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 依靠领导——参加摄制《北京农业的大跃进》的点滴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24
第6版()
专栏:

依靠群众 依靠领导
——参加摄制《北京农业的大跃进》的点滴体会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 段洪
当我接受参加拍摄《北京农业的大跃进》任务的时候,心情一直很不平静。我觉得作为一个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能有机会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的火热的斗争之中,直接去为五亿农民服务,是十分光荣和幸福的事。
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对我们的工作十分关心,除了具体指示以外,还为我们聘请了四位顾问,引导我们深入郊区生活。
我们摄制组一到农村,便感到北京地区旱情特别严重,开初的那两天,我们真为夏收作物的收成担心。可是到地头一看,却发现无边的庄稼长得十分茁壮,这是由于北京郊区人民高举了总路线的旗帜,依靠了人民公社的力量,从一九五八年大搞了水利的结果。目前,北京郊区水浇地的面积已经扩大到解放初期的十七倍,有一半左右的耕地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今年北京地区夏粮收成不仅没有减产,相反地还比去年增加了四成多。一个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运动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到处在找差距,赶先进,不断革命,热气腾腾。这种革命气势,给了我们创作人员很大的教育,使我们对郊区社员的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也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最丰富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生活,把北京郊区这样沸腾的跃进形势,鲜明、准确、生动地在银幕上再现出来。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我们反复学习了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若干政策,初步熟悉了北京农村工作概况以及北京地区的农业知识。
对于影片的主题,我们也是逐步明确起来的。最初我们只是笼统地认为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北京农业的大跃进,至于怎样去概括这一内容,主题应该落脚在那里,还是模糊的。比如我曾想:应该通过大丰收来体现。也曾想,用大搞水利化把影片串起来。甚至还想过影片可以落到“变”字上——新旧社会的变化,大跃进前后的变化。但是所有这些设想,还都不能深刻地准确地揭示出影片的思想内容。这正反映了我们对于客观事物还没有充分地理解,还没有能深刻地理解拍摄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还没有把过去的一套习惯做法丢掉,仍然存在着不少旧框框。过去我们拍片子,常常是蜻蜓点水似地下到生活里,接触实际少,联系群众少,调查研究做得很差,结合自己思想改造做得更不够。因此拍摄影片,往往从兴趣出发,用感情代替政策,表现方法是形式主义的。例如,我原先想以十三陵水库的场面作为影片的开始,然后突出表现郊区的水利化……。总之,还是想在大场面上来做文章,考虑的是那些内容可以入镜头,那些镜头有画面,而不是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从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出发,从表现党的政策出发。这样拍出的影片,也可能有一些动人的画面,热闹是热闹了,场面是雄伟了;但思想内容却很肤浅。不能让人认识到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育意义也不大,很容易使人淡忘。
经过中共北京市委的帮助,在这段时间,我们又重点深入到一些典型社队;同时,还带着问题学了毛主席著作,学了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们对生活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炼,使我们逐步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反映北京郊区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关怀下,高举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坚决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
在影片的结构方法上,我们也相应地作了改变,采取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解剖的方法来反映北京的农业大跃进。这样便避免了浮光掠影和没有特点的毛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具体地、形象地阐明主题思想,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例如影片重点反映了象南韩继、富合、得田沟、一渡河、陈各庄等先进单位的典型事迹。这些先进的单位,作为一个火车头,带动了北京郊区千百个生产单位飞跃前进,促进了北京郊区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他们是生活中的主流。同时,通过这些单位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必将进一步鼓舞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热情。
主题思想明确之后,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就成了我们拍摄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怎样表现生活呢?最根本的一条是必须到群众中去!
这次下去,领导上再三指示我们,到农村去做工作,不论吃饭、睡觉、拍电影,脑子里一定要想到“为农民服务”,有事要跟贫下中农商量。我们不论到那个点,不论呆多长时间,就本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倾听他们可歌可泣的“四史”,观摩他们在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上的成就,跟贫下中农交朋友,学习他们的长处,逐步使自己与农民的思想感情接近。社员再不把我们看作外人了。他们把拍电影当成了自己的事情,镜头开拍前,他们自动来提建议;拍摄后,他们又来提意见。还帮我们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说词,力求做到事说得准,话说得清,使农民听起来入耳。
有一次,我在得田沟听到贫农马洪陆大爷在学习《愚公移山》的时候说:“古时老愚公开山是为个人开路,而我们是干革命,是改造大自然,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开路。我们要多打粮食,支援前方,支援越南兄弟狠揍美国鬼子。”马大爷的这席话,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我睡在贫农家的热炕头上,马大爷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心中回响。后来,在影片的解说词上,我便把他的几句原话写上去了。如果让我坐在屋里,不管怎么苦想,也是写不出这样有力的话的。
群众对我们的帮助,不仅限于具体的拍摄工作上,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的影片。应该说,这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就是农民群众。
影片完成之后,曾在北京郊区放映,征求社员群众的意见。他们又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批评,证明影片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意见和批评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帮助。
(附图片)
房山县蒲洼公社富合大队是一面大寨式的红旗,从一九六一年起,苦战四年,垒坝治沟,改变了生产面貌。
门头沟灵山顶上,过去一片荒凉;现在出现了大批新疆细毛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