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太行劲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06
第3版()
专栏:

太行劲松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所在的西沟大队,是全国最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单位之一。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西沟的红旗越来越鲜艳。西沟人建设山区二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先进的称号。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坚韧不拔,不断前进?用西沟人的话说,就是“建设山区是党交给我们的革命任务”;他们有了为革命建设山区,把西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山村的思想,就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由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领导的山西省平顺县金星公社西沟大队,在山区建设的道路上已经整整走了二十年。二十年来,西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西沟正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山村。
最 初 的 步 伐
西沟大队包括老西沟(即原来的西沟)、东峪沟、南赛等四十四个山庄,共有三百一十六户,一千四百零三人。全大队总面积两万零八百亩,其中耕地只有一千五百亩。除了分布在干河滩两岸四分之一的耕地地块较大、土层较厚以外,其它的耕地,一亩分成七八十块,七零八碎地挂在山腰上。剩下的就是一条又一条的大大小小的干沟和一架挨一架的光光秃秃的大山。水和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西沟最缺的就是水和土。这里两万零八百亩的面积,只有两条沟有水,每处每天只能流出一二百担,供人畜饮用都不够,更不用说用于生产了。虽然从地图上看,有一条龙镇河穿过这个大队境内,但是除了下雨时有着象猛兽一样的山洪以外,平时一滴水也没有。
缺水,缺土,山上沟里就没有树,到处是一片童山秃岭。这样,下了一场大雨就山洪暴发,冲地冲屋,危害人畜。因此,几亩薄地越冲越薄,使这个地方的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十分困苦。李顺达就是靠吃糠咽菜长大的。
西沟人大规模地同自然展开斗争,开始于一九四六年。
西沟是个革命老根据地。一九三七年这里来了八路军,一九三八年李顺达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西沟建立了党的组织。一九四三年春天,西沟在李顺达的带动下,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成立了互助组。后来,这里的几个互助组又联合组成一个生产大队,李顺达当了大队长。一九四六年他们提出了“吃山养山”、“土地翻身”等建设山区的口号,开始了植树造林。
那时由于没有经验,山上种的这些树,好些没有活,这时有些人认为这样干是白悞工。然而,西沟的建设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
在 斗 争 中 前 进
工作越是遇到困难,先进和保守的思想斗争就越尖锐。一九四九年冬天,西沟的人分成两派:一部分对于建设西沟缺乏信心的人,收拾行装,躲避困难,想离开西沟,另寻出路;另一部分人决心走集体化的道路,坚持依靠集体,建设山区。
以李顺达为首的共产党员和贫农下中农社员,坚信西沟是可以建设好的。他们走东家,串西家,到处讲:我们在革命斗争中翻了身,我们的任务就是永远地进行革命,建设山区就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革命任务,山区就是靠山区人民来建设。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工作,大多数群众相信,只要有党的领导,西沟是一定能建设好的。西沟人经过一阵思想上的动荡以后,少数几家人走了,大多数人留下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一九五一年冬天,随着农业社的成立,他们进一步改造西沟的自然条件。
西沟最大的财富是山。它比耕地大十几倍,可惜过去没有什么出产。西沟最大的祸害是水土流失,其根子还是在山上,因为山上没有树。于是,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经过讨论,做出了决定:一定要让西沟的石头山上长起树来,让西沟的干河滩长起庄稼来。
有些爱算细账的人,根据支部这个计划,算来算去,觉得投工很大,而收入怎么样,还不见影子,认为划不来。
有些人觉得虽然划得来,但是时间太长,远水不解近渴。
党支部又引导大家认识:西沟这个山区,不引“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不植树造林,从根本上把山建设好,在山下凑凑合合搞点建设,山洪下来一冲,什么也办不成。
于是,西沟人按照党支部的决定,经过一九五二年的实践,从一九五三年春天起,制定了三年、五年、十年的建设规划。一边治山,一边治沟,一边修山腰的梯田,一边改造河滩。
顽 强 的 搏 斗
西沟的建设是在全国农村还没有一个可资借鉴的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遇到的困难也特别多。
