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历史上冀鲁豫交界地区种稻同改良盐碱地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07
第5版()
专栏:

历史上冀鲁豫交界地区种稻同改良盐碱地的关系
高敏
冀鲁豫三省,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如何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是这一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自然应从研究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入手,然后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古代劳动人民曾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壤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冀鲁豫交界的盐碱土壤地带,自古就种植水稻
古代史籍中,保留了一些关于北方种稻的记载,属于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也不少。
战国史起治邺(安阳市北),开渠溉田种植水稻只后,历汉、魏、隋、唐迄于明清,不断兴修水利种植水稻。西汉贾让曾建议于冀州(当今豫北、冀南)开渠分河水以种水稻。唐裴行方于幽州引沪沟水灌稻田数千顷。北宋时在保州、霸州
(保定、霸县),均曾引水灌溉稻田。明王应蛟,于天津、葛沽一带溉田种稻。可见今河北中部水稻种植从未间断。至于冀南,北魏曾在定州(定县)设“稻田屯兵”。唐姜师度,曾于冀鲁豫地区大兴水利,且于沧州(沧县)置屯种稻。宋时在北方大力推广水稻,宋仁宗特遣沈厚载,在今冀南一带教民种水田。豫北西部的水稻种植,大约始于汉代。三国时沁水两岸曾出现“稻田泛滥”。唐代,济沅多有水稻田。宋、元、明、清,沁水流域种植水稻从未间断。至于豫北东南及鲁西南的水稻生产,也有记载。
如上所述,在历史上,冀鲁豫交界地区是北方水稻生产的集中地区。但是,这个地区恰恰是历史上盐碱土壤分布较集中的地区。《禹贡》说,冀州“厥土为白壤”,所谓“白壤”,即盐碱土壤。《吕氏春秋·乐成》谓史起治邺前,邺附近土地“终古斥卤”。豫北西部沁水流域,隋代之前,亦多舃卤。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于此决沁水东注为利民及温润等渠,“以溉舃卤,民赖其利”①。《新唐书·地理志》谓邢州(冀南)的大陆泽之水可以煮而成盐,又载冀南及渔北地区之井水盐咸不可饮用者不少。北宋时于河南北诸州大力推广淤田种稻,曾多次说到这些地区是“澙卤”、“咸地”和“斥卤”甚多的地带②。因此可以断言,古代冀鲁豫交界地区,是盐碱土壤较为集中的地带。这里既多盐碱土,又多水稻田,看来二者必有内在联系。
反过来看,我国北方的盐碱土地区,是否宜于种稻呢?
上述史起治邺,使“终古斥卤,生之稻粱”,这是水稻种于斥卤之地的朗证。西汉贾让建议,谓冀州咸地,可么改种秔种。唐人张说亦建议于豫北、冀南置屯田,认为可以“化蓬苇为秔稻,变斥卤为良田”③。宋代统治者总是力主于盐碱地种稻以增加收入,而且事实证明在盐碱、沙卤的地段种稻,均获成功④。明人王应蛟,特于天津、葛沽等地的盐碱土地区实验种稻,效果良好。津沽一带则是有名的盐碱地。
可见,古代冀鲁豫交界地区之所以多种水稻,同其地多盐碱直接相关。换言之,古代冀鲁豫地区种稻,同利用和改良盐碱地有关。
历史记载的事实是,盐碱化地区种稻的效果是良好的。
史起治邺,使“终古斥卤”之地,“生之稻梁”;《水经注浊漳水》条,谓这次开渠种稻之后,“咸成沃壤”。可见盐碱土不仅可以种稻,而且可以成为沃壤。同样的例子,还见于汲郡。《太平御览·职官部·良令长》下说:“崔瑗为汲令,乃为开沟,造稻田,薄卤之地,更为沃壤。”北宋于黄河下游两岸盐碱沙卤之地淤田种稻以后,莫不是“向之澙卤,俱为沃壤”⑤,“京东西硷卤之地,尽成膏腴”⑥。从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说,西汉贾让认为于盐碱地改种水稻,较之禾麦,可以增产五倍到十倍⑦。明人王应蛟于盐碱种稻的结果证明,每亩可收四、五石,较之种薥豆高二、三倍⑧。事实证明了于盐碱地种稻,有改良土质和提高产量之效。
开渠溉田、填淤田土和排泄卤水,改良盐碱土壤
为什么种稻有助于改良盐碱土壤呢?这种作用究竟是水稻本身有着不怕盐碱的理化属性所产生,还是随着种稻所必需的其他措施而带来的效果呢?根据有限的记载来看,似乎主要是后者。
种稻必需水概,而水有溶解盐碱及洗碱的属性和作用。明人王应蛟在《海滨屯田有效疏》中说:
