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改造主观世界,取得种田的自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1-26
第3版()
专栏:

改造主观世界,取得种田的自由
中共宁夏吴忠县委书记 张少舟
毛主席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的认识决不是一劳永逸,一次完成的事情。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永不停止,认识中的矛盾斗争也永不停止。我们永远不应满足于已有的认识,要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过去我也多次地学习过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但是由于没有认真地带着问题学,没有很好地联系自己的思想,所以收获不是很大的。今年,我们县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开展了群众性的大搞稳产高产农田基本建设的运动。在斗争中,我结合学习了毛主席的关于必然和自由的论述。这次学习,接触到了自己的思想问题,所以,收获就比较大些。我再一次地尝到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甜头。本文就是想谈一谈我是怎样在学习中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提高了认识,解决了种田不自由的问题。
竭力找出“老问题”的原因
究竟自己思想里有没有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开始,我并没有考虑到带着什么问题去学习。我想,我参加革命二十八年以来,个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情绪始终是饱满的。不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并没有灰心丧气过。我会有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吗?我每天都在认真工作、学习和处理问题,寻求先进经验,想把自己工作的地区建设的更好,我会有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吗?总之,我认为,自己整天在辛辛苦苦工作,谁要说我有这些问题,我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未能接触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今年春天,我到金积堡公社关渠闸大队蹲点。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怎么合理进行稻旱轮作,取得种田的主动权和自由权,以适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出现的生产大发展的新形势。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问题。我在宁夏灌区工作将近九年了,几乎每年都遇到这类问题。一些生产队,由于稻旱段茬口倒不过来,不是全种旱(主要是小麦),就是全种稻。因此,农活忙闲不均,不能精耕细作,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也给牲畜饲草造成了困难。
这个问题为什么长期得不到解决呢?过去,我是这样想的:农民种了多少辈子田都没有解决,我们还能解决得了吗?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开渠挖沟,占用其他社队一些田土,他们会同意吗?这些年来,问题没有解决,不是照样增了产吗?这次,我用毛主席关于必然和自由的论述来对照检查自己,才觉察到个人并不是没有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看到矛盾,不去积极解决,不是悲观论是什么呢?认为问题不解决,也能增产,不是骄傲自满是什么呢?这种思想,在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尤其在一个负责的共产党员来说,是完全要不得的,必须克服的,否则就会大大落后于形势。
感到自己有问题了,学习的要求也就更迫切了。为了解决稻旱段的矛盾,我通过蹲点劳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认识到这是社会主义的大农业生产和小私有者遗留下的小田块之间的矛盾,每年随着农作物的轮作倒茬,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它的产生和形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原来我认为这是生产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通过认真的分析,才深刻的认识到,不合理的稻旱段矛盾,是地主阶级和个体经济的产物。解放前,地主阶级为了最大限度地盘剥广大农民,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的田块和沟、渠、道路都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他们为了便于统治农民挑起农民之间的不和,故意把田块和沟、渠、道路弄得支离破碎,弯弯扭扭,以便利用这些矛盾引起农民之间的打架斗殴。当时,农业生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个体农民根本没有可能建设整齐划一的田块和笔直的沟、渠、道路。只好根据自己的力量来建设田块和沟、渠、道路。地主阶级的地又不允许农民通过沟、渠和道路,农民只好绕过地主阶级的田地,建设自己的田块和沟、渠、道路。
解放以后,我们在农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地主阶级和个体经济遗留下的零碎田块和弯弯扭扭的沟、渠、道路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这就给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生产带来了许多限制。稻旱段的矛盾,正是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彻底解决这个矛盾,不仅为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生产和今后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可以彻底解决地主阶级遗留下的剥削基础,进一步清除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土地私有观念。我经过这样分析,增强了彻底解决稻旱段矛盾的信心。这样,我就由原来不认识稻旱段矛盾,受着客观规律的盲目性的支配的“必然王国”进入到认识了稻旱段矛盾,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客观规律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服务的“自由王国”。
取得真正“自由”必须掌握规律
自由不仅是对必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要善于学会运用客观规律,使主观符合客观,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这样才有真正的自由。经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在今年蹲点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吴忠县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必须大搞以水利和园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这是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面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一场向自然开战、改天换地的革命措施。因此,一经提出,就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现在,已经建成将近五万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占全县十八万余亩农田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些田的作物长得秆粗、穗大、粒饱,在今年的丰收中起了显著的作用,这真是人变地变产量变。群众的情绪更加高涨了,要求建设稳产高产田的心情更加迫切了。目前已有二万五千多人投入了这一战斗。冬灌前再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原定三年(即一九六七年)实现全部农田建成稳产高产的计划,有可能提前一年实现。
为什么大搞以水利和园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会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呢?因为这样搞有许多好处:它可以使水利排灌配套,实现沟网化,降低地下水位,减轻以致根治盐碱危害,改良土壤,合理布局作物,实现稻旱三段轮作,彻底解决稻旱段矛盾,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它可以合理布局沟、渠、道路田埂,并可将田间的零星小片荒地开垦出来;它有利于机耕作业,为今后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它可以彻底解决地主阶级遗留下的剥削痕迹,进一步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土地私有观念;它可以利用干、支沟渠湃和道路旁植桑养蚕,植柳编织,发展多种经营;它还可以逐步改变目前农民居住“满天星斗”的落后状况,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都说明了客观上有了彻底解决稻旱段矛盾和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需要和可能。当然认识和运用规律需要有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毛主席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我们在大搞以水利和园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中碰到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开始开挖农田排水沟时,有些地方重视开挖干、支排水沟,而忽视了斗、毛、农排水沟,结果大通小不通,不能配套,地下水排不出去,没有收到预想的结果。我们总结了经验,才实现了干、支、斗、毛、农排水沟配套的沟网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减轻了盐碱危害,为逐步实现多年以来所理想的三段轮作制,找到了处方。在开始建设园田时,有些地方没有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是盲目地要求规格化和标准化,结果劳民伤财。后来,我们总结了经验,强调因地制宜地在一档田里,田块和田块高低暂时不必强求一致,今后逐年用淤澄、增施土肥和裁坷垃的办法,逐步解决。这样,既保证了当年增产,又使农田基本建设搞得扎实。由此可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从“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时代,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时代,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现在,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集体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新的革命和建设的高潮已经形成和发展。在这个革命时代和高潮面前,客观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每个革命者都必须努力赶上形势,做一个真正的促进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