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之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25
第3版()
专栏:

中国医疗队在“非洲之角”
一九六五年八月的一天。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一所医院里,一位患严重子癇病的产妇,经过中国医疗队几昼夜的抢救和精心护理,终于脱离昏迷状态,苏醒过来。当看到自己的第一胎男孩健壮无恙,看到站在旁边的中国医生洪素英的亲切笑容时,她激动得满眼热泪。她立即决定给她的爱子取名为“洪友谊”,以永远纪念中国医疗队抢救她母子的动人的中索友谊事迹。
这件事情开始发生在八月十九日深夜。经过一天辛勤劳动后的中国医疗队人员正在酣睡中。突然,电话铃响了。医疗队人员立即赶到急诊室,发现这位产妇全身抽动,神志昏迷,随时有因缺氧窒息而死亡的危险。许多外国医生认为她无可挽救,摇摇头走开了;病人的家属在掩面哭泣。中国医疗队人员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为非洲人民服务,不让一个非洲姐妹轻易死去。他们决定立即动手术进行抢救,亲自把病人抬进手术室。当发现刚降生的婴儿呼吸窒息时,马上又抢救婴儿。当时由于缺乏吸取婴儿口腔分泌物的胶管,手术室护士李凤英就直接用嘴吸,不怕脏,不怕累,终于使这个窒息达半小时之久的婴儿哭出了第一声。动手术后,洪素英大夫一连三十多小时守护在病床旁。经过中国医务人员一连几昼夜的精心护理,最后使这位重病产妇转危为安。
中国医疗队共十五人,他们是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在一九六五年七月初来索马里参加灾区救护工作的。自那时起,他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被分派在摩加迪沙一所医院,另一组到远离首都三百多公里的伯莱特温。不论在城市或乡村,他们都不怕苦,不怕累,热情负责,全心全意为非洲兄弟姐妹服务,因而在短短半年中,在索马里政府和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下,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解除了许多受疾病折磨的人的痛苦,博得索马里广大人民的称颂。
中国医疗队初到索马里时,由于语言不通,两国医疗制度和传统习惯不同,环境也不熟悉,曾经遇到许多困难。他们为了战胜困难,做好工作,反复学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同时逐渐了解非洲兄弟在殖民统治时期所受到的痛苦,更加提高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觉悟和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时刻想着祖国人民的委托,想着非洲人民的期望,决心为非洲兄弟姐妹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语言不通,他们坚持在业余时间学索马里语,到现在,医生们大都可以作普通会话,独立地和病人交谈了。
去伯莱特温工作的小组,在赤道的阳光下赶了八小时路刚到目的地时,得知一位患重伤寒的病人危在旦夕,他们顾不得休息,连夜进行抢救。没有药品,中国医务人员就赶回摩加迪沙购买,经过七昼夜的抢救,终于使这个濒临死亡的病人得救。
这个小组的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身背药箱查病房,边诊断,边打针给药,减免许多道手续,为病人带来方便;在医院外,遇到病人就随时诊治,对住家病人随叫随到,并负责到底。有一次,有一个女伤寒病人,病倒在家里。中国医生赶到时,病人已昏迷不醒,病势十分沉重,显然来不及送医院了,于是中国医务人员就在病人家里诊治,一连几个夜晚,守候病床,最后使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得救。又有一次,一位十来岁的小病人,患中毒性休克症,同时有肺炎,体温和血压也反常地降低,人已虚弱不堪,需要住院治疗,但是小孩的家庭不愿小孩住院。于是中国医生就跑很远的路,直接到小孩家中去治疗和护理,就这样,这个小病人也从死亡线上被挽救过来,恢复了健康。
中国医疗队在为非洲病人医疗时,很注意采用简便易行而效果良好的方法,千方百计地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和节省费用。在摩加迪沙医院工作的外科医生吴良,广泛研究了那里的痔疮情况,决定打针治疗,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每天有几十甚至几百人排队等他诊治。外科医生们还用针灸、贴膏药、按摩等疗法,立竿见影地为病人解除痛苦,收到良好效果。
中国医疗队也很注意向索马里医务人员学习,互相传授技术,亲密合作,团结得很好。
半年多来,中国医疗队人员耐心体贴、对病人负责到底的作风,在这个被称做“非洲之角”的国家,受到病人和他们的家属的信任和赞扬。许多经过中国医疗队诊治过的病人,都和中国医疗队人员结交为亲密的朋友,建立了深厚友谊。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中国医疗队的洪素英大夫和其他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救活了一位患严重子癇病的产妇和婴儿。这是洪素英(右)和被救的母子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冯建伟摄
中国医疗队人员很注意向索马里医务人员学习,互相传授技术,亲密合作,团结得很好。图为中国和索马里医务人员一起作手术。
新华社记者 冯建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