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他到哪里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1-29
第6版()
专栏:

他到哪里去了?
大同煤矿工人 黑石
迎新晚会开始了。再过两个节目,就要轮到我们车间演出大合唱了。可是,一眨眼,我们的合唱队却少了一个人,小刘不见了。
好在这是合唱,少一个人关系也不大。散会以后,我出了俱乐部,直奔小刘宿舍,一进门,只见他的铺位上,堆放着一堆毛主席著作和技术书,却不见人影。同屋的小王告我说,刚才见小刘拿着一张图纸出去了。我一听,便知道小刘准是又到车间去看他的“绞丝机”去了。
小刘叫刘建安,两个月前,他看见第一组的同志们用手工绞螺丝帽,一问,才知道这是锚栓杆的主要零件。锚栓杆能代替木头支柱,省木材,又安全,用起来又轻便。一九六六年将大批生产。但是用手工绞螺丝帽太费力了,小刘心想:如果能制造一个绞丝机来代替人工操作,那该多好。于是小刘便动开了脑子和工人们一起研究,果然不久就搞出了一台土绞丝机。算了一下,比人工提高效率八倍半多。除去响声大些,别的没有可挑剔的。
我一边想一边直奔装配车间。推开车间门,里边静悄悄的,只亮着一盏电灯。突然,靠左边的角落里响起轻微的“叮叮”声。我奔过去一瞧,正是小刘在搞那台“新机器”。我装着生气地走到他跟前,说:“小刘,成功了的东西还有啥搞头,大家都等着演出哪,可你……”。
“陈师傅,你瞧,还有毛病哪,怎么说成功了啊。”小刘睁大眼睛说。
“有毛病以后再解决嘛。”
“响声大说明有别劲儿的地方。用的时间一长,有些零件就会提前磨坏啦。”
“这机器里的问题这么复杂,一下怎么能解决呢?天不早了,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不,陈师傅,明年是一九六六年啦,是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是新的战斗啦,毛主席不是教导咱,要打有准备的仗吗?战斗准备没做好,这仗可咋个打法?”他用手摸了摸绞丝机,微微一笑,接着说下去,“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在新年前把它搞好才行!”
话儿不多,可句句打在了我的心上,我顺口说:“好,咱一起搞完再走!”
在明亮的灯光下,我们肩并着肩,为新的战斗准备着新的“武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