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在高产道路上阔步前进的苏州专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18
第2版()
专栏:

在高产道路上阔步前进的苏州专区
身在太湖边
胸怀全中国
江苏省苏州专区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革命种田,用科学方法种田,使全区粮食连续四年大幅度增产。一九六五年,全专区的棉花也获得了大丰收。全区的油料、蚕茧、生猪以及其它多种经营也有较大幅度的发展。多种经营的总产值比一九六四年增长了三成多。
苏州专区位于江南太湖之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湖泊密布,土壤肥沃,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是解放前,堤防失修,河港淤塞,水旱灾害经常发生。解放以后,特别是公社化以后,苏州人民大力复堤修圩,疏河筑堰,开渠挖沟,联圩建闸,增加机械排灌设备,兴建电力排灌工程。全区从解放初期到一九六二年,光兴修水利工程的土方就有三亿四千多万立方米,从而使得干旱的威胁基本上消除,雨涝的灾害大大减轻。全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田实现机电排灌,有了稳产高产的基础。
一九六二年,苏州专区人民以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战胜了“十四号台风”,战胜了几十年来少见的洪水暴雨,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产近两成。
一九六三年,全专区粮棉产量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这时候,有人就在议论:“产量不低了,贡献不少了,对上对下交代得过去了。”“有了这样高的产量,今后能保住就蛮好了。”
是满足于“过得去”的现状呢,还是继续革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群众性的大学毛主席著作活动的展开,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随着比学赶帮超竞赛的蓬勃兴起,苏州人站得高了,看得远了。他们说:种田人不能光看到自己鼻子底下的小天地,不能满足现状,应该站在太湖边,看到天安门。
于是,一九六四年,苏州专区进一步出现了水稻良种大推广、耕作制度大改革和栽培技术大提高的新形势,在高产更高产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粮食增产了两成多,棉花增产了四成多,油料增产了六成多,多种经营总产值增长了三成多。
这时,中共江苏省委及时指示苏州地委:“在大幅度增产以后,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心满意足,骄傲起来,停滞不前,这样,连既得的成就也难以巩固;另一种是,以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既看到成就,又看到不足,继续奋发图强,不断革命,不断前进。”
一九六五年,苏州地区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以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精神作标尺,来更高地要求自己,破除故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思想苗头,对照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看待自己的成就,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样,苏州专区在农业高产的道路上就不断前进,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一九六四年,提供给国家的商品粮达二十一亿三千万斤,棉花近七十万担,另外还为国家、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其它工业原料和生活资料。一九六五年对国家的贡献,又比一九六四年增加。
树样板带全面
科学种田道路宽
苏州人种田,一向以精耕细作远近闻名。从一九六三年开始,苏州采取树样板带全面的办法推广陈永康的水稻高产经验,精耕细作的程度又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这年开春,专区、县和公社,在各种不同类型地区,建立了二百四十多个学习和推广陈永康经验的示范基点。这些基点都由领导干部、农民群众和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三结合”。从水稻的育秧、整田、栽种,一直到田间的水肥管理,都由陈永康亲自掌握的示范点先做出样子,然后组织县、社示范点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到现场参观,再由各级示范点进行连环示范,组织周围的社队干部和社员现场观摩。百闻不如一见,有了活样板,农民们一看就明,一学就会,一听就懂。头一年,陈永康的那一套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浅水勤灌、适期施肥等先进技术,就在千村万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推广。这一年,全区水稻亩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七,而各级示范点的水稻单产,普遍比周围条件大体相同的社队高出一成左右。由于领导号召和这些基点的示范影响,一个以学习和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为中心的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迅速在苏州专区蓬勃展开,促使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在两三年内,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落谷育秧,到整田栽插,一直到中后期的田间水肥管理,都有成效地进行技术改革,促使水稻耕作水平年年提高,水稻产量不断上升。
