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歌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05
第6版()
专栏:

歌声
常工
思想工作,一定要及时、主动。——指导员陈剑飞的话
人的因素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把千百万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副刊从今天起,将陆续刊载几篇大庆油田指导员的故事。大庆油田的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思想工作做得活,做得深,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许多工矿和农村都设有指导员,工作中一定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欢迎大家把这样的故事写出来,寄给我们,以供发表。
一到傍晚,从采油四矿四队的住地上,经常飘出一阵阵的歌声;这歌声随着夜来的风,飘向很远、很远。……
如果顺着歌声找去,准能找到一个十七岁的姑娘,她名叫崔凤兰。当她刚从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时候,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分配到这个闻名全国的油田上来。到了油田,更没有想到自己会分配到这个闻名全油田的钢铁采油队来。党的温暖、同志们的关怀,都使她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真正地感到了幸福,一想到这些,她就不能不放声来歌唱。……
然而,没过多久,却听不到崔凤兰的歌声了。这是什么原因?指导员陈剑飞立刻找到崔凤兰的井长朱新玉问道:“小崔病了吗?”
“没有。”朱新玉觉得奇怪。
“没有,怎么听不见她唱歌呢?”指导员提醒朱新玉说:
“你了解了解吧……”
果然不出指导员所料。原来,崔凤兰一连接到了父亲的好几封来信,说是她的母亲病很重,要她赶快回家去。崔凤兰内心很矛盾,回家看看吧,她来油田的时候,父母亲就嫌她年龄小,怕她吃苦受累,不愿她来,现在回去,父母亲要是不让她再出来,她憧憬着的一切希望和幸福不是都完了吗?不回家吧,她的母亲从小最疼爱她,现在母亲病重,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照顾,自己不看看,那怎能行呢?想来想去,总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这件事一传开来,同志们都替她操心。一起来的同学害怕失去了知己,喜欢唱歌的怕失去了同伴,井长朱新玉也怕失去了最好的徒弟,他连忙去问指导员怎么办?
“她自己有什么打算呢?”指导员问道。
“她拿不定个主意。”
指导员放开了眉头,果断地说:“让她回家看看吧!”
“她能回到队上来吗?”朱新玉很担心。
“我看她是会回来的。”
指导员对崔凤兰是很了解的。从崔凤兰来的第一天起,他便发现这个姑娘是热爱油田、热爱工作的。现在,父母亲要她回去,很可能不要她再来,但是只要把工作做透,使她时时刻刻都想着集体,想着油田,她怎能不回来呢?于是,他叮咛朱新玉要把工作做透。
这天晚间,朱新玉便同崔凤兰谈起来。他们谈到了油田的光辉前景,又谈到了他们钢铁采油队的辉煌成就,谈到崔凤兰的工作,朱新玉给她概括了十二个字: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前途远大。第二天一早,朱新玉又代表队的领导和工人,把崔凤兰送到了火车站,给她买了票,又给她的父母买了罐头和点心。崔凤兰很感动,火车慢慢开动了,她激动地说:“我真舍不得离开大伙啊!”
“大伙也是舍不得离开你。”朱新玉挥着手说:“祝你一路平安,等妈妈病好再回来,全队同志们都在等着你……。”
崔凤兰一到家,才知道母亲要生孩子,她父亲是要她回来侍候母亲的。当时,她真是想马上就回油田的,后来一想,队上给了她半个月的假,等母亲生了孩子再回去吧。没有料到,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就是半个月,可是母亲还没有生产,她不能不着急了。一天晚间,她向父母亲说道:“假期满了,我得赶回油田去。”
“叫你回来,就是不要你去呀!”她父亲说。
崔凤兰急了:“油田上更需要人啊!”
“要人我是相信的,可你能顶什么用。”父亲把女儿没有放在眼里:“现在家里生活挺好,不需要你出去挣钱。”
崔凤兰看到同父亲说不到一起,便求母亲从中说情。母亲一听说她还要走,怕她在外面吃苦受累,拉住她的衣襟哭起来,死活也不要她走。
崔凤兰苦恼了,犹豫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队上同志们的信件一件接一件地飞来了。原来,当她该要回队而没回去的时候,指导员就估计这中间有问题。什么问题,当然不全清楚。要么,她母亲的病很重,一时离不开;要么,她的父母对油田和对自己女儿的工作不了解,不让她回来。想到这些,指导员决定写信给崔凤兰,并发动大家写信给崔凤兰,他坚信只要她的父母亲了解了情况,不愁崔凤兰回不到队上来。
事情正是按着指导员的想法发展的。
崔凤兰接到同志们来信,那个高兴的劲儿不用说了。来一封,就给父母亲念一封,念了几封之后,她父母亲的态度便不一样了。有的信是同学来的,说她们又学了多少新技术,都等着她回去教给她。有的信是井长来的,说他们的采油井成了红旗井,也有她的一份功劳。指导员陈剑飞代表党支部的来信,一开始便写了油田的大好形势,对崔凤兰的工作,也作了很高的评价,在信的末尾,还对她的父母亲表示热情的慰问,说他们有了这样好的女儿,是个光荣,应该让党好好地培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多的成绩来。
她父亲听到这里,不由得沉思起来。原来,过去他家是很苦的,只是来了共产党,他家才彻底翻了身。今天,他不想叫女儿回到油田上去,可是指导员把道理讲得那么透,他怎能不听啊!想到这里,他便问老伴:“你看怎么办?”
她的母亲听到指导员夸她的女儿,心里也感到特别的高兴,便说:“你说咋办就咋办。”
“女儿走了,谁侍候你?”
“把她舅母请来不行吗?”
这是崔凤兰没有料到的事情,她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当时就给舅母发了信,请她来帮助母亲。舅母也是爱崔凤兰的,接到信,很快就赶来了。
一个晴朗的下午,崔凤兰回到了油田。队长、指导员和同志们,都来热烈欢迎,而她也格外显得精神焕发。这以后,采油四矿四队的住地,又经常飘出一阵阵的歌声,随着夜来的风,飘向更远、更远……。(一九六四年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