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善于同自然进行斗争 记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一面红旗——太平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4
第2版()
专栏:

善于同自然进行斗争
记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一面红旗——太平大队
太平大队在党的镇导下,依靠集体力量,同风沙干旱等恶劣自然条件作斗争,改变了“光腚屯”面貌,集体经济日益巩固壮大,几年来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万斤左右。
这个大队力了同风沙干旱作斗争,除了治山、治水、造林、治沙以外,还特别重视改进种地技术,创造了“三看三定”耕作法。他们的这种总结、发展当地传统耕作技术,使它更有系统、更加完善的作法,是值得各地学习的。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公社大平大队,是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上第一面红旗,也是东北地区的“大寨”。一九六四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先后发出号召,要求整个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各级党的组织,认真学习这个大队先进事迹和经验,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从那时开始,不仅黑龙江省许多县、社和生产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省(自洽区)的农业生产单位也陆续派干部前来学习,有的单位还把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请去传授经验。太平大队的经验,正由近反远地迅速地传播着,就象一个燃烧中心向四外扩散着热力。仅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一九六四年吕和耕作法推广面积是二百八十万亩,今年推广面积增加到四百八十万亩,收到了显著效果。
太平大队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威力,具有这样强烈的吸引力呢?
这是因为这个大队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并不优越的条件下,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办到了别人还没有办到的许多事情,并且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最为突出和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们那种坚持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革命精神,掌握自然规律,巧种庄稼的科学态度,以及胸怀全局,坚持支援国家建设和积极帮助兄弟单位的共产主义风格。
这个大队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区,春旱严重,农业生产很不稳定。从自然条件看,在全县属于中等,在全省属于中下等。所属六个自然屯在旧社会里被叫做“光腚屯”——山光(山上无树)、地光(满地露石头)、人光(小孩穿不上衣服,大人衣服褴褛)。农业合作化以前,生产水平仍很低,人民生活仍较贫困。一九五六年建立高级合作社以后,太平大队的人们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凭着广大社员的劳动热情,向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改造穷山恶水
这个大队共有耕地二万三千亩,有一半以上是山坡瘠薄地,这些地年年被蛇牛河水冲刷,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严重,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半截埋在地里,半截露出地面,小鹅卵石遍地都有,所以,人们管这些地呼“露骨地”。这是太平大队发展集体生产、创造集体家业碰到的一个难关。为了寻求战胜穷山恶水办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走遍了各个生产队,查看了所有地块,开了几十次座谈会,登门拜访了几十位老农,由于集中了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最后终于琢磨出了三个办法:第一、在山坡上半部广挖鱼鳞坑,让雨水储在水坑里,减少山洪下泻;第二、把顺山垄改成横山垄,把雨水拦在垄沟里,慢慢渗在土里,不让它顺着垄沟冲;第二、把满地的大石头搬到山下去,再把山沟里的淤土运到山上来,彻底改造土壤。办法虽好,但人们心里还是没底,有些人犹豫不决,党支部决定在四队七十五亩地块上搞试验,做出样子,吕和亲自带领社员在山顶上挖鱼鳞坑,垒石谷坊,改顺山垄为横山垄,并在地里铺上一层淤土。这年这块地种的玉米比相邻地块每亩平均多打一百斤。这次试验成功,大大教育了干部和社员群众,从此一场治山改土的战斗序幕揭开了。从一九五七年到现在的近九年时间内,这个大队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顺山垄改成了横山垄;把三万多车沟淤土拉上山坡地,把七千多车石头搬下了山,使冲下来的土又回到了“老家”;同时,在山坡上还挖了两万五千多个鱼鳞坑、五万多米长的山洪缓冲沟,垒起了一百多个石谷坊,植树造林一千八百多亩……。山沟面貌改变了,四分五裂的山坡不见了。这不仅给增产粮食打下了基础,而且为改造穷山恶水闯出了一条出路。 战胜风沙干旱
