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松花江畔一个小厂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2-25
第2版()
专栏:

松花江畔一个小厂的变迁
炬光制灯厂原来是哈尔滨一个生产黑白铁器皿的手工业合作社,从一九五八年起才专门制造各种灯具,产品设计都是依样画葫芦,他们原来生产的信号灯,和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手提的那盏豆油灯一模一样;机车前照灯也只能照射一百多米,满足不了机车运行速度日益加快的需要。
去年下半年,工厂陆续接到几封铁路工人的来信,反映灯的亮度不够。哈尔滨铁路局系统很少用这个工厂的产品。不久,他们在阜新铁路局进行了现场验灯,一试验,机车前照灯只能照射八十米。
一连串的事实,在工厂里引起了很大震动。有人主张搞产品设计革命。也有人说:“改不得,咱们厂子小可冒不起这个风险。”“人家铁道部又是专家又是工程师,都没改了,咱们这些洋铁匠还能改成?”工厂党支部就组织全厂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在学习中间,许多老工人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不能只管做灯,不管用灯,火车要多拉快跑,我们不能拉火车的后腿,叫阶级兄弟摸黑开车!”还有许多人用本厂几年来大搞技术革命的成就,来批驳认为没有工程师就不能搞产品设计革命的论点,决心开展产品设计革命。
这个厂既没有懂得光学原理和机械制造的技术人员,也没有科班出身的车工、钳工。他们就号召全厂职工献计献策;一面挑选了三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工人组成了专业组,同时还把全厂的技术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科学技术协会,作为进行群众性科学试验的骨干。就以这三个“洋铁匠”组成的专业组为核心,把许多职工都吸引到产品设计革命活动中来了。
他们以前是照样做灯,没觉得有多大困难。这回要自己设计个灯,问题就来了。首先是不懂光学原理。专业组的几个人就到书店和图书馆找来几本有关光学基本原理和玻璃加工方面的书籍,硬钻硬啃。有些买不到也借不到的书,他们就利用业余时间和星期天,去各个科技书店阅读样本,回来又不分昼夜的研究。他们就这样初步地掌握了光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凭着这点粗浅知识,开始了试验。试验坚持了近百个夜晚,终于使灯光由一片散光变成了光柱,由只能照射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逐渐达到了六百米。
当有效照射距离达到六百米的时候,工厂又派人将车灯送到北京去进行现场试验。试灯那天,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亲临现场,把车灯挂到了“毛泽东号”机车上。事不凑巧,接通电源以后,灯光一片昏黄,只照射出一百来米,有些人摇头说:“这灯不行!”急得工厂去的同志满头大汗,心想,可别在首都丢人,急忙爬上车头调整。当对好焦距,一道白光唰地一下冲出六百五十多米,全场顿时活跃起来。一位工程师在六百米距离上拿出《矛盾论》来,把小字看的清清楚楚,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人人称赞。
有效照射距离的问题解决了,铁道部的有关部门又要求改进结构,提高散热性能和便于调整焦距。为了改进结构,工厂又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全厂职工一共提出了二十五种设计方案,集中到科协会议上评比讨论,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发扬了技术民主。最后综合大家的建议,找出了一种既利于通风、防尘,又美观大方、便于制造的结构。其它问题经过反复试验,也得到解决。到此为止,铁路部门提出的要求已经全部满足,这种新灯开始投入了成批生产。
机车前照灯设计革命的成功,给铁路运输、给工厂生产都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为铁路部门提高机车运行速度、减少了望事故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具有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便于调整焦距等优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按千台计算,每年减少灯泡、反光镜损耗,即可节省八十万元),还可以改善乘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工厂的产品也打开了销路。原来这个厂生产铁路用灯只占很少一部分比重,现在已经成了供不应求的畅销产品。
哈尔滨市 巩卓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