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下楼出院 深入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5
第5版()
专栏:

下楼出院 深入农村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文昂
一九六四年下半年,我们学习了中央有关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先后组织了一百多名科学研究人员下楼出院,去十几个工农业生产单位蹲点,与工农群众实行“三同”,并通过生产劳动,从实际出发,研究设计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农业机械,总结实行衣业机械化的经验。现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在十几个点上因地制宜地研究设计或者改进了包括耕地、种植、施肥、中耕、脱粒、清选、粮食烘干、运输,以及梯田整修等多种作业的八十多项农机具,并且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出了过去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
下楼出院、上山下乡搞科学研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带上事先订好的课题,要求农民、工人以研究人员带去的课题为中心,实行“三结合”,完成所带课题的研究任务;一种是研究人员不带课题,下到农村工厂与工农群众实行“三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农业生产上需要解 决什么,就研究什么。我们针对着目前大部分科学研究人员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缺乏应有的知识,而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又是十分复杂的,所以采取了后一种做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在春耕、春种期间,在施肥作业上,各个点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麦田要施化肥,大田要施底肥,播种玉米、棉花要兼施种肥,肥料是因地而异,撒施技术也各有不同。这些广大群众最关切的、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研究人员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人员在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只能从农村设备差材料缺经费少的实际出发,开动脑筋想办法。结果,在十几个点上,凡是提出要求解决施肥机具问题的,毫无例外地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这在我们农业机械科学研究人员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
几年来,用机械施肥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过去也曾有专家为了解决一部施碳酸氢氨的机械下过乡,但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没有解决,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群众真正的需要,东抓些数据,西找些材料,带着框框去套。这次下楼出院的青年技术人员,比起有经验的专家来,技术上是较幼稚的,但是,他们到了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本着生产上需要解决什么,就研究什么的精神,在向群众学习,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从生产实际出发,就为当地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机械施肥的问题。他们的胜利显然是思想上的胜利,而不是技术上比有经验的专家更为高明。这些施肥机械都具有结构简单,花钱少(利用原机增加附件或利用废材料自己动手制造出来的),修理容易,使用方便,群众容易掌握的优点。所以,当一个生产队使用起来发挥了作用,其它队的群众就闻风赶来参观,回去就动起手来干。机械不推而自广。事实证明,只有从群众中来的课题,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才能为群众所欢迎,才能多快好省地解决生产问题。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解决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情况。过去,科学研究机关研究出来的东西,群众不需要;群众在生产上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却又不研究。现在,科学研究和生产要求的口径一致了,科学技术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例如,在山西太谷县程家庄蹲点的同志,只是帮助大队对现有的灌溉系统和提水机具进行了合理改造,灌溉周期就从过去的一个月缩短到半个月,耗电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五。因此尽管今年久旱不雨,由于浇水次数增加了,仍然保证了农业增产。从这里,科学研究人员亲身体验到,由于科学技术下乡,实行了生产技术改革,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目然灾害的力量。因此,更坚定了为农民群众服务的信心。
