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到底要给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05
第2版()
专栏:

到底要给什么?
过去县委领导不突出政治,对贫困地区单纯给粮、给贷款、给救济物资,群众因此事事靠国家;现在是给革命思想、给革命作风、给革命方法,人的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就起了变化
过去县委也提出:在工作中要突出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挂帅;但实际上光注意经济,片面强调群众的物质利益。在改变我县西北部地区贫困面貌的工作中,这种错误思想影响尤为明显。物质挂帅,使我们在实践中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苦头。以后我们才逐步地认识到毛主席说的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伟大意义。
复县西北部有七个公社,人口和耕地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历来是个政治经济落后,生产生活困难的贫困地区。过去这里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严重,贫农下中农腰板不硬;自然条件也不好:土地瘠薄,沙丘起伏,树木稀少。农作物产量很低,平均每亩单产百十来斤,每人占有三亩半土地,粮食却不能自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县委做了许多工作,但主要地还是给粮食、给贷款、给救济物资,越给,有些人越靠,他们说我们这地方穷,底子薄,吃粮就得靠国家,用钱就得靠贷款,困难就得靠救济。结果是:县委年年“三给”,有些人也年年“三靠”。越给,群众的信心越不足,越给,国家背的包袱越沉重。
一九六五年春天以来,县委根据市委指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改进县委的领导思想、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入手,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为纲,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由给粮食、给贷款、给救济物资,变为给革命思想、给革命作风、给革命方法,从而调动了人的积极因素,使这个地方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发生了变化。去年干旱严重,七个公社仍社社增产,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
在改造贫困地区的工作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
第一,毛主席的话,在群众中威信最高,威力最大。
从去年春天开始,县委领导干部带领工作队,来到西北贫困地区。这次下去,不是带粮食、贷款、救济物资,是带的毛主席著作,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大寨精神,放手发动群众。针对这里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尖锐复杂,和干部、群众革命干劲不足的问题,组织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县委工作队是生产指挥员、战斗员,又是毛主席著作宣传员和学习辅导员。县、社领导干部亲自向基层党员和贫农下中农讲课,很快形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毛主席的话,威信最高,威力最大。群众学了毛主席著作,鼓起了干劲。有人说:“咱们穷不是穷在沙荒上,是穷在思想上、干劲上。全国人民听毛主席的话,打倒了三大敌人,我们听毛主席话,也能打倒风沙‘敌人’”。过去国家支援这个地区的建设项目,人们怕苦怕累不想干,现在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干起来了;过去在风沙面前畏缩不前,束手无策,现在有经验有办法制服风沙了。就在这个地区,出现了许许多多改天换地的活生生的事实,我们从中看到了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是真正的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什么困难都可以征服。
第二,树立贫农下中农阶级优势,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是改变落后面貌的巨大动力。
这个地区经济贫困,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尖锐复杂。虽然我们也承认:在过渡时期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活生生的阶级斗争,往往视而不见、抓而不狠。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在这种情况下,不提高党员、干部的阶级觉悟,不树立贫农下中农的阶级优势,就不能制服敌人,就不能搞臭资本主义,就不能巩固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阵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同志说:“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离开了群众斗争,就无所谓政治。因此,我们集中力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进行了解放前后、合作化前后的对比教育。群众觉悟提高了,有些人检查了忘本思想,有的人表示决心革命到底。阶级敌人的一些阴谋活动,也被揭露出来,因此,有的社员这样说:“咱们穷,不是穷在沙荒上,是穷在坏魔上。坏魔斗不倒,沙治不好。”有的说:“这几年脑袋里没装个阶级斗争,只知干活、吃饭,不识好人坏人。”贫农下中农进一步组织起来了,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煞住了歪风,群众革命精神大振,集体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当然,在抓两条道路斗争中,领导干部需要深入基层,蹲点劳动,苦干实干,做大量艰苦的思想工作,才能把革命思想真正送到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去。
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领导思想作风的好坏,标志着政治思想工作的好坏。只有领导的思想革命化,群众思想才能革命化。只有领导为了群众的利益,奋不顾身,英勇奋斗,才能带动群众排除万难,夺取胜利。
辽宁复县县委副书记 厉世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