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沂河两岸好风光——看山东吕剧《沂河两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17
第6版()
专栏:

  沂河两岸好风光
  ——看山东吕剧《沂河两岸》
  张季纯
“人人都说江南好,
如今沂蒙赶苏杭。
千年涝洼今日改,
山东大姐学插秧。”
这是山东省吕剧团演出的《沂河两岸》中的四句合唱词。它生动地表达了沂河地区的革命人民,以种田为革命,不畏困难,不甘落后,要作大自然的主人的英雄气概。这出戏以改造涝洼低产田为水稻高产田的农业生产斗争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两条道路的斗争,不断革命的思想和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只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持政治挂帅,树立敢于革命和不断革命的思想,才能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在各项事业中取得胜利和进步。
剧中事件发生在一九六二年秋季到一九六三年秋季的一年中。旧时代“天旱一片沙滩,涝来又冲又淹”的沂河,几年来,经过国家大力兴办水利,这条害河的面貌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变:在以往只能播种高粱、糁子等低产作物的沂河两岸,出现了大面积改种水稻、取得亩产五百多斤的上龙湾。一个学上龙湾赶上龙湾的生产革命热潮正在兴起。剧中所表现的八里洼,正是这你追我赶中的一个。这出戏热情地歌颂了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贫协主任和革命群众那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热情地歌颂了广大社员战胜涝洼灾害,种植水稻,一年翻身的壮举。
《沂河两岸》所反映的这个地区,建国以前是个革命根据地。在当年闹革命打敌人的时代,这里的人民进行过英勇顽强的斗争。八里洼党支部书记李永春,就是在长期革命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他忠于革命,胸怀大志,远在他参加解放战争的时期,就抱有改造涝洼地的愿望。可是,他复员回乡已快三年了,八里洼依旧处于“遇灾害反得要国家支援”的境况,这怎能不引起他深刻的内疚呢?正是这种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愿望,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使他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坚定、勇敢的斗争精神,顽强、踏实的战斗作风。在远道担运石料的战斗中,雪花飘扬,泥水满道,有些青年产生了畏难情绪的时候,他却把涝洼称为“宝地”,紧紧抓住青年们的活思想,把今日的辛劳和即将实现的美景联系起来,打开了他们的眼界,鼓舞了他们的干劲。在对老一代张连太的思想斗争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抓住要害,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说明了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失败的教训:“要是把它当楼梯,踏着它咱就上去了;要把它当滑梯,咱可就滑下来啦!”这样又形象又中肯的忠告,表明了他很善于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象这样身教言教俱到、置身于生产革命洪流中的基层领导者,是令人敬佩的。和李永春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有女大队长赵华,当年的妇救会长、现在的贫协主任梁向荣,永春的爱人玉凤等,也都是热爱集体事业、勇于前进的人物。从她们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贫下中农的革命力量,看到了这场斗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副大队长张连太,过去是个“打敌人保家乡他日夜出没青纱帐,斗地主分田地他支援前线转战四方”的革命闯将,可是如今却成了一个满足现状,遇难而退,摇摆不定的人物,成为这场生产革命的阻力。在李永春、梁向荣等耐心帮助下,在水稻种植成功的事实面前,他终于认识到:“右倾保守就是咱的病根”。如何不断革命、不断前进,张连太的教训是发人深思的。其次,老中农傅成祥那种自私自利的思想行为,比起张连太是更为严重的,不过他的言行毕竟是明眼人一眼即可看穿的,他要拉自己儿子傅明的后腿,都难以如愿,因而在以李永春为首的革命正气占有压倒优势的形势下,他只好在稻改成功的时刻低头服输。
《沂河两岸》演出的成功,是和山东省吕剧团长期深入农村,贯彻执行了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继承和发展了吕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分不开的;也是和他们较早地就坚持创作和演出现代题材的革命戏曲分不开的。在这出戏中,全台演员都较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和气质,不论先进形象或落后形象,都表现得生动真切;剧本的唱词、对白精辟风趣,如李永春的抒发情怀、梁向荣和二大娘在茶棚前的追忆往事、张连太与傅成祥等人的自我剖白等等,都非常性格化,形象化,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音乐朴实委婉,耐人寻味,除表现人物性格、气质之外,结合着合唱,还加强了剧情发展的气氛;舞台美术在配合改造大自然的进展中,使人亲眼看到涝洼碱滩的枯窘情形和改造后水清如镜、畦陌成棋的壮丽景色。通过这些,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于八里洼的热爱,对于沂河两岸一片大好风光的向往。
自然,一出成功的戏,并不是不需要再加工了。这里,且提出些个人的粗浅感觉:一、解决石料问题是剧中的主要矛盾,但这个矛盾的主要对立面,是张连太的领导思想问题呢?还是赵开亮打石头的技术问题?表现得不太鲜明。我觉得把张连太的思想问题作为矛盾的主要对立面更好一些。二、赵华这个形象塑造得不够丰满,她的作用不显著。三、老贫农赵开亮还可以立得更高一些。在水源问题解决后,他已肯定要和李永春站在一边了,而由于石工组的纠纷,又使他一度歇工,这就降低了这个形象。(附图片)
李永春:看眼前虽然是涝洼一片,转眼间它就要改换容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