许多过去被科学研究人员认为不好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他们面向生产,向实际作调查,也都找到了解决的途径。象山区的运输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大寨,在一九六三年遇上特大洪灾,也没有接受过国家的援助,但是,一九六四年当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多斤的时候,却遇到了自己所克服不了的困难:地里的粮食依靠人背、肩挑,运不下山来,只能请城里职工前来支援。今年春季,沤肥任务十分繁重,困难也是在于运输。起初,有些同志认为,要解决山区运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非用机器、非实现机械化不成。但是,经过调查和具体分析,觉得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大寨的地理条件不允许,经济条件也不行。在大寨蹲点的同志通过劳动了解了实际情况,与群众共同商量,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办法,把山上现有的人行窄道,规划整理成可以通行手推车和马车的道路。这条环山道路,基本上可以贯穿全部山地。在村中心通往山上的陡坡上修筑一段长六十米的缆车道,用电力缆车运输,并拟定了一个“分区定点,分段联运”的运输规划。他们在春季首先把水、电输送上山,秸秆在山上就地铡碎沤制,肥料就地分散,近二百万斤肥料的运输任务就免除了。这样,今年大寨的施肥量虽然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但用工量却节省了一千多个。象这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的做法,过去坐办公室是绝不可能设计出来的。
根据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尽可能地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是科学研究工作为生产服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手推胶轮车在我们院内可以算是一件相当简单实用、造价低廉的研究成果了,在国内已生产推广了成百万辆,但是研究设计这个车子的研究人员在河北邢台县胡家楼蹲点以后发现,这样的车子,在那里还是不能大量推广。原因一是买不起,二是不适用。社员运土修地,还是肩挑、人背,劳动强度很大,效率也很低。他们就根据实际情况,为当地设计了一种木轮手推车,车轴、轮毂、轴承等铁制件,由县农机厂统一制造供应,其余车架子,车轮等统由生产队用自己
的木料制作装配。这样,生产队只需花二十二元就可以装备一辆手推车,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容易办到。胡家楼大队有了这样的车子运土修滩地,大大加快了修滩地的进度。
对农民、对生产负责到底
科学研究人员在生产第一线研究设计出适合群众需要的农
机具,是否就算完成了自己的蹲点“使命”呢?没有。完成农机具的设计,仅仅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始,重要的还在于研究人员应该继续亲自参加机具的试制,亲自参加机具的示范、推广,保证农机具过好“制造关”和“使用关”。假如认为只需把机器设计图纸往工厂一交,工厂就能一丝不错地制造出来;或者认为工厂把机器制造出来,附上一张使用操作说明书,往农村一送,农民就能使用,那就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我们在陕北绥德蹲点的同志,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为当地设计了一个修梯田用的刮子,群众使用后感到比当地原有的刮子轻便,顺手。但是铁业生产合作社正式生产这种刮子以后,群众又反映同老刮子差不多,还是不大好使。经过仔细分析,原来刮子的刮板曲面没有达到图纸要求,而新刮子之所以比老刮子好用,其关键也正是在这个曲面上,而铁业社恰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研究人员又专为制造刮板曲面设计了一个“靠样”,供铁业社使用,质量才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推广一种新农具,实质上就是对农民传统耕作方法的一次改革。而农民群众是最讲求实际的,他们对于一种新技术,在通过实践认识到它的优越性之前,是不容易接受的。在山西绛县南柳大队蹲点的同志为当地设计了一种可以兼施厩肥的棉花播种耧,经过试验,机具性能很好,大队就为每一个生产队都定制了一部,要求推广使用。棉花播种季节到了,而有的生产队开始就没有使用这种耧。原来,群众感到用耧播种,质量没有把握。过去人工播种,分开沟、撒籽、下肥、覆土四道工序先后进行,种籽肥料下沟的情况一目了然。现在用耧播种,四道工序一次完成,群众见不到下籽、下肥的情况,不知道籽、肥究竟下去没有,下的分量又不知道是否合适,感到不放心,所以就不愿用新耧播种。研究人员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就在地里表演,多次把耧腿从土里拔出来,在地表上撒籽、下肥,同时,又把已经种上的表土刨开,请农民观看籽、肥在沟里的情况。经过多次示范表演,群众才相信耧播要比手播强得多。最后全大队八百多亩棉花全部都用了耧播。
科学研究人员在农村从事农机具推广工作,同时也就把科学技术知识带到了农村。推广一个农具,就要讲一讲有关的机械原理,有些用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的农具,还要讲一讲电和内燃机的知识。这样,推广一件农具,就讲授、宣传一套知识,还要捂养几个操作手,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知识就多起来了,农村的技术队伍就壮大起来了。
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农机具的制造、示范、推广工作,不只是帮助工厂掌握机具的制造要求,帮助农民掌握机具的使用技术;同时也是进一步检验和改进机具的结构性能,使之更好地符合工厂的制造条件和农村的生产和使用条件。我们目前在贵州推广的内燃水泵,就是在工厂试制和在农村示范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工农群众的意见,对其中四十三个零部件,作了一百二十七处改进以后,才达到了目前的水平的。并且在原来那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两个新的品种。大量的事实表明,科学工作只有从生产中来、群众中来,又到生产中去、群众中去,对农民、对农业生产负责到底,在生产的不断发展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干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解决什么的做法,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对于科学研究人员来讲,一开始也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问题面宽,同研究人员专业知识面窄的矛盾。生产上的问题什么都有,而研究人员的专业分工却是很细的,搞电气化的,只熟悉电气化;搞机械化的,只熟悉机械化,而且在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每一个方面,又都按不同作业分了工。现在,要求这些只专一行的研究人员,去解决多种行业的问题,困难确实不少。
