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现象与本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14
第5版()
专栏:

现象与本质
  长兴县下箬寺公社杨湾大队支部副书记 韦包大
稻苗发黄,是否就是缺肥?我从第一、第九两个生产队今年种“莲塘早”和“江南一二二四”的情况对比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透过“黄”的现象,看清事情的本质,才能确定到底是缺肥问题还是别的原因。
今年,一队和九队都种了几十亩“莲塘早”和“江南一二二四”。在早稻发棵期间,我发觉一队的稻子与相邻的上莘桥大队相比,棵身不够粗,苗色不够绿,于是,就叫社员多施了几次追肥。稻苗顺势猛发,长得又绿、又高,十分喜人。此后,在几次早稻生产检查评比中,一队遥遥领先。我心里满有把握,以为一队的这两种早稻今年笃定高产。而九队呢,它的早稻产量历年来都跑在全大队的最前面,但今年的
“莲塘早”和“江南一二二四”的棵身却比一队的小,苗色要差,有的田块甚至绿里带黄。大队干部看到一队施追肥的办法效果显著,就几次叫九队赶快多施追肥。可是他们却按兵不动,有肥不施,即使施了,也施得很少。我想,今年九队一定要掉到一队的后面去了,还怪他们在施肥问题上太“保守”。可是最后的事实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快收割时,两个队的这两种稻见了高低:一队的,秆软叶重,严重倒伏,又因为贪青迟熟,延误了季节;九队的,稻秆老健粗壮,没有倒伏,稻穗结粒饱满,成熟也比较早,结果平均亩产竟比一队高出了八十多斤!
到底是啥道理呢?经过了解,原来九队的干部和社员具体分析了今年的施肥情况,认为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底肥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足,每亩田有四五千斤鲜草,十多担栏肥。有的田还打了比较充足的面肥——氨水;插秧后十天,又普遍施过一次追肥。因此,稻苗并不缺肥。那末发棵时为什么有点发黄呢?主要是因为今年插秧较迟,插下后一段时间气温较低,加上田水深灌,稻苗的根盘还未完全散开、扎牢,因而还没有吸收到足够的肥分。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就采取“烤田”的办法,促使稻根迅速向深处发展。在追肥上,则是看苗施肥,少施甚至不施,适可而止。后来稻根扎深,天气转热,肥效发挥,有的苗色还有点发黄,他们认为这是稻苗壮实的表现,是正常的,因此仍没有增施追肥。这样,他们在施肥问题上,就恰到了好处,防止了后期倒伏,谷粒饱满,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这些道理看来是简单的,可是我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没有仔细分析苗黄的原因,在施肥问题上就闹了点盲目性。现在忖忖,引起稻苗发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缺肥而发黄,有的是因为田水太满而发黄,有的是因为稻苗受氨水强烈气味的刺激而发黄,等等,甚至,有的稻苗发黄还是稻苗茁壮的表现。可是我却没有区别情况,对症下药,而是一律采取了重施追肥的办法。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推迟了收割季节,造成了严重倒伏,影响了早稻产量,还提高了生产成本。
毛主席讲过:“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稻苗缺肥,苗色往往要发黄。“黄”和“缺肥”,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反转来,苗色发黄,却不一定就表明稻苗缺肥,因为造成“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一方面,不能被“黄”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乱下结论;另一方面,也不可不问不管,而应该把这“黄”字当做“入门的向导”。看到“黄”的现象,就要深入调查研究,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找出“黄”的真正原因,找到事情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该施追肥,还是不该施追肥;该多施,还是少施。我想,施肥上应该这样做,对待其他事情,也应该这样做。
(原载《浙江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