“天津、葛沽一带地,从来斥卤不可耕。臣谓地无水则硷,得水则润,以闽浙之法行之,未必不可为稻田。今春买牛、制器、开渠、筑堤,葛沽、白扩二处,耕种五千余顷,内水稻亩四、五石,种薥豆者得水灌溉,亦亩一二石,惟旱稻以卤立稿。始信闽浙之法,可行于北海,而斥卤可变为膏肤也。”⑨王应蛟的实验证明,盐碱地得水灌溉之后,既可以种水稻,又可以种薥豆。并且,同为盐碱地,有水溉的稻田可以丰收,而无水溉的旱稻则不能生长,益见关键在于有无水溉。因此,王应蛟得出了“地无水则硷,得水则润”的原理。
稽诸史实,这一原理是符合实际的。如邺城附近土地,悉是“终古斥卤”,史起开渠灌溉后,变成了沃壤。后来渠道堙废,其地又成斥卤之地,所以唐张说主张开漳水“灌巨野”,引淇水“溉汤阴”,则又可“变斥卤为膏映”⑩。因此,北宋王沿主张重修这里渠道时,“谓唐至德后,渠废,而相、魏、磁、洺之地旁漳水者,累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这表明沿漳水土地之再度化为斥卤在张说之后,原因是由于“渠废”及漳水泛溢。王沿修复之,又一次变成了可耕的良田。漳河两岸土质的这一反复变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
“地无水则硷,得水则润”的客观事实。
至于旱同卤的联系,唐人已有一定认识。《新唐书·地理志·赵州晋宁县》云:“地旱卤,西南有新渠,……令程处默引洨水入城以溉田,经十余里,地用丰润,民食乃甘。”这正说明晋宁之卤是旱造成的。所只开渠以溉盐碱地,同改良盐碱土壤有着直接联系。
随着水溉盐碱地而来的,必然要开凿渠道,既利灌溉,又便渲泄。假如只重灌田,而不重排水,则溶解了盐分的澙水无以外泄,停滞地面,仍不利于种稻。关于这一点,西汉时期的贾让就指出过。他说:“通渠有三利,不通有三害。”“三害”中的第二害是:“水行地上,凑润上彻,民则病湿气,木皆立枯,卤不生谷。”他所说的“木皆立枯,卤不生谷”,并不是由于缺水引起的,而是由于溶解了盐碱的卤水漫行地表,无以排泄造成的。所以他主张通渠以利渲泄,通渠之后,“故种禾麦”之地,可以改种秔稻,获“高田五倍,下田十倍”?的高产。到了北魏,崔楷又发展了这一认识,把排水问题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后魏·崔楷传》说:
“正始中……冀、定数州,频遭水害,楷上疏日:……华壤膏腴,变为舃卤……兹地荒芜,臣实为耻。(以前)水大渠狭,更不开澙,众流壅塞,曲直乘之……至若量其逶迤,穿幽沟浍,分立堤堨,所在疏通,预其次路,令无停蹙……钩连相注,多置水口,从河入海,远迩径通,泄其?澙,泄此陂泽……(然后)即以高下营田,因于水陆,水种秔稻,陆艺桑麻。”此谓沿漳土地,至北魏因河水泛滥及“众流壅塞”,无法渲泄等原因而复为斥卤之地。他认为解决的办法,必须使渠道“所在疏通”,使澙卤之水,无法停滞,即“泄其?澙,泄此陂泽”,使排水系统健全化。可见健全排水系统,使澙水经常为淡水所取代,是改良盐碱土壤的必要措施。
随着上述开渠灌田而来的,还有填淤田土、下压盐碱土壤的自然效果。北方河流大都包泥率甚高,且多腐殖性物质,因此,溉田必有淤田之效。西汉贾让正是在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用黄河水溉田,“则盐卤下隰,填淤加肥”?的结论。到了宋代,用之淤田的水增加了,对淤田的好处更加认识了。宋人王沿在主张用漳水淤田时说:
“夫漳水一石,其泥数斗。古人以为利,令人以为害,系乎用与不用尔!愿募民复十二渠……以之灌激,可使数郡瘠卤之田,变为膏腴。”?王沿的计划实现了。到了神宗时,出现了淤出的高潮,动辄数万或数十万顷。宋神宗还对用黄河水淤田加以总结说:“大河源远流长,皆山川膏腴渗漉,故灌溉民田,可以变斥卤为膏腴。”?
如上所述,开渠溉田、填淤田土和排泄卤水等措施,都有直接改良盐碱土壤的功效。这一系列措施,不仅给种植水稻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使这些地只宜于种植水稍。这就是我国古代北方盐碱土壤地区多种水稻的原因。因此,种稻的措施同上述一系列措施相结合,就构成了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壤的手段之一。至于水稻的本身有无抗拒盐碱的属性,古人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
① 《隋书·卢贲传》。
②④⑤⑥?? 《宋史·河渠志》。
③⑩ 《全唐文》卷三二三张说《请置屯田表》。
⑦?? 《汉书·讲洫志》。
⑧ 《续文献通考·田赋·屯田》。
⑨ 《文献通考·田赋·屯田》。
? 《宋史·王沿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