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新型的劳动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21
第5版()
专栏:

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新型的劳动者
天津市第二教育局半工半读教育处
天津市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试办了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到一九六三年,坚持办下来的有八所学校。一九六四年,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一年多来,天津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市已有四十所半工半读学校,在校学生有四千多人。其中,有三十二所是新试办的半工半读高等学校或班。今年暑假,天津又扩大了试办规模,连同已有的半工半读学校,共有一百一十九所,学生两万四千多人。
天津在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过起伏,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在思想认识问题中,比较突出和普遍的是怀疑半工半读学校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材。有人认为,半工半读学校有一半时间劳动,读书的时间比全日制学校少,会影响教学质量。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呢?现在就天津的情况,谈一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怎样看待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的关系
半工半读学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最好形式。实行半工半读,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工读结合,互相促进,把青少年的知识化和劳动化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肯定能够培养出政治思想好,有文化技术理论,又有生产操作技术,能文能武的合格人材。那么,有人为什么说边读书边劳动,会影响教学质量呢?其中有的是对于半工半读这一新的事物缺乏了解,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怀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历来人们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的反映。毛主席早就说过,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而生产劳动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认识的基本来源。又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边读书,边参加生产劳动,他们既能从课堂上获得间接的书本知识,又能直接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既能使他们学得理论,又能使他们学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从而使他们学到比较全面的有用的知识。
这个道理许多人是懂得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又糊涂了。如有的说,教学时间少了,给予学生的知识不就少了?这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吗?当然,如果仅就传授书本知识来说,时间少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是要少的。但是,教学时间和教育质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从天津办的较早的八所学校来说,他们从课程设置、教材直到教学方法,都作了一些改革;半工半读的学生,由于参加了生产劳动,熟悉生产和设备情况,了解工艺操作,有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等等。就是说,从教学内容到教师和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条件改变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了,教学效果就会不一样。往往在全日制学校里,教师需要花很多时间,不容易讲清楚,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半工半读学校的教师就能用比较少的时间讲清楚,学生也能较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它;有的问题,甚至不需要在课堂上讲,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就能学会。如化学上比较难懂的概念、分子式、方程式和反应的基本原理等,如果光在课堂上讲,要用很多时间,学生还不易理解,但是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有的长期在化工类工厂劳动,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因此,他们学习这些知识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它,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至于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例如机械制造专业在讲刀具课时,学生往往在生产中,已经在老工人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一些刀具,掌握了一定的磨刀技术,教师在课上一讲,学生就懂了,而且有的能够举一反三,理解很快。这种情况,如果不实行半工半读,是不容易做到的。
除了这些因素以外,半工半读学校也尽量利用工厂办学的有利条件,比较广泛地采用了现场教学,有一些课的内容就到车间去教,边讲边操作。有些从书本上看来是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理论问题,都能通过实物,比较简明形象地讲清楚了。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因此,我们说,不能用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而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二者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质量的标准
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质量究竟怎样呢?天津市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从这种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近三千人,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已经工作了四年。对于这些学生的情况,我们除了经常进行一些了解以外,还曾经先后两次对近两千名学生做过调查。这里我们着重从他们在生产中所表现的实际工作能力,来谈谈教学质量。
