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一场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评述第二次泛美外长特别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4
第5版()
专栏:时事述评

一场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
——评述第二次泛美外长特别会议
美国控制下的美洲国家组织,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动荡和分化的局面。十一月十七日到三十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泛美外长特别会议,集中地、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一
拼凑一支“常设泛美部队”,是美国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官方一再鼓吹在多米尼加的“泛美部队”是成立一支“泛美永久性的维护和平部队”的“先例”,就是想根据镇压多米尼加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反革命经验,在全拉丁美洲加以推广。因此,腊斯克在泛美外长会议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要求拉丁美洲国家根据“多米尼加局势的经验”,同意建立一支所谓“国际和平部队”。
腊斯克所以这样焦急,是因为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日益蓬勃地发展,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来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自由。用约翰逊的话来说,就是在拉丁关洲,“自由的敌人正在谈论‘民族解放战争’,……奴役和颠覆力量(指民族民主力量)正在迅速、肯定地向前推进”。这个美帝国主义头子大声疾呼,“所有美洲共和国”应该“铸造”一块“能对付灾难的更为坚强的盾牌”。这块“盾牌”就是指的“常设泛美部队”。
但是,美帝国主义建立“常设泛美部队”的图谋,在这次泛美外长会议上碰了个大钉子。智利、乌拉圭和墨西哥三国的外交部长明确地站出来反对美国的主张,坚决不同意成立所谓“常设泛美部队”有意思的是,哥伦比亚代表团异军突起,也针对腊斯克的建议,提出了一项指责美国出兵多米尼加的提案。连多米尼加政府代表,也在会上表示反对建立“常设泛美部队”。这种情况,据说,使美国代表团感到“吃惊”。的确,在一个美国控制下的组织的正式会议上,这么多的国家同美国不一致,有的反对,有的嘲讽,有的拆台,在拉丁美洲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表明了美国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尖锐对立,表明了美洲国家组织的分化趋势,表明了美国处境的空前孤立。无怪乎英国《每日电讯报》说,腊斯克在“第二次特别泛关会议上是一个孤独的人物”,“美洲国家组织的生命力目前已经达到了最低点”。
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什么是“泛美部队”?美国在多米尼加作了最典型的演出。达就是美国可以在一夜之间出动美国大兵占领一个国家;这就是美国有权屠杀任何一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和平居民;这就是美国有权把它不大喜欢的拉丁美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加只摧毁。一句话,这实际上就是一支同希特勒军队不相上下的扼杀别国主权的侵略军队。因此,腊斯克在会上宣扬“多米尼加局势的经验”,恰恰加强了拉丁美洲国家对美国的军事干涉政策的优虑。任何一个稍有民族自尊的拉丁美洲国家,都绝不会同意重复多米尼加的“经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得不承认,“美国对多米尼加的干涉唤醒了和加深了拉丁美洲对‘炮舰政策’的恐惧”,“美国对圣多明各的干涉使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害伯这一机构(指泛美部队)会使之成为华盛顿进行其他干涉的工具”。这就充分说明,约翰逊上台以来,在对拉丁美洲的关系中更加着重使用武力的一手,结果恰恰起了反面教员的作用。许多国家从“泛美部队”在多米尼加的所作所为中懂得,要保卫民族的生存和基本权利,就必须阻止“常设泛美部队”的出笼。这就决定了腊斯克出师不利,成为泛美外长会议上的“最孤独的人”。二
由于在成立“常设泛美部队”问题上遇到了重重障碍,美国代表团在会上改而采取了迂回战术。一方面宣布这次会议不“强迫就建立这支部队问题作出决定”,另一方面则要求修改泛美组织宪章,在宪章中加上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有维持和平的责任”这一句话。这是一个阴险的伏笔。美国的意图是昭然若揭的,这就是想用偷梁换柱的手法,给予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洲国家组织以更大的权力,作为它今后继续施展阴谋来制造干涉工具的根据。任何人都知道,美国出兵干涉多米尼加,就是在“维持和平”的幌子下进行的。