治山,首先要山上有树木。一九五二年春天,第一批油松籽在南沟背种了下去,共种了三百亩。到七月,县里林业站来了两个技术员,一检查,只活了一棵。为什么呢?他们逐窝调查,发现有这么几种情况:有些虽然种子发了芽,但是种得太深,没有长出来;有些种得太浅,种子是干的;有些种在石头渣里,一点土也没有,根本没有生长的条件。这样,大家得出结论:西沟的山是可以种活松树的,但是必须改进播种方法。第二年,副大队长申纪兰继续领导着社员上山种树。他们把山上的石头砌成鱼鳞坑,把山上少有的土,一点一滴地集中在坑里,再在坑里种下树籽。这年就种了一千多亩,树的成活率果然大大提高了。
但是西沟的山石多土少,每年总有好些种下的树苗生长不起来。具有革命传统的西沟人,对付它的办法就是年年种。李顺达说得好:“虽然每年有一部分长不起来,但总要长一部分。只要年年种,山上的树就会多起来。”西沟山上的树就是这样种了又补,前后种了七八遍,终于使荒山上有了树。
在治沟方面,主要是层层修筑谷坊拦洪淤沙,也植树造林。这也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东峪沟的谷坊先后冲毁了四次,修筑了五次,这条沟修的谷坊从开始的十座,到最后增加到七十座。西沟人先后在各条沟里修筑谷坊二百四十五座,修筑小蓄水池二十多个,零星植树一百万株,终于把沟里的水土控制住了。
西沟唯一的“大平川”就是一百米长的干河滩,西沟人要把它改造成苹果园和米粮川。但是滩上一点土也没有,怎么办?他们就到别处土层较厚的地方一担一担地挑来垫上。一亩地垫一尺多厚,要用二百多个工。种苹果树土层太薄也不行,他们就先挖个一立方米的坑,把鹅卵石搬走,然后再一担一担地挑客土来垫,种一棵苹果树,要一个人艰苦奋斗一两天。就这样他们在河滩上种了七千棵苹果树。为了保护河滩上的庄稼和果树,他们顺河筑坝。第一条坝修了半里长、两米高。一九五三年动工,一九五四年完成。结果一阵洪水就冲垮了。垮了就重修。把石头加大,把坝基加深。谁知只过了一个多月,一阵更大的洪水又把它冲垮了。这时,个别人产生退缩思想。党支部就在河滩里召开了“战地”党员大会。李顺达在会上坚定地说:“洪水能冲走我们的大坝,但是冲不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于是大伙一鼓作气,把这条坝重修起来。为了顶住更大的洪水,他们把坝基由原来的三尺加深到六尺,要害部分修成了双坝。这样,洪水再也冲不垮它了。
这些年来,西沟人还用里切外垫的办法修水平梯田。一九六三年以后,他们向大寨学习,又大规模兴修大寨式农田,到去年春天,已经修成大寨式农田五百亩。
西沟的建设,靠的西沟人民一双劳动的手和一颗革命的心。他们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每年平均投工将近三万个,占农业总投工十一万个的近四分之一。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二十年的建设,特别是集体化以后的建设,使西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山村。从前的干河滩现在建成三百亩粮田和二百亩苹果园。中间留下一条两面种满洋槐和柳树的小水沟。西沟现在已经有一万亩荒山长了树,松树柏树七八尺高了。远远望去,一片葱绿。还有几千亩光山种了草。初步制止水土流失。
山上有树,沟里有水,西沟的土地越种越肥了。一九六四年粮食亩产达到了六百零一斤。一九六五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了四百八十一斤。比合作化前的产量提高一倍。西沟现在有余粮卖给国家了。
有了粮,猪也多起来了。一九五一年,西沟只有三十二口猪,现在发展到了三百二十五口了。有了牧草,牲畜也多起来了。过去西沟靠买牲畜过日子,近三年来,每年总要出卖二三十头牲畜,圈里还总存有二百一十多头。
西沟的山过去什么收益也没有,现在,小松树可以间伐出来作椽,十二万株各种果树已经有一部分开花结果了。一九六三年,西沟第一次卖给国家六千斤苹果,一九六四年上升到九千斤,一九六五年又上升到三万五千斤。
宽 广 的 胸 怀
西沟人从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把改变山区面貌看成是党交给他们的革命任务。既然是革命,那就没有终止的时候。因此,西沟人在取得伟大成就以后,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九六三年三月,李顺达、申纪兰在山西省召开的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听了大寨大队陈永贵的报告,受到启发。他们回到家,当天晚上就开支委会,讨论如何学大寨的问题。从那以后,西沟就响起了“向大寨人学习”的口号。西沟人发扬老革命传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又制订了新的三年、五年、十年建设规划。去年九月,高压电线架到了西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计划被纳入了日程。最近西沟已经有了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铡草机、玉米脱粒机和小麦播种机等机械。田间,也修起了十三条宽敞的道路。
二十九岁的年轻党支部书记张俊虎说出了第二代西沟人的志愿:“我们要把西沟建设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沟新的一代,眼界更加开阔了,心胸更加宽广了。
冯东书 崔建中(附图片)
上图:西沟大队的社员,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社员们正在劈山取土,垫厚河滩地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
下图:李顺达(左一)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长治杂粮研究所技术员,观察记录双交种玉米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周树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