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谈哲学群众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14
第5版()
专栏:

  谈哲学群众化
  马仲扬
谈到哲学群众化,也就往往谈到哲学通俗化,通俗化是必要的,它同群众化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不能误解为它们是等同的、没有区别的问题,也不能把通俗化同群众化相提并论。通俗化仅仅是群众化的一个问题,而且并不是首要的问题。在有神论的作品中,有不少是通俗化的作品,因而传播很广,流毒很深。我们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叫作群众化的东西。在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著作中,也有通俗易懂的东西,我们也不能把这些东西叫作群众化的东西。不能把通俗化等同于群众化,就象不能把形式、技术问题等同于原则问题一样。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等同起来,或者把群众化仅仅归结为通俗化,那显然是错误的。
哲学群众化问题,是哲学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问题。这是是否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劳动人民服务的方向性问题,是具有伟大意义的思想革命问题。
哲学为什么要群众化?
我们的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既不是高不可攀的神秘之物,也不是书斋里的古董。它是人人可学的东西。特别是劳苦人民最易接受的东西。它的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正象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脱离了无产阶级,变成只有少数人欣赏的玩物,那便丧失了自己的物质基础,也便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它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重要的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是社会实践,也就是劳动群众的实践,是劳动群众进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革命的武器应该为革命的群众所掌握,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便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特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它是对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是从群众中来。哲学群众化,便是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取之于民,还之于民。那种不取之于民,也不还之于民的哲学,是贵族哲学,是为我们所摒弃的。
使哲学群众化,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是毛泽东同志伟大的号召,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号召。只有从书斋里解放出来,哲学才是生动的、长青的,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不致被束之高阁,流于空谈,才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科学。
对于毛泽东同志的号召,领会得最深的,行动得最早的是工农兵。“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办就灵”,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中,收获最大的也是工农兵。这个收获的标志,就是他们写出了大批的哲学论文。其中有许多是写得很好的文章,这些好的哲学论文,在我们的哲学论坛上是一枝光彩夺目的鲜花。它有一股引人入胜的力量,读来令人兴奋。这里介绍几篇文章。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日《工人日报》上登载的一篇《门道从实践中来》的文章,是昆明机床厂的一位革新能手青年工人俞斌写的。他从一九五八年以来,搞了上千项的技术革新,这篇文章就是他的经验总结。最初他对技术革新抱着神秘观点,认为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都低,不是搞革新的“材料”。在支部书记的鼓励下,进行了一项简单的革新,即把车床上的铰刀去掉了几个齿,改进了铁屑不易排出的毛病,使效率提高了两倍多。从此,思想大大解放,感到技术革新并不神秘。实践使人动脑筋,困难使人找窍门。在实践、失败、再实践的反复斗争中,一件件地分析,一项项地摸索,许多革新项目,就这样完成了。文章写得朴实,道理讲得服人。现身说法,证明实践纠正了错误思想,又引出了正确思想。文章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的革命志气。在试制新产品时,把外国人卡我们的脖子,当成争志气和自力更生的动力,哪怕碰一万次壁,也要搞下去,非搞成不可。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二日《解放日报》发表的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班长赵维会写的《一万公里和一公里》的文章,这是一篇千字左右的短文。作者驾驶汽车安全地行驶了一万公里以后,思想上麻痹起来。当他驾着汽车出了闹市,刚刚一公里的时候,看到公路一旁停着一列地排车。据他的经验判断,认为,这是地排车夫正在休息不会走动的“死情况”,所以没有把车速放慢。不料,当车正在飞驰的时候,距车只有两三米远,从地排车后忽然地走出人来。车子来了个急转弯,虽然没有伤人,可是出了事故,碰翻了几辆地排车。一万公里的安全,一公里出事故。经过分析,一万公里之所以安全,是因为在每一公里的路上,都思想集中,驾驶谨慎。这一公里之所以出事故,是由于背上了“安全行车一万公里”的包袱,没有在复杂情况下作两种准备的思想,看不到“死情况”中会出现
“活情况”的可能性。正因为思想上有了不安全的因素,于是一万公里安全转化为一公里出事故。作者接受了这个教训,在以后的行车中,都当作一公里来对待,原来安全行驶的一万公里,是一公里一公里积累起来的,没有一公里,就没有一万公里。
有一位炊事班长写的《高山上也能蒸松馒头》的文章(《中国青年报》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读起来也很引人入胜。这位炊事班长在高山上气候十分寒冷,空气比较稀薄的条件下,为战士蒸馒头。开始,他仍然沿用过去在平原上的方法,蒸出来的馒头象“铁蛋”一样硬,战士们有意见。于是他们不怕困难开动了脑筋,经过了四十次左右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如何适应高寒气候条件下蒸馒头的方法,使蒸出来的馒头又松又软。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是:思想软时,馒头就硬,思想硬时,馒头就软。
读了这些文章,有这么几点突出的印象:
第一,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这些文章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们都是思想和工作的总结,有经验,有教训,有波折,有斗争。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它们也解释了世界,但是重点是改造世界。这就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威力,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第二,具有浓厚的阶级感情和生活气息。文章系出自工、农、兵之手,他们在各种斗争岗位上,都带着高度的革命感情,对待自己的工作,以同样的革命感情来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写出的文章,所以那么生动,所以那么感人,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精神,他们的战斗气魄,他们的那股劲头,是生动的,是感人的。他们干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干,就怎么写,没有堆砌概念,没有空洞的说教,他们用自己的朴素的语言,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谈唯物论,讲辩证法,运用得自如,写出来亲切。
第三,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文章的作者是实际斗争的胜利者,他们的工作有了成绩,文章是这些胜利、成绩的总结和概括,这些胜利和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失败、斗争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在文章中有独立的见解,有充分的材料说明这些见解。对成功,对失败,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因而,定是一些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文章。这些文章没有八股气息,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不是无病呻吟,废话连篇,有什么矛盾,解决什么矛盾,怎么解决的,就怎么写出来。
第四,经历了精神变物质的飞跃,也经历了物质变精神的飞跃。这些文章的作者,是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受到了教育,进行了思考,开展了斗争,领会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质,从而掌握了武器,从事于改造世界的。这就生动地说明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他们又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占有了丰富的材料,作了具体的分析,进行了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写成了文章。这又生动地说明了:物质是怎样变精神的。
这些工、农、兵的文章,就是群众化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如果哲学界更有计划地、有组织地把它们集中起来,有选择地加以评论、介绍,加以编辑、出版,那么这些文章将会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播,对哲学群众化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工农兵活学活用哲学这件事,是应当大书特写的。应当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让读者学习,特别是值得哲学工作者、知识分子学习的,学习他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武器来改造世界的,学习他们怎样写哲学文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