但是,在美洲国家组织宪章中塞不塞进美国提出的这一句话,也成了会议另一个斗争的焦点。智利代表带头提出反对美国建议的动议;鸟拉圭代表抨击美国的建议“在法律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危险的”。美国代表见势不妙,滥施压力,哈里曼一天内两次发言,叫嚷美国不能“再作让步”,并挟持会议付诸表决,结果是美国提案在十国赞成、八国反对、一国弃权下勉强通过了。可是,如果细加分析,赞成的除美国外只有九票,反对和弃权的也是九票。这种势均力敌的投票纪录,对美国是极不光采的。人们记得,在美洲国家组织的投票记录中,美国一向能控制十四票以上的三分之二的多数票。不仅如此,美国提案被强行通过之后,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墨西哥和秘鲁六国集体签署了一项决议,对会议强行赋予美洲国家组织理事会以所谓“维护和平的责任”提出抗议。一叶知秋。这种状况表明:美国随意摆布美洲国家组织,已经好景不常了。《纽约先驱论坛报》灰溜溜地说,这是一次“太多的不信任、分歧和混乱”的会议。不错,所谓“不信任”,就是拉丁美洲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所谓“分歧”,就是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分歧;所谓“混乱”,就是美国控制拉丁美洲的局面发生了混乱。三
经济上的掠夺和反掠夺的斗争,也是泛美外长会议陷于混乱和分歧的一个方面。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原料产品的压价和“美援”附有的苛刻条件,在会上又一次爆发成为公开的抨击。哥伦比亚代表说,“与其说我们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不如说我们是一个受到压价的国家”。这反映了拉丁美洲国家对美国巧取豪夺政策的不满情绪。《华盛顿明星晚报》承认,只要美国“富裕”而“拉丁美洲人贫穷和越来越穷”,拉丁美洲国家的“愤懑就会继续存在”。根本之点在于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一向就是靠吮吸拉丁美洲人民的脂膏而自肥。目前,在美国的经济情况越来越不妙的今天,美国不仅不可能放松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掠夺,而且会更加紧这种掠夺。
因此,美国在会上宣布延长所谓“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原定的十年期限,只是诱使拉丁美洲国家同意建立“常设泛美部队”的一种花招而已。美国拒绝在有关联盟的任何一个关键问题上承担义务,就是明证。但是,会上反映出来的一个特点是,不少国家都对“争取进步联盟”失去了兴趣。危地马拉外长在会上的发言很有代表性,他指出美国根据“争取进步联盟”所给予的“货款”,“所取得的结果都很令人失望”,即使给一点施舍,也“都是拖泥带水的”。显然,美国在泛美外长会议上只能拿出已经破了产的“争取进步联盟”来搪塞,“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空喊几句“经济合作”和“相互援助”,是无法堵住拉丁美洲国家要求确认民族资源主权和经济自主的嘴的,是无法缓和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上的矛盾的。四
整个拉丁美洲,出现一个动荡的局面。这种动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两亿拉丁美洲人民不愿继续忍受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暴虐统治,他们争独立、求生存的斗争此起彼伏。他们越来越看清美帝国主义是他们的死敌。腊斯克在乌拉圭挨唾沫,就是人民反美情绪的一种强烈反映。另一方面,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的当权派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在尖锐化。美国赤裸裸的武装干涉和政治颠覆行为,也使这部分人感到自危。他们对美帝国主义的经济榨取也表示不满。
上述基本形势,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泛美外长会议上来。
《华盛顿明星晚报》就写道:“一种深刻的精神裂缝仍然把美国同本半球其它国家分裂开来”,这比“任何秘密军火库”“危险得多”,“今后我们在这个半球将有很多暴风雨的日子”。这番话反映了美国统治集团的不安情绪。可以预期,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日子将一天天不好过。约翰逊之流所以梦寐以求,竭力要拼凑一支“常设泛美部队”,原因也在于此。但是,里约热内卢泛美外长会议进程表明,美帝国主义武的一手和文的一手都吃不开。这是美帝国主义日暮途穷的标志,这是新的反美革命风暴正在拉丁美洲兴起的征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