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成就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22
第6版()
专栏: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成就的启示
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副院长 冯传汉
最近,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方法》一文(载十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深得启发,现把点滴体会,写在下面。
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医学,对于骨折的发生机制,愈合过程及治疗手段,是有一定贡献的。然而,随之出现了把解剖复位及固定作用绝对化,忽视活动因素对骨折愈合的作用的倾向,机械地运用各种固定方法,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例如骨质稀疏,愈合迟缓等。有些西医,即便提到活动因素的重要,也还是从避免伤肢肌肉萎缩引起外固定松弛,或是从防止关节强直出发,很少认识到活动在骨折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对待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也是把它们孤立起来看的。这些情况,造成西医对治疗骨折的方法与理论探讨不够,以致近年缺少生动活泼的局面。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已有悠久的历史,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比较系统的法则。凭借感觉判断骨折端的位置,然后用手法准确复位,这就要求骨科医生有很高的技术。中医这种判断和整复手法是一个骨科医生所必须继承的。解放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西医受到“崇洋”思想的束缚,未能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成就,来整理这部分宝贵的医学遗产。
天津市人民医院的同志们,在党的领导下,首先肩负起这一带有历史意义的革命工作,发展了中医正骨八法,改进了局部外固定,制定了功能锻炼的步骤,不但多、快、好、省地治愈一般骨干骨折,而且解决了以前中医治疗不够满意的前臂、股骨干、踝部等处骨折的关键问题。
更重要的是:天津市人民医院的同志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骨折的新论点,树立了以“固定与活动相结合”(简称“动静结合”)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从而发展了治疗骨折的理论。肢体是运动器官,活动是生命的主要表现。不少实验资料证明:活动不仅促进正常肢体的血液运动和代谢,也促进骨折修复所需物质的输送和交换,限制活动就带来血液运动和代谢的障碍。但是,骨折端必须得到固定才能连接愈合。在骨折治疗中,固定与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同时又是对立的。临床X线观察发现:中医局部固定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活动,同时保证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因此,固定与活动这一对矛盾,在局部固定的条件下,得以统一起来,发挥对骨折愈合的积极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把新方法上升到新理论,它又将反过来指导实践而出现更多更好的方法,这是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成就。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方法和其他最近经过卫生部举行的中医中药研究成果鉴定的项目,反映了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研究的动力来自听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探索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疾病(骨折、白喉、出血等)的新疗法,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第二,掌握和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和扬弃以前疗法中烦琐、形式主义的部分和形而上学的旧医疗观点,保留有用的合理部分,并加以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的实践,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指出了新方向,提出了新理论。第三,西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医,遵循中西医结合的途径,用近代科学方法,提取祖国医学中的宝藏。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研究成果启发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新医学,做好革命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