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高原红色边防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27
第3版()
专栏:

高原红色边防队
查果拉山,矗立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峰雪岭之中,它海拔五千多米,比三个泰山还要高出一头。在这座山上,住着一个边防队。几年来,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战胜了重重艰难困苦,出色地完成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光荣任务,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好连队。他们是西藏军区四好连队的标兵。最近,国防部授予他们“高原红色边防队”的光荣称号。
海拔高革命斗志更高
查果拉边防队是一九六一年成立的。这儿天寒地冻,严重缺氧,战士们刚到时高山反应厉害,头疼脚软,吃饭吃不下,睡觉睡不着。每天要从几里外背来冰块,融水做饭,气压低,沸点六十多度,不生就糊。气温低,烧开一锅水也得三个钟头。再加上没有房屋,住在帐篷和地窑里,风雪直往里灌,被子上常常积了很厚的雪。
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在《关于重庆谈判》中的一段话:“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战士们站在雪山顶上望着对面山口。当年,就是从这里,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了我国的西藏,使我们西藏的阶级兄弟长期受着封建农奴主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同志们听过翻身农奴对旧西藏人间地狱生活的血泪控诉。难道能让这种生活再来吗?我们不在这里设卡,谁在这里设卡!我们不来保卫,谁来保卫!指导员周文均又给大家讲红军过雪山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毛主席语录:“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战士们说:革命前辈为人民敢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为人民就能在雪山上站得住,扎下根!
“一人辛苦,万人幸福!”“祖国人民的需要,就是革命战士的志愿!”这就是战士们的回答。
空气稀薄吗?我们的政治空气浓厚。山峰海拔很高,我们革命的斗志更高!你看,战士们在岗位上,迎着卷着豆大石子的风雪,昂然屹立。夜里,被子上盖满了雪,战士们下岗回来,冻得不能睡,围住牛粪火,你一句我一句地写出了充满革命豪情的诗歌:
安家在雪山,
脚踏云雾间。
沙石击面痛,
风雪刺骨寒。
心为人民乐,
愿做艰苦伴。
查果拉山依然是风雪严寒,空气稀薄,但是,查果拉山上高高树起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边防队的同志们,准备征服一切困难。
雪山安家作“愚公”
有了在雪山上安家的决心,就要与天斗,与地斗,改变雪山上的环境。可是查果拉山没有建筑材料,甚至连水都很缺乏,有的只是冰雪和风化的石砾。怎样在这里修起工事,盖成营房呢?党支部认为,只要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什么都干得成。大家反复学习了《愚公移山》。战士们说,我们一定要当雪山上的新愚公,排除万难,改造自然面貌,建成边卡哨所。
战士们下山十里,才找到了可以打坯的土,于是动手打坯。因天气太冷,寒风一吹,刚拌和好的泥就冻了一层冰,战士们脱去鞋袜,踩泥打坯。冰雹打在身上,汗水滴在泥里。这每一块土坯,都凝结着战士们的革命意志。
背坯和抬石上山,更是困难。在这里,空着手走路也象挑着担子一样,使人气喘吁吁,何况是负重爬山呢。但是这些“雪山愚公”,偏要向雪山抖抖威风。他们人人争取多背多抬,终于把材料搬到了山上。不久,在这高高的雪山上,出现了第一排窑洞,第一幢宿舍,第一个食堂,第一个俱乐部,甚至还开辟出一个篮球场。
在高山上最艰苦的是没有水吃。为了获得水源,战士们千辛万苦地寻踪辨迹,终于找到了一个拳头大的水窝,筷子粗的细流。他们劈山挖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胜利地修成了两个蓄水池。战士们说:查果拉,山再高,战士面前它弯腰,山似巨浪云似海,全在我们脚下踩;冰峰雪岭多苦寒,双手把它变乐园。
上级十分关怀查果拉边防队战士的生活,给他们送来了发电机,送来了电灯,送来了温软的鸭绒被子,送来了水果罐头,等等。但是查果拉山上的战士不愿意事事都依赖上级,他们发扬了大寨精神,自己动手,靠山吃山,打猎养猪,保证了全队战士身强体壮。
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也要活跃起来。他们打球、唱歌,欢欢乐乐。每月还都要开个晚会,自编自演,又说又唱。五年来,开了六十九次晚会,演出了六百多个节目(自编的近三百个),大量地歌颂了本单位和外单位的好人好事,活跃了生活,激励了斗志。战士的雄壮声音,唱出了革命豪情:“革命战士心如火,歌声唱得雪溶河”。
为了革命,必须增强体质。战士们经常组织打猎、背东西、打篮球等活动。几十里外本来可以用车辆运输的物资,他们争着去背回来。经过锻炼,大家的高山适应能力增强了,体重也普遍增加了。战士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放眼天下守河山
初春,边防队第一次执行夜间潜伏的任务。他们静悄悄地卧在冰雪上和冻硬的土地上。寒风吹透了皮大衣、毛皮鞋。上半夜,战士们的体温暖化了冰雪冻土,下半夜,身子下面又变成了冻土冰霜了。严寒考验着战士,冻伤威胁着战士。
