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思想高 产量高——湖南筻口公社用不断革命精神争稳产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11
第3版()
专栏:

  思想高 产量高
  ——湖南筻口公社用不断革命精神争稳产高产
  思想停滞了,产量也就停滞了,思想提高了,产量也跟着上升了。筻口公社的经历,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思想革命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大寨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不断革命的精神。筻口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发扬了大寨精神,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上游沙港和游港两条支流汇合处,舒展着一大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二千八百多户人家,一万一千一百多口人。这里就是大寨式农业先进典型——筻[gàng 钢]口人民公社。
解放以前,筻口是个“下雨水为害,天晴旱成灾”的地方。这里一万二千多亩耕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生产极不稳定,常年粮食亩产量只有三百斤到四百斤。
现在,筻口变了样。一个水库、水塘、渠道、河港相连的排灌网出现了,光秃的山头长起了草木,漫长的河岸修起了堤防,河水不易泛滥了,干旱不能肆虐了。农田逐渐稳产,并正在进一步向高产前进。一九六四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上升到八百三十斤,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生产队亩产量超过了千斤。
随着生产的发展,筻口人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了,向国家交售的粮食逐年增多。一九五五年他们还没有棉花卖给国家,今年却交售了十二万五千斤。
集体经济也越来越巩固和壮大。近几年来,全公社添置了抽水机、榨油机、脱粒机等大型机械四十五台,大型农具三百八十多件,还新建了许多仓库、棚舍。一九六四年集体储备了粮食三十万斤,积累资金十六万五千元。
筻口公社农业生产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发扬不断革命精神,十年来坚持治水治山,建设稳定高产农田,改革耕作制度,推行新技术。筻口人说: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永不知足。
在旱涝灾害面前怎么办?
筻口解放后,地主、富农被打倒了,可是水旱灾害却继续阻碍着人们发展生产。在旱涝灾害面前怎么办?
党组织清楚地认识到:推翻了阶级敌人,只是为发展生产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要实现发展生产的要求,还得领导群众,组织起来,和大自然作斗争。
头一个战役是修河堤。一九五四年冬季,修河堤的工程一开始,党委的同志们扛着大红旗上阵了;农业社的干部们带着工具上阵了;广大贫农下中农和其他社员背着锄头,挑着箢箕,也上了阵。尽管数九寒天,北风呼啸,但是人们却浑身是劲。干部们打先锋,出工在前,收工在后。贫农下中农巴不得一个抵两个,一天当两天。
经过两个冬春,大堤在沙港河和游港河岸矗立起来了,它从东南到西北蜿蜒四十里,保卫着筻口。
一九五六年,筻口人民乘胜前进,又展开了第二个战役:治理烂山。筻口东北面有百来个小山头,由于山洪年年冲刷,小山头之间形成了数十条小山冲,小山冲又汇集成七条大山冲。这七条大山冲,就象七张大口,对准着筻口平原。
治水难,治山也不易。山上尽是红砂岩,被雨水冲刷得百孔千疮,不好对付。开始,在山下筑拦沙坝,但刚修好,有的就被雨水冲垮了。怎么办?干部找社员们开了个“诸葛亮会”,经过一番讨论,提出了一套治山的办法。社员们又按照七条大山冲组成七个治山专业组,在山上修起了房子,一年四季住在山上治山。这样年复一年,到底降服了烂山。
一九五八年,这里成立了人民公社,公社社员们在治好烂山后,又回过头来继续治水,打了第三个战役。经过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一个冬春,修起了一个能够蓄水三百万方的南沅水库。
从一九五四年冬天起,筻口的劳动力每人每年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工五十多个,连续奋斗六个冬春,终于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或机械排灌。社员们形容说:“万亩粮田自灌流,百日无雨保丰收”。
是歇一下气,还是继续前进?
水利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大家兴高采烈,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水利修好了,也该歇一下气了。”还有人说:“过去一亩产三百多斤,如今有了水,一亩能产六百多斤,还喊要前进,要增产,莫人心不知足!”