比如,在山西汾阳贾家庄蹲点的四个同志,都是研究农业电气化问题的。但是,当地贫下中农向他们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他们设计粮食烘干机,解决汾阳县每年有大量粮食霉烂变质的问题。这几个同志对于烘干机,过去连见都没见过,对于粮食烘干的技术要求,烘干机的结构原理一无所知。但是,现在不但要求他们搞,而且要搞得比现有的烘干设备还要好,确实使他们感到困难重重。这几个同志以实际行动响应了党的号召,发扬了刻苦钻研的精神,终于在山西省农机局和汾阳县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前后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和试制成功一台烘干机,而且性能超过了以前仿制国外的烘干机,造价也只是仿制品的十分之一。
“干什丛学什么,干起来再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科学技术人员在业务知识上越搞越窄,只能“一专”,不会“多能”,死钻牛角尖的偏向。在汾阳贾家庄蹲点的几个搞农业电气化的同志,在农村搞了几个月的农业机械以后,不是荒废了自己的业务,而是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更清楚地认识了农业电气化的途径,更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
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许多过去被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是不好掌握的技术,现在通过实干,很快都学会了。今年五月,南柳大队仅有的两台柴油机都坏了,送到工厂也没有修好。生产队很着急,要求蹲点人员修好它。这几个同志都不是学内燃机的,有的虽然使用过柴油机,可是没有拆过,更没有修理过。但是他们在困难面前没有后退,本着不会就学的精神,边干边学,访问操作手,访问过去修理过这两台柴油机的工厂,经过多次拆装、试验,最后还是找到了毛病的所在,把两台柴油机全部修好,及时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电,对于我们大多数蹲点同志来讲,也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有关农村架设电网的问题,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今年恰好有好几个地方都遇上了架设低压输电网、整修线路的问题。农村没有电工,同志们也都积极地承担了这些任务。不懂架线、接线技术,他们就去外村参观学习;不会爬电杆,就多练习几次,结果也都完成了任务。
参加体力劳动是科学工作者革命化的前提
许多科学研究人员虽然是学习和研究农业机械的,但是不懂得农业生产,不熟悉农民的生活,不了解五亿农民的愿望。他们头脑里装的只有书本上的东西,书上有的,就能搞;书上没有的,就搞不了;所谓科学研究有的也就是翻翻书本,查查手册,照葫芦画瓢。现在,要让这些同志离开城市,走向农村,从天天同书本、计算尺、图板打交道,到天天同机器、庄稼、泥土打交道;从遇事向本本请教,到遇事向群众请教,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讲,既是一场科学研究方法的革命,更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有一些研究人员初到基点的时候,由于他们说起话来,满嘴技术术语,干起活来笨手笨脚,谷草不分,群众看不惯,就叫他们“太”学生、“洋博士”。有的同志因为被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难住过,所以一进生产现场就提心吊胆,唯恐再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群众面前不好看。但是在实际劳动中是来不得一点虚假的,劳动非参加不可,群众非接近不可,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就这样,从不自觉到自觉,我们绝大部分同志都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洪流中,经受住了考验,过好了“劳动关”。许多同志通过同农民的共同劳动,熟悉了农业生产,了解了农民群众,认识到自己比起工农群众来确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劳动人民勤劳纯朴的品质强烈地感染着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的阶级感情开始起了变化。有一个研究人员下乡时带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原打算是劳动之余听听音乐戏曲,但是,只是过了几个月,爱好就变了,天气预报、农业技术知识成了他的专听节目。
研究人员通过劳动,直接体会到了农民群众要求改变生产面貌的迫切心情,对生产负责、对群众负责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了。许多同志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为了研究设计出合乎生产要求,合乎群众愿望的农机具,跋山涉水向群众作调查,反复试验,反复改进,不成功,决不罢休。有一个过去死钻书本的研究人员,这次在陕北绥德蹲点,因为解决不了山地犁入土性能不好,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曾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他白天背了犁翻山越岭做试验,晚上就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最后终于把存在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这条真理的认识更深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