潜伏回来,党支部领导战士们讨论怎样对待新的艰苦和困难,组织大家学习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长征中的红军,为什么能挨饿受冻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在敌人监狱里的同志为什么不怕严刑拷打,威武不屈?黄继光、董存瑞、张映鑫在英勇牺牲前的一瞬间,难道不知道会粉身碎骨吗?战士们说,他们完全知道,可是,革命者的生命是属于人民的,当人民需要我们作出贡献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经过热烈的讨论,战士们的勇气倍增,意志更强,大家争先恐后要求参加潜伏。他们夜夜送走星月,朝朝迎来彩霞。清晨归来,大家精神抖擞,高唱着:“边防军责任大……”。
印度反动派在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纵容下,不断向我进行武装挑衅。查果拉边防队的战士们百倍警惕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肩上背着枪,衣袋里装着毛主席著作,一口雪一口干粮,在风雪中日夜巡逻,守卫祖国边防。一天晚上,巡逻队露宿在大雪山上,围着牛粪火,也感到寒气逼人。在这艰苦的时刻,战士胡同德从衣袋里掏出毛主席著作,给大家念一段:“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这时,同志们好象亲自聆听着领袖的教导,好象毛主席就在身边,立刻感到无限温暖。
他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天天读毛主席的书。战士们遇到困难就学,有了问题就学,提出四不倒:没有文化难不倒,天寒地冻冷不倒,有了成绩夸不倒,工作再多挤不倒。起初,毛主席的书不够,大家都想学,怎么办?抄!把毛主席的书抄在本上,记在心上。战士们利用一切空隙时间抄书,一周的时间,在各种本子上,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纸上,抄下了毛主席的一百二十多篇文章。战士们说:一天不学毛主席著作,就象雪山中不见太阳,得不到温暖。我们一定要象王杰那样,学一点用一点,毛主席怎样说的,我们就怎样做。
战士们站在查果拉,眼看亚非拉。他们用诗歌抒发自己的胸怀:“愿与雪山共百年,不念故乡景色鲜,红色哨卡英雄汉,放眼天下守河山。”
革命熔炉炼新人
几年来,查果拉边防队的战士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迎着风雪严寒,战胜了艰苦困难;风雪严寒和艰苦困难又锻炼了边防队的战士们。他们的觉悟越来越高,斗志越来越强,查果拉成了一座锻炼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熔炉。
请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战士吧:
边防队队长王成全,长期住在最高的山头上的地堡里,呼吸困难,常睡不好觉,但他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常常读书到深夜。去年,他有了病,领导上要调他下查果拉,他坚决要求留下。他说,能干多少事就干多少事,重活干不了干轻活,在查果拉当炊事员也行。
有一次,老战士张明全感冒了,可是他一声不吭,仍然坚持参加巡逻。在爬一个雪峰坚持不住的时候,他想到毛主席的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鼓劲爬了上去。到驻地以后,干部劝他休息,他却悄悄地去帮助炊事班烧火,给电台摇发电机。他说:“革命就不能怕苦,怕苦就不能革命。”他深深体会到,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了毛主席的话作指示,任何困难就不在话下了。
摇机员宁孝华,一手拿字典,一手拿毛主席著作,勤勤恳恳地学习,学一点,用一点。他在边防队工作了五年,五年没有离开过高寒山区,五年没有脱掉过棉衣,五年没有见过树木。和他同时入伍的同志有的当了干部,他现在还是一名摇机员。他说,“当干部,当战士,都是为人民服务,党要我干啥就干啥。我一摇马达,就使下情上报,上情下达,把雪山和北京联系起来,和世界革命斗争联系起来了!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我愿为革命摇一辈子发电机。”
边防队五好战士标兵、副班长庞方伦,一次上岗时跌进了积雪盖平的战壕。他埋在雪里,爬呀爬呀,硬是坚持爬上了阵地。衣服内钻进了雪,刺骨的寒风又不断吹来,但是他坚定地站在岗位上。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他说:自己站一班岗,六亿人民就得到一刻安宁建设的时间,就支援了世界人民革命。
几年来,有几十个同志因复员退伍,工作调动,离开了查果拉。但是个个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许多人流着泪,依依而别。有的同志要求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边防队的花名册上。他们都表示,一旦祖国需要,立即就上雪山。
查果拉边防队的同志们,坚定地突出政治,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心里想着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象一朵盛开的雪莲,高高地怒放在喜马拉雅山上。
李傅恩 肖钢 杨星火 任志伊 傅子和 薛毅
(新华社讯)(附图片)
这是英勇的边防战士守卫在冰天雪地的查果拉山上。
范士林摄(新华社稿)
战士们听毛主席的话,忠心为党和祖国人民坚守边防。这是指导员陈怀德(左)在给战士们讲《为人民服务》。
蓝志贵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