治山改土,这只是征服自然取得的第一步胜利,这里干旱就象恶魔一样折磨着太平庄的几个山村。因为这个大队位于大兴安岭风口地带,经常刮七、八级大风,沙土飞扬,遮天盖地,春天雨量稀少,十年九春旱,种地抓苗难。一遇春旱,等雨播种就违悞农时,影响及时铲趟;不顾干旱硬种,往往一种再种,历年毁种、补种的庄稼就占播种面积百分之三十左右,秋后严重减产。能不能战胜干旱呢?吕和说得好:“不怕天有灾人意,就怕人没革命心”。为了战胜干旱多收一粒粮,人们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绞了多少脑汁,吕和心想:“种地不能象开火车一样,顺着一条道路,要学会观天看地,摸透庄稼的脾气。”他根据四十年来种地经验,访问过当地许多老农,同社员在一起商量,总结了太平庄二十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和各种作物的脾气,找到了在没有水利条件下,战胜干旱的办法,创造了“三看三定”耕作法。“三看三定”就是:看天时定作物比例,看雨情定播种顺序,看墒情定播种方法。这种耕作方法的特点是,充分考虑气候、墒情、雨情及作物特性等因素,以农时墒情为中心,以抓苗为纲,机动灵活地安排种植作物的比例和种植方法。九年来,太平大队运用“三看三定”耕作法,除个别年份外,连年获得丰收,粮豆亩产量由一九五六年的一百五十七斤,到一九六三年达到二百八十二斤,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虽有严重灾害,仍达到二百六十斤左右。过去认为太平大队抗旱保苗得丰收是“押宝”、“闯大运”的人,现在心服口服了。太平大队“三看三定”的耕作经验,影响由近及远,到这里“取经”、向吕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 生产面貌有了显著变化
太平大队由于坚持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生产上,又善于观天看地,根据自然特点巧种庄稼,因而使这里的生产面貌和自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稳步上升,集体经济日益兴旺,一九六四年粮食每亩平均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两倍多,比高级社时增长一倍左右。公共财产总值已达一百多万元,平均每户两千元左右。每个生产队都有集体的马群、牛群、猪群、羊群,还有联营的粮米加工厂、粉房和烘炉。大队还用公共积累架设了高压输电线,实现了铡草、磨面、碾米等电动机械化,运输已经用大汽车和胶轮车代替了铁轮车。随着集体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越过越好。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社员分配总金额比初级合作社时增长三四倍,每人平均收入接近二百元,比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时每人平均收入增长两倍左右。全大队四百二十三户社员,生活都比较富裕,每家都装有电灯、广播喇叭。全村有收音机一百一十二台、自行车一百多辆,缝纫机九十九台。百分之七、八十的社员户在银行里有存款。 想着国家,想着兄弟社队
生产发展了,社员生活改善了,太平大队总是想着国家,想着周围兄弟生产队。他们年年都把超额完成粮食交售任务,看作是支援国家建设、支援世界革命的光荣职责。九年来,这个大队共向国家交售粮豆两千五百四十多万斤。这几年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万斤左右,平均每人交售粮食两千斤左右,粮食商品率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九年里,太平大队还交售了大量的其它农副产品,仅羊毛就有八千三百多斤,肥猪二千九百九十六头。在这同时,太平大队还给兄弟队以很多帮助。几年来,在自己耕畜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支援兄弟队一百三十头耕畜。大队的烘炉、碾米厂为附近的十三个大队热情服务,做到了做活优先,取货快、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中四大队是个移民新村,头几年打粮不够吃,吕和同志经常去那里指导,传授耕作经验,近几年这个队连续获得增产,由一个缺粮队变成余粮队,每年都向国家交售六、七十万斤粮食。社员感激地说:“我们多打了粮,也有太平大队一份功劳哩!”不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学习就得落后,骄傲自满就得失败”,这是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同志经常向干部和社员讲的一句话。太平大队从一九六四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上第一面红旗,接着又被誉为东北地区的“大寨”之后,越发感到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了。荣誉,对这个大队来说,既是一个极大鼓舞,又是一种严格的鞭策。他们不断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找差距,向兄弟单位学习。吕和说得好:“有了‘三看三定’,年年都能增产,但要获得更大增产,还得在增施粪肥、培育良种、搞好水土保持上下功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和先后到肇东县红光大队、龙江县合山大队等八个县十四个公社的大队、生产队和林牧场参观学习。太平大队不仅学习外地经验积极认真,就是兄弟社、队运用“三看三定”耕作法有发展时,他们也虚心学习。一九六四年龙江县发达公社长发大队,在运用吕和耕作法的墓础上,又研究出在垄沟里刨埯点播、覆土压种苞米的办法,解决压种苞米等距苗匀问题。吕和看到后感到很好,今年就在部分苞米地里采用这种办法,获得了增产。太平大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革命精神,已成为这个大队继续前进的动力。
本报记者 康伟中(附图片)
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左二)和社员一起看墒情定播种方法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