有的人不是这样的看法,他们要求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生产队与生产队也不同。不搞水利了,有的生产队感到劳力派不出去,实行轮流出工,轮流休息。广大社员特别是贫农下中农社员感到有劲没处使了。有的生产队就不是这样。他们集体出工多,粮食产量高,社员收入多。古许大队第八生产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田种上了双季稻,种了绿肥作物,开展了多种经营,结果,粮食亩产九百多斤,社员收入也增多。
这时候,公社党委一方面抓住这些活典型、活思想,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向干部、社员进行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思想教育;另方面总结了古许大队第八队的经验,号召大家学习。到一九六二年全公社种双季稻的面积,达到了全部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扩种双季稻碰到许多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出现,都引起部分社员的思想波动;但每一个矛盾的解决,又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一步,促进社员觉悟提高一步。在各种矛盾中,最突出的是肥料不足。推广双季稻以后,如果等收割晚稻后再种,就赶不上季节。于是,有的人对种双季稻发生了动摇。
是见难而退,还是迎难而进?大多数人坚持革命,坚持前进。有的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未必只能种一季禾,一季绿肥,能不能既种双季稻,又种一季绿肥?”“能不能不等收割晚稻,就在晚稻中间撒播绿肥?”
这些大胆的设想,立刻得到党委的支持。党委一方面派人到外地学习,一方面发动干部、群众进行多点、多样的试种。通过群众性的试验,又通过群众性的鉴定总结,晚稻田不能种绿肥的迷信破除了,什么时候种和怎样种的问题也摸出门路来了。到一九六二年,筻口公社一万零八百多亩水田,种植早稻、晚稻、绿肥的面积达到一万亩以上。
绿肥生产的发展,对提高大面积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起了重大的作用。首先,是从肥料上保证了双季稻的发展,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变,使种一季变成了种两季。其次,是为改造低产田提供了条件。再次,是为农业生产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和成本。种一亩绿肥只需四至五个劳动日,与积土肥比较,要节省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用工量;种一亩绿肥,只花成本七至八元,比买同样肥效的化肥节省百分之五十左右。他们最近几年来,每年种植绿肥一万多亩,比买化肥节省农业成本八万多元。
筻口公社推行又种双季稻又种绿肥的经验说明,土地的数量虽然有限,但土地的利用率是可以提高的。筻口公社党委的同志说得好:“土地的数量虽然不能任意增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可以不断提高。”
永不满足,不断向高产进军
一九六三年春天,地委在岳阳县毛田区召开了现场会。筻口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在毛田人革命精神的鼓舞下,立志学毛田,鼓劲赶毛田,继续向高产进军。
可是,怎么赶法呢?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书记们热烈地讨论着。
有的社员说:“水利过了关,双季稻、绿肥发展到了顶,再进也油水不大了。”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大家反复分析:水利问题是基本解决了,双季稻、绿肥是扩大了,但是产量提高得不快,特别是晚稻,几年来一直停留在二百多斤。为什么晚稻产量上不去呢?是肥料不足吗?不是。相反的,许多田禾苗受不住肥料,倒伏了。李何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举出这个大队第七生产队采用“浙场九号”种子获得高产的事实,说明晚稻低产的主要原因是种子不好。大家把情况一凑合,发现全社试种“浙场九号”种子的二百亩晚稻,平均亩产三百一十多斤,比原来的稻种高百分之二十;最高的亩产四百五十多斤。“会种田,勤换种”。大家一致认为,要晚稻高产就要在种子上下功夫。
公社党委及时提出“种子大革命,破除低产论”的号召。全社当年就试种和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获得了更高的产量。
筻口公社党委从晚稻种子连续革命、产量连续上升的实践中,看到了过去对待早稻生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去,他们认为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差不多了。因此,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的早稻品种基本上是以南特号为主。思想一停滞,产量也就停滞了,所以这几年早稻的亩产量,一直停留在五百二十斤左右。
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物质。思想一提高,生产也跟着发生变化。一九六五年,筻口公社的早稻亩产量比一九六四年增产一成以上。公社党委的同志说得好:“生产上闹革命,首先要思想上闹革命。种子革命的结果,使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了。这不但革掉了低产的种子,更重要的是革掉了人们因循守旧、不求上进的保守思想。”
筻口公社在进行种子革命的同时,还大抓精耕细作,实行了技术革命。为了精耕细作,全公社大力发展耕牛。
经过十年来不断革命,筻口人革出了四个“好”:一套好水利设施;一个好耕作制度;一片好红花草子(绿肥);一手好田间功夫。四个“好”的结果,集中表现在粮、棉、油的产量不断提高。
现在,筻口人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岳阳地委通讯组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筻口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干部和老农,在筻口大队十四生产队的早稻品种试验田里,检查评比优良品种。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