陈永康经验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大大地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于是,一九六四年,这种树立样板推广陈永康经验的方法,就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普及开来。同时,样板也由种植水稻,发展到种植棉花、三麦、油菜、绿肥等多种作物,由单纯的经营农业,逐步发展到多种经营。样板的范围,也由几百亩、几千亩的小样板,向成万亩、几万亩的大样板发展。
科学种稻,稻高产;科学种麦,麦翻身。苏州地区的干部群众,沿着精耕细作、科学种田的道路,把原来高产的水稻变得更高产,把原来低产的三麦也逐步引上了高产的道路。过去一直被称为“小熟”的麦子,历来产量不高。但是,由于人们发扬了象种水稻一样的革命精神,大面积地推广了常熟县倪永福薄片深翻、精选良种、深沟高?、阔?密植、精细管理等一套三麦高产经验,又采用了重施腊肥、早施苗肥等促使早出苗、早分蘖的措施,结果,全区一九六五年三麦增产了三成多,还出现了亩产三百斤以上的县、四百斤以上的公社、五百斤以上的生产队和七八百斤的高产田块。
一面力争平衡增产
一面促进新的不平衡
一九六三年秋后,苏州地委在总结检查当年农业生产情况时发现:全区的粮食棉花生产,虽然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但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产片、低产队和低产田。统计情况表明:占全区农田总面积五分之一的低产田,粮棉单位产量一般要比全区平均水平低两三成。“三低”面积虽小,但增产潜力巨大。于是,地委向全区人民提出改造“三低”的任务。
低产田有两种:一种是零星的,分布很广,在低产社队有,在高产社队也有;一种是成片的,集中在阳澄湖圩区的二十几个公社里。两类地区的干部群众,开始时对改造“三低”缺乏信心。在低产田少的高产地区,有些人认为“面积小,油水少,不能抓了芝麻丢西瓜”;在低产田较多的低洼圩区,有些人则认为“面积大,困难多,国家不帮改不了。”
对“三低”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各社各队,干部社员,在总结当年生产经验时,在规划来年生产时,都结合对这些问题逐一地讨论。情况一摆,细账一算,人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吴县里口公社有三万多亩水稻,这一年平均亩产六百三十四斤,比上一年增长两成多。但一排队,全社单产四五百斤的低产田就有六千五百六十二亩;一算账,只要在下一年把这些田的水稻产量,提高到一九六五年的平均水平,全社就可以增产粮食八十五万斤,等于使全公社稻田每亩增产三十斤。这笔账一算,干部群众一致认为,低产田“芝麻虽小,油水不少”,力争全区耕地平衡增产是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门路。于是,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一九六四年,苏州专区各级党组织,一面以大寨精神武装干部群众,激发低产队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决心,一面派出近两千名干部到低产队长期蹲点,跟群众一起寻找低产原因,研究改造措施。一年时间,全区一万零五百多个低产队,就有八千五百多个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全区一百五十万亩低产田中,就有五十万亩粮食增产三成以上,有的成倍翻番,其余一百万亩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一年,各地在改造“三低”的同时,从遍及全区的各级样板点里,又涌现出了大批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有六十四个公社水稻平均单产八百斤以上;有十个公社皮棉平均单产一百二十斤以上;有更多的大队和生产队,水稻突破千斤,皮棉突破了一百五十斤。随着整个生产水平的提高,随着高产更高产典型大量涌现,老的“三低”改变了,新的“三低”又出现了。
粮棉产量大踏步向前跃进了,林牧渔副等多种经营又显得落后了。一九六四年一开春,苏州地委又提出了“水旱保收,稳定增产,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面力争平衡增产,一面又积极促进新的不平衡。这样,一浪赶一浪,一浪高一浪,推动着苏州全专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一年高一年。
苏州地委体会到:一手改造“三低”,一手培植高产典型,是根据事物不平衡的发展规律,以不断革命精神,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应该长期实行的领导方法。
目前,苏州地区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在一九六五年又获得丰收以后,在“学大寨,赶上海(郊区)”这一口号的鼓舞下,正以“打了胜仗找缺点”的精神,继续运用这个经验,对照高产样板找漏洞,对比先进找差距,一面总结高产更高产的经验,一面检查分析出现的新“三低”的原因,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明确今年的主攻方向,挖掘新的增产潜力,及早地从思想上、经验上和物质上进行准备,力争在一九六六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在新的斗争中取得新胜利,攀登更高峰。
新华社记者 戴国强(附图片)
← 陈永康(左一)在吴县郭巷公社长桥大队的样板田里向社员们传授选种经验。
新华社记者 周庆政摄
↑ 苏州专区无锡县红旗公社农联大队建立的绿萍种子基地,社员们为了防止霜冻,用塑料薄膜覆盖绿萍。 陆惠君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