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敢于夺高产 善于夺高产——记安徽桐城县徐河公社实现一年三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12
第3版()
专栏:

敢于夺高产 善于夺高产
——记安徽桐城县徐河公社实现一年三熟
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千斤的公社是徐河。
安徽省以种植双季稻出名的公社也是徐河。
徐河人民用十一年的时间,把一个年年遭灾的破圩区,建设成为一个粮食稳产高产的新圩区;同时也用十一年的时间,坚持生产改革,把一年一麦一稻的两熟制,改革成为以双季稻为中心的一年三熟制。现在,全公社双季稻面积已经占水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十一年前,徐河的粮食亩产只有四百斤左右,去年粮食亩产上升到一千二百二十多斤。十一年前,徐河人民经常吃国家的救济粮,去年他们交售给国家的粮食达到五百多万斤。
在安徽,徐河被看作是探索粮食高产再高产的先锋。但是,徐河最值得学习的,不是种植双季稻的一套技术经验,而是树立雄心壮志,敢于夺取高产的革命精神。
徐河公社位于长江北岸桐城县菜子湖畔。全社现有一万二千多亩耕地,一万一千多人。这里是内河圩区,适宜发展粮食生产,但是解放前却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一到汛期,山洪暴发,破圩冲田;而一月不雨,又河道断流,田干地渴。因此,农民回忆那时的情况说:想起解放前,圩区真可怜,天旱三天搁了浅,落雨三天潦了檐。
根治洪水劣土两个祸害
解放后,徐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组织起来的道路。一九五五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社,一九五八年又成立了人民公社。从合作化的时候起,徐河人民开始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并且立下了雄心壮志:一定要战胜水旱灾害,改造残破的圩区和瘠薄的土地,一定要发挥集体经济的力量,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妨碍徐河人民发展生产的祸害,一是洪水,二是劣土。因此,组织起来的徐河人民,改天换地的第一场斗争就是治水改土。
徐河公社处于柏年河和人形河之间的地区,境内有三十七个小圩,另外还有十九条弯曲的排洪小河道。由于柏年河和人形河的河床狭窄,堤圩残破,每逢山洪暴发,就会溃堤决口。一九五五年,徐河人民联合这两条河流上下游的兄弟社队,在国家的帮助下,集中力量挖河修堤。他们把两条原来只有二十米宽的河道,分别拓宽到六十米和八十米,排洪量加大两三倍。沿着河道,筑起六米高、总长二万二千多米的大堤。他们还把境内三十七个小圩,合并筑成一个大圩。在上下游堤段上,分别建筑了进水闸和出水闸,基本上控制了水的出入流向。徐河人民奋战两个冬春,就结束了年年山洪破堤冲田的历史。
接着,他们又治理了内圩水系,把内圩原来以排洪为主的十多条天然河流,改造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渠道。
自一九五五年以来,全社筑闸、修坝、挖渠所完成的土石方,光是内河部分即达一百四十多万立方米。这样,河渠相通,闸坝棋布,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逐步形成。现在,全社已有百分之九十的水田实现自流灌溉。
这些工程除了外河建筑物部分得到国家的帮助外,其它都是徐河人民自力更生搞起来的。
在治水的同时,徐河人民展开了改土的斗争。
徐河的改土任务同样是艰巨的。由于历史上洪水为害,这里有大面积耕地,覆盖着厚度不同的河沙,或变成低洼地,成为农业增产的障碍。全公社有响沙地三千多亩,青岗泥地和低洼地两千多亩。这些贫瘠的土地占总耕地的一半。
徐河人民在改土上,打的是持久战。每年结合兴修水利、积肥、整地等活动进行治理,年年不断。经过长期斗争,使所有贫瘠土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大部分已经变成了沃土。
探索客观规律改革耕作制度
在治水改土的同时,人们还把脑筋用在耕作制度的改革上。
徐河公社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一分多耕地。没有更多的荒地可以开垦,社员们就考虑:能不能提高复种指数,一年种三季庄稼?
一九五五年,他们作了水稻两季连作的试验,结果连作的二百亩双季稻,平均亩产五百八十斤,比种一季中稻增产一百一十斤。
双季稻增产的幅度虽然不大,但说明了一种可能性。这使世世代代习惯种一季中稻的徐河人民喜出望外。一九五六年,他们把双季稻扩大到三千亩。一九五七年扩大到七千亩。以后经过一段曲折,到一九六一年扩大到八千五百亩。一九六五年,双季稻扩大到占水田百分之九十以上。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现在,一个以两季水稻、一季麦子的一年三熟制度,终于在徐河公社形成。
对徐河人民来说,这是一场革命。
在长江以北地区,大面积种植双季稻,做到一年三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摄氏十四点八度,无霜期不过二百二十天到二百三十天。在这样的地方,能不能大面积推广双季稻,这是很多人怀疑的问题。有人算了又算:二百二三十天的无霜期是硬的。早稻育秧和越冬作物收种这两头,要占七十天到八十天。早稻在大田的生长期要八十天以上,晚稻要一百天以上。这样,要保证两季水稻在比较短的无霜期中生长结实,算来算去,确实是个难题。但是它没有难住徐河人民。
当自然界的规律没有被人掌握时,人们感到是不自由的;而一旦掌握了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河里,人们就会感到充分自由。徐河人民通过反复的实践,逐步摸索客观规律,终于在种双季稻这件事上从自然界中夺取了自由。他们在不长的时间里,早稻提前育秧的方法摸到了;耐寒的早稻品种和生长期短的晚稻品种找到了;促使早稻早栽、早熟、早腾茬口的技术措施摸索到了;合理安排劳畜力,加快种收速度的一套经验总结出来了。
徐河公社在推广双季稻过程中,一个有力的武器就是群众性的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活动,逐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摸到各种水稻品种的特性,掌握了一套新技术和新经验,从而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现在,徐河公社的一百二十五个生产队,队队都有科学试验小组,其中三分之一的试验工作比较活跃。每个队配有种子员、治虫员和管水员,还有种子田、高产田和对比田。
徐河公社虽然在探索粮食高产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就,但是人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比起全国先进单位还差得很远。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发扬不断革命精神,力争高产再高产。现在,他们正在总结去年的生产经验,以便为一九六六年制订出一个革命的生产计划。
新华社记者 李明回 萧美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