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设备维修的攻和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28
第2版()
专栏:职工论坛

设备维修的攻和守
石钢炼铁厂高炉维修组长 康广义
头几年,我们车间有些人,总是埋怨高炉的风量加得太大啦,热风炉的风温烧得太高啦,卷扬机的料罐跑得太快啦,把我们负责维修的这些设备累坏了。维护修理工作总是跟不上趟。
那时候,我们车间有三百多号人,只知道守着这摊“坛坛罐罐”,别出事故。设备坏了照原样儿修好,备件坏了照葫芦画瓢换上。这种消极防守的做法,越守越被动,一座高炉三个月检修一次,还顶不住。
一九六三年以来,我们转守为攻,积极地对高炉设备进行改造。结果,设备状况很好。维修人员减了一半,高炉由三个月检修一次延长到十一个月检修一次。每生产一吨生铁的平均修理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以前的做法错在哪里?正象毛主席说的那样: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过去,我们照葫芦画瓢,该攻的不攻,多一步不走,越怕设备坏,设备坏得越快,真是“黄鼠狼单咬病鸭子”。就拿三高炉热风阀门说吧,一个阀门五吨多重,价值一万元,坏一次就得停产四个多小时,减产二、三百吨铁。过去我们是坏一个换一个,不找损坏原因,不想改进办法,坏了换,换了坏,多者用三个月,少者只用八天,一九六○年一年就坏了十四个,花了大量备件费不说,还少产三千多吨生铁。
以后我们改守为攻,不放松一切进攻的机会。热风阀坏了一换下来,大家就给他“相面”,找损坏原因,然后再进行“会诊”,研究改进方法。我们发现它的设计是抄国外的,不适应高风温、大风量,就开动脑筋,把阀心铸铜冷却水圈改为钢结构,把单筒通水改为双筒通水,又改进了填充材料,使它的寿命延长了四倍多。一九六○年,热风阀一年换了十四个,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五年,三年才换了十六个。
我们体会到,消极地守,人成了设备的奴隶,只能让设备牵着人的鼻子走;积极地攻,人才能成为设备的主人,设备才能听人的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