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怎样才能少而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23
第2版()
专栏:

怎样才能少而精
精,应当是教师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也能掌握学以致用的实践本领。
过去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有知识,了不起。党委一再提出要“面向农村,面向生产”,要向实际求知识,向农民学习,我总是有些想不通。最近,到临川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无可辩驳地证明:毛主席说的“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随便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比如关于母牛分娩的问题,我总认为我是很熟悉的。但是这次在乡下,碰到一头母牛生崽,我却不敢接,只好在一旁看老饲养员邓寿元接生。我看见老大爷细心地护理母牛,按一定时候给母牛吃草、喝水,让它躺下休息。小牛生下后,他迅速熟练地给小牛剥蹄,小牛马上就跑去吃草了。这些不仅我不会做,而且我们有的生物老师连剥蹄这回事还不知道啦!母牛分娩后,老大爷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将胎衣迅速排出,要是我,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在这里,的确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课,以后叫我再讲母牛分娩这一课时,一定会比书上讲得生动得多。
由此,我想到,我们教的知识,学生为什么不会用?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实践知识,对问题一知半解。现在我们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到底是什么呢?实践告诉我,“精”,应当是教师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也能掌握学以致用的实践本领。这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做不到。
江西大学生物系教授 邓宗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