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坚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点滴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12
第6版()
专栏:

坚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点滴体会
北京人民印刷厂政治部宣传科
十多年来,在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文化机关、专业团体和报刊的帮助下,我们厂逐步形成了一支群众性的业余创作队伍。目前,全厂有一百二十多名文艺创作积极分子。这些业余作者,大多数思想好,劳动好,能密切联系群众;其中许多人又是生产和群众工作的骨干。十几年来,我们在全国和市的报刊上发表了诗歌、特写、散文、曲艺和歌曲等作品五百多篇。一九六三年到现在,发表在本厂“前哨”黑板报上的文艺稿件就有七百余篇,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二百五十多个。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工人阶级一旦用毛泽东文艺思想武装起来,就能够成为新文化的主人。不仅能够写,而且能够写得好;不仅少数人能够写,而且能够形成群众性的写作活动。
我厂开展群众性的业余文艺创作活动,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队伍:发动群众和培养骨干相结合。
在党委的领导下,厂工会、团委会、车间党支部、团支部,层层都注意抓业余文艺创作。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文艺创作的基础上,发现和培养骨干,形成一支积极分子队伍,推动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不断开展。
1、选好“苗子”,培养“尖子”。
广大的宣传员和文艺创作积极分子遍布全厂各个车间。他们在党团支部和工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宣传小组和文艺创作小组。根据中心工作和生产竞赛的要求,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工作和文艺创作活动。我们在每个时期的政治运动中,注意广泛发动群众,通过会演或比武等形式,推动宣传工作和文艺创作活动。这样,不仅激发了更多人的创作热情,写出了大量的文艺作品,也为我们发现“苗子”,培养“尖子”提供了条件。工人诗人李学鳌、工人作曲家夏宝森等就是这样发现出来,在党的亲切关怀和热情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2、通过骨干组织积极分子队伍。
随着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苗”。党委注意发挥“尖子”的“小教师”作用,让他们帮助“新苗”成长。几年来,李学鳌、夏宝森和高占祥等,通过“帮思想、带创作、传经验”的办法,都带起来一些新的文艺创作骨干和积极分子。这些新骨干又在车间里起“小教师”的作用,团结组织了一批文艺积极分子,进行文艺创作活动。
3、通过积极分子去带动群众。
众多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分布在车间、班组、机台。他们每天和工人群众生产、生活、战斗、学习在一起,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熟悉群众的语言。他们在积极分子的帮助和带动下,以身边数不尽的新人、新事、新思想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和演唱活动。有的在墙报上写诗歌,有的在小组里唱歌曲,有的在班前会上说快板,积极地起着宣传鼓动作用。虽然有些人初次写稿写得“诗不诗,文不文,不顺口,不压韵”;初次登台“头发晕,眼发花,心发慌,腿打颤”,但是,有领导的支持,有积极分子的帮助,鼓励他们“敢”字当头,带着他们干,“一回生,两回熟”,经过一段锻炼,熟悉了一两种文艺形式后,信心也就足了。
二、抓思想:“一树、三防、两摆”。
我们厂党委很重视文艺创作队伍的思想工作。要求大家“当革命人,写革命文,唱革命歌,演革命戏”。根据党委的指示精神,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为什么而创作”这个根本问题,抓活思想,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促使业余创作队伍的革命化。
1、树立为革命而创作的思想。
有些业余作者写作的动机不纯,目的不明确。我们解决这些思想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学”、
“讲”、“树”。就是针对活思想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反复讲明为革命而创作的道理,树立旗帜,表扬先进。如青年工人武念祥,起初爱好曲艺是为了“玩玩乐乐,消遣解闷”,追求离奇古怪的形式,认为那样“才有味道”。我们发现了以后,便启发他学习了《反对党八股》,使他认识到“自己追求离奇古怪的东西,正象把‘工’写成‘?’一样,是有意炫耀自己,使人听不懂”。他说:“要为工农兵服务,首先要革自己的命,工厂的业余作者只有用工人同志们喜欢的形式,写他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才能起作用、受欢迎。”思想提高以后,积极性就来了,他深入访问了许多老工人,写了《夸师傅》,很受群众的欢迎。武念祥尝到了甜头,学习毛主席著作越学越起劲,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五好职工和文艺创作的骨干。几年来,他配合中心工作和生产活动,写了二十多篇演唱材料。
2、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害。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思想的斗争,也必然反映到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中来。为了发挥这支队伍的战斗作用,防止资产阶级名利、骄傲和特殊化思想的毒害,我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引导学毛主席著作,增强抗毒素;找来谈谈心,打打防疫针;个别点点名,为多数敲警钟”。对业余作者的思想问题要抓“早”、抓“根”。“早”就是观察苗头,防患于未然。“根”就是从根本上讲清资产阶级名利、骄傲、特殊化思想的危害性。让他们认识到:在文艺创作上必须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坚持为革命而创作的方向。告诉他们:“个人名利是思想里的‘小老虎’,把它养大了,会把自己吃掉。”
3、摆好“业和余”“里和外”两个关系。
在“业”和“余”的关系上,我们强调业余作者首先必须工作好,劳动好。例如,高长福搞宣传工作很积极,除负责办车间黑板报外,还经常给《钟声报》写稿。但是,有一个时期他的技术学习差,生产任务完成的不好,常出差错。党支部便对他说:“咱们宣传的是好人好事,可是自己做的不太好,怎么向人家宣传呢?”
在“里”和“外”的关系上,有思想问题,也有认识问题。有的业余作者只为报刊写稿,不为车间和本厂写稿;也有的怕人家说他对外不对内,为报刊写稿时有顾虑。对这种现象,我们反复向他们讲清道理,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明确方向,让他们认识到业余创作首先要面向本单位的群众,成为党的宣传工具;同时也让他们明确:“报纸、刊物是更重要的宣传工具,稿件登在上面影响更大。因此,写稿时更要认真负责”。为本厂、为车间写稿是创作好的基础。不要把“里”和“外”对立起来。鼓励大家在搞好本厂和车间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多为报刊写稿。
三、抓创作:讲形势、出题目、辟园地。
每逢重大的政治运动或中心任务,我们一般都在向全厂职工动员之前,召开宣传骨干和文艺创作积极分子大会。讲形势、交任务、具体地安排创作题目。长期如此,使广大业余作者养成了一种对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跟得紧,跟得快的好习惯。他们说:“每当国内外发生了大事,不写点东西,就觉得没尽到责任,吃不下、睡不着”。如,在反右派斗争时,他们写了《舵轮在我们手中》、《蝎子的尾巴及其他》和《南霸天的梦》;美帝在台湾海峡挑衅时,写了《怒火万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发表以后,写了《永远站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前线》。
党委经常教育业余作者,要身在车间,放眼世界,关心国际形势,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每逢发生一件国际大事,他们便闻风而动,看报纸、听广播、写稿子。如,美帝入侵刚果(利)时,写了《刚果河畔春雷吼》;巴拿马人民掀起反美风暴时,写了《巴拿马人民干得好》;在援越抗美斗争中,写了《最后的胜利属于越南》等。
为了促进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注意开辟文艺创作园地,使他们的作品及时和群众见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通过创作实践、提高业余作者的写作水平。除了工厂、车间和工段都设有黑板报以外,厂内还办过《民主化运动专刊》、《新印工》、《整风快报》、《钟声报》和《俱乐部》等油印或铅印刊物。这些刊物都辟有文艺专栏,刊登文艺稿件。对促进业余文艺创作活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