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半工半读“市来社去”支援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23
第2版()
专栏:

半工半读“市来社去”支援农业
长春市教育局
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半工半读,培养新型劳动者,从当前来说,对于加速普及城市中等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技术后备力量、以及支援农业,都有着现实的重大意义;从长远来说,更是防止修正主义和消灭三个差别,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一项根本措施。
如何普及城市中等教育,过去我们一直感到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解放以来,由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小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全日制中学又不能都包下来。我们曾采取过很多办法,比如,开办短期文化补习班,组织社会自学小组等,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一九五七年以后,发动厂矿企业举办子弟中学和兴办民办中学,陆续办了二十九所民办中学,虽然基本上普及了城市中等教育,但很不巩固,学额流动量较大,主要问题是有些民办中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一九六四年,党中央提出逐步推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以后,我们在试办半工半读教育中,先后将十所民办中学改为半工半读的职业中学。为了培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新人,我们还根据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办了三十七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这样,就为坚持实现普及城市中等教育的任务,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在办学工作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中学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中学毕业生有一部分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而大部分则需要直接去参加工农业生产。城市各行各业虽然能安排一些学生,但不能都包下来。因此,我们认为,在城市办中等教育,特别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应该面向农村。通过中等教育的阶段,把广大的知识青年导向农业战线。这是城市中等学校毕业生最好的出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需要大量的有觉悟、有文化、会劳动、懂技术的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有些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不够,在城市中学毕业以后,不愿意下乡,每年都要花费很大精力去做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另外,下乡的学生,由于不懂农业,又无“一技之长”,感到使不上劲,在校学习的知识也不会应用。因此,在试办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新型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就在城市试办了一批“市来社去”和“城乡兼顾”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
这种“市来社去”的学校,现有六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城市办学,毕业后分配到农村去;另一种是在农村办学,在城市招生,毕业后就在当地农村劳动。
在城市办的“市来社去”的学校,是教育部门和各区农场办的半农半读学校。我市四个城区有三个区办了农业园艺学校。其中二道河子区园艺学校,从一九六○年创办,已经有五年历史,是区属八个集体所有制农场联合举办的,从城市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农场参加劳动。五年来培养了一百二十多名毕业生,除了两名参军外,其余都参加了农场劳动,而且很安心农业生产,大多数已成为农场的生产和管理骨干。其中有十四名担任生产队长、九名担任技术员、六十六名担任见习技术员,还有三十二名担任了干事、会计员、记工员等职务。去年,市教育局也办了一所学习农业园艺和畜牧兽医的第一职业中学,现有十八个初级班,两个中技班,五百八十五名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和劳动,在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做好准备,将来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人民公社参加劳动。
去年,我们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又在农村和长白山林区办了“市来社去”的半农半读学校,从城市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农村或山区建设。此外还在农安、双阳两县办了两所从城市招生的半农半读师范学校。
“城乡兼顾”的半工半读学校,现有十五所。这类学校是亦工亦农,既面向城市,又面向农村,培养城乡劳动技术后备力量。学生毕业后,既可当工人,也可当农民。他们到农村以后,是一个亦工亦农的新型劳动者。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体现了亦工亦农的特点。如教育部门办的建筑、裁缝、电工、木工、机械等专业学校,城市需要,农村也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既参加工业劳动,也参加农业劳动。今年秋季,建筑工程技术学校组织二十多名学生到郊区城西公社,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贫农盖了三间房子,并给这个生产队的所有贫下中农维修房舍和修理家具,深受农民的欢迎。
为了培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农民,今年全省还试办了八所劳动大学,实行“市来社去”和“社来社去”。我局在长白山林区办的林业垦殖学校改为长白山劳动大学以后,仍然招收长春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就在山区劳动。
农村是革命青年的广阔天地。一切工作都应面向农村,支援农业。因此,在城市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也必须贯彻面向农村的方向,发展“市来社去”的学校。实践证明,也只有这样,办学的路子才会越办越宽,越办越活。
(附图片)
长春市建筑工程技术学校教师在劳动工地进行现场教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