潮中,大兴小型农田水利,自力更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这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平安公社四合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在修田间渠道,引河水浇地,抗旱保墒,为明年春播创造有利条件。
岳枫摄(《哲里木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