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红岩山上擂战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10
第6版()
专栏:

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
——论联合政府
红岩山上擂战鼓
四川省广元县沙河公社金鳌大队团支部书记 张玉德
四川广元县沙河公社金鳌大队,是在一个山高、坡陡、沟深、路窄、土瘦、地薄的穷山沟里。那个地方啊,真是“上山撞鼻,下山骑驴”,“天上下雨地上流,一场大雨光石头”。可是最近几年来,我们治山治水、改良土壤,改变坡地,使这个穷山沟完全变了样。在这场同自然的巨大斗争中,大队的“文化室”配合各项任务,起了一定的作用。
争夺思想阵地
金鳌大队的“文化室”,是一九六三年八月办起来的。一开始,我们就把大学毛主席著作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学习,广大干部和青年都认清了方向和前途,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的青年热情地提起笔来,写了上百篇歌颂党、歌颂毛主席,宣传毛主席思想的诗篇,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
根据毛主席的教导,我们把开展兴无灭资斗争,作为“文化室”的突出的任务。我们大队有几个老年人,过去经常给大家唱旧书,唱得青年整天胡思乱想,搞生产没有劲,夜晚出门还怕鬼。社员都说:“这样发展下去,还搞啥子社会主义?”
党员大队长张必举对我们说:“他们唱旧书,你们不晓得唱新书吗?有了新书,才有武器去压倒旧书。”这话很对。团支部和“文化室”决定帮助和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张福元,让他学唱新书,并且寻找机会,让新书和旧书直接交锋,见个高低,把说书阵地夺过来。
一九六四年四月初四,青年杨荣堂结婚,请了一个老先生去唱《安安送米》。晌午过后,老先生在厨房内摆下书桌,清咳两声,开言唱道:“人生在世莫欢愁,好比蝼蚁度春秋,出世阎王定了数,无有阴功岂长留?……”刚唱完书头,只听得隔壁厅房里“啪,啪”两声,新评书《智取奶头山》开了场:
“话说小分队分兵三路,直向奶头山挺进……”。说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坐在厨房内的三十几个听众,一个接一个转移到厅房里去了。老先生看到他的听众全部溜了,只好合上唱本,转身来到厅房。他站在人群里抬头一看,“呀”了一声,拔腿就走。原来,这个新说书人张福元正是他的儿子。
张福元说开新评书以后,群众十分欢迎,还要求听本乡本土的故事。在团支部的帮助下,张福元苦思苦想,终于编出了一段评书《大战红岩山》,说的是金鳌大队学习大寨精神,改造红岩子陡坡的事。评书一提起某人的声音面貌,社员们就猜到那一个人出场了,高兴地说:“听听,我们自己也上了书了,好扎劲啊!”
从此以后,金鳌山上再也没有人说唱旧书了。这一场争夺战使很多人认识到文艺是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许多有文化的青年都提起笔来,参加了创作,投入了兴无灭资的斗争。
鼓添生产干劲
毛主席说,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为工农兵所利用。我们的“文化室”,运用了各种文艺形式,为农业生产添干劲。
广元有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山歌锣鼓。这是直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演唱的。每到挖地、锄草时,歌声锣声遍山岗,劳动不停,歌声锣声也不停。
山歌锣鼓本来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但在旧社会,受了封建思想的影响,掺杂了不少糟粕,许多是黄色的。解放以后,大家感到山歌锣鼓也需要破旧立新。老贫农王建基是一个有名的歌手,十多年来,在党的关怀下,在旧套子中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深受群众欢迎。团支部和“文化室”就发动青年人向王建基学习,配合中心任务,编唱新山歌锣鼓。一九六四年,我们编的《战三秋》,表扬了在三秋战斗中的好干部、好社员,鼓舞了干部、社员的劳动热情,加快了“三秋”进度。
但是,社员们不光是要听评书,山歌,还要看戏。我们又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任务。并且创作了第一个剧本《王老汉办酒席》。
一九六三年生产大丰收后,队里出现大办酒席、请客送礼的浪费现象。社员马万成嫁女,主张办二十桌酒席,并向男方要斗米斗面。女儿反对,老人偏要包办。正在这个时候,《王老汉办酒席》上演了。它批评了铺张浪费的作风。看了戏后,女婿女儿理直气壮,抓紧时机说服老人,大队长也赶来多方开导,终于把老人的思想打通了,同时也在全队刹住了大办酒席之风。
第一个剧本发挥了作用以后,更增加了写戏的信心。我们先后创作了歌剧《赶决算》、《公社红四员》、《送弟参军》等等。都受到社员的欢迎。
大写英雄人物
评书、诗歌、戏剧,越写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也越来越多,在英雄人物事迹的鼓舞下,在群众的迫切要求下,我们更不断地大写而特写英雄人物。这种形势的发展,使许多青年都提起笔来,业余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并且出现了英雄人物写英雄人物的生动场面。英雄人物笔下的英雄人物,思想最鲜明,感情最充沛,读了振奋人心。新人新事,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写了一批,又出现了新的一批,怎么也写不完。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英雄辈出。我们一定要永远写下去,永远唱下去。(附图片)
我们生产队的文化室〔木刻〕 廖开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