天津市半工半读学校教学与生产,特别是与工厂的生产实际结合比较密切,基本上能作到专业对口。一般说,这种学校虽然在课程设置、教材方面都作了一些精简,但是,中等专业学校的主要的文化技术理论课程,这些学生都是学了的。对于与行业生产有关的某些专门知识,因为生产的需要,他们学的比较多,比较深,有些与本行业生产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技术理论知识,可能比全日制中专学的少一些。但是,不能因此就说他们质量不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半工半读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和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他们考虑问题能从实际出发,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如天津制药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有一个学生,在参加生产劳动中,看到“可的松”分离率低,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这个学生根据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的观察,发现水与油接触,出现乳白色悬浮液。他抓住这个问题,联系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原来作过的七十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又作了实验,于是提出了两项革新建议:一是从分离废液中加水提取氢化可的松,一是在菌油中榨取氢化可的松。这两项建议已经实现。经技术鉴定,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六千元。第一机械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机械制造专业今年的毕业生,他们由车、钳、铣、刨等工种的八个学生组成了一个毕业设计小组,设计题目是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把旧式皮带车床改装为拉床。他们先是自己设计,然后分别根据自己所擅长的工种,再自己动手制造有关工件,不到一个半月,就改制成功了一台拉床,交付车间验收使用,性能良好,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象这样的事例很多。它很能说明半工半读学生的学习质量。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对于半工半读学生质量的高低,学生成绩的优劣,我们也应当用这个观点去衡量。就是说,他们能够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说明和解决的问题越多,他们的质量就高,成绩就好,反之,质量就不高,成绩就不好。
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有许多人参加了工厂的新产品试制和研究工作,他们已成为工厂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如天津感光胶片厂从本厂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留厂工作的学生,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点六。其中许多人虽然没有技术员的职称,但是几年来一直同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一起参加新产品的试制工作。感光胶片厂参加科学研究和新产品试制工作的二百零七人中,有八十四人是半工半读毕业生,占这些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个厂在前几年改造“中型试验车间”和新建“科技干版车间”的工作中,设计任务有一半以上是半工半读毕业生完成的。这从一定意义上也能说明教学质量。
这些学生还有一个特点,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着专业的要求,参加了几个工种或工序的生产劳动,所以操作技术比较全面,适应性比较强。大家知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有时需要调整和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向。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试制新产品的任务大,批量小,需要经常调换原物料,调整车间和工种的生产人员。从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的学生,具有这种适应能力,给生产带来很大好处。如感光胶片厂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把在有机车间生产的学生调到了干版车间,虽然这两个车间性质相差很远,但是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掌握了工艺规程,掌握了操作技术。最近,老干版车间淘汰了,他们被分配到研究部门和其它工序,也很快适应了生产的需要。不仅如此,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让他们当工人,他们懂理论,有技术,会操作;有的让他们当技术员或调到工厂的有关科室工作,他们也能干,并且还干的很好。
以上说的主要是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还有更重要的一面,即这些学生由于参加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工厂的一部分科学实验工作,从中受到锻炼,绝大多数学生政治思想比较好,他们的阶级立场比较坚定,阶级感情比较鲜明。他们不嫌脏,不怕累,服从分配,不挑肥拣瘦,以做一个工人为荣。天津市在一九六五年秋季以前毕业的二千九百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当了工人,有的甚至是从事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也能愉快地去干。天津制药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学生郝臻杰,毕业后当了过滤工,每天用小车向外推又脏又有味的滤泥,常常全身沾满了象粪便一样的滤泥,到了冬天,衣服上都结上一层冰,他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地劳动,工人称赞他是“不知疲倦的人”。这种思想和品德是非常可贵的。
培养目标是逐步明确的
当谈到教学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说,关于半工半读学校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解决了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解决的。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初期,有的工厂办学校,思想站的不高,看的不远,他们主要是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以半工半读学校的学生当作徒工来培训,没有系统地进行文化和技术理论教育。结果,这些学生只能从事比较简单的劳动,而不能从事比较复杂的劳动;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能从事脑力劳动。也有的学校照搬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套,有的甚至干脆改成了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去当技术员,而不愿去当工人。这样,实际上还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家。后来通过反复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不断学习刘少奇主席关于半工半读的指示,才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明确了半工半读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应该培养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新型普通劳动者。有些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坚持这样作了,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才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能文能武、能上能下的新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
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虽然已经有了七年的历史,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摸索解决。我们工作做的还很不够,上边谈到的一些看法,也可能有不妥当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和指正。
(附图片)
天津感光胶片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兼职教师万飞雄工程师,在现场给新入厂的学生讲解涂布机的构造和操作原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教学,效果很好。
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