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艰苦算得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07
第6版()
专栏:

这里发表的几篇短文,是从大庆油田一二○二钻井队几年来的墙报稿件中挑选出来的。一二○二钻井队,是大庆油田先进单位之一,被誉为“永不卷刃的尖刀”。这些墙报稿,反映的虽然只是一个队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些片断,但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看到大庆人工作上艰苦奋斗、严细准狠,生活上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的精神面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这里发表的文章,出自工人和基层干部的手笔,他们自己写自己,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文风是朴素、生动、干脆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编者
英雄何惧风雪寒
一九六○年是什么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是现代修正主义者对我国施加压力的一年。可是,中国人民有的是英雄气概“乱云飞渡仍从容”,大庆人就在这一年,向草原进军,为油而战。那时,尽管条件是那样艰难,草原是那样天寒地冻,大庆人却把这一切,一概等闲视之。他们说:
艰苦算得了什么?
司钻 张生福
一九六○年四月,我们队来到了大庆。那时的大庆还是荒凉的。草原上居民分散,房屋也少。我们就住在当地一个畜牧场的马厩里。这座马厩又矮、又潮,有门没窗,很久没拴过马了。部分屋顶塌了,墙也东一个洞西一个眼的。屋角里挂满了蜘蛛网,破旧得很。我们向公社借来了扫帚、铁锨。一边扫尘土,一边有说有笑。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房子打扫干净,抱些马草,在地上一铺,床铺就解决了。
不管牛棚也好,马厩也罢,大家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然后在墙上选一块最高、最光亮的地方,把毛主席的画象贴上。空的地方再贴些标语,红红绿绿,看了令人振奋。
没过多久,雨季来了。这里的雨,又多又大,一下起来,屋子里到处嘀嘀嗒嗒地响。地上的水齐脚面深,漏下来的雨水都是黑红色的,和酱油一个样。同志们把脸盆、茶缸放在铺上,一会儿就接一缸子。队长马德仁尽管病了三天,为了不让暴雨把固井用的水泥淋湿,叫大家把水泥搬到屋里,而把自己的床铺从屋子里移到门口,一夜没有睡。
(编者附注:几年来,一二○二钻井队的人事已有不少变动,所以在这个版上,队长变了好几个人,而同一个人一会儿是工人,一会儿又变成干部了。特此说明。)
雨季里,道路泥泞,送油料、配件的汽车开不到井场,同志们就自己去抬。并且提出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晴天一天当两天”的豪迈口号。夏季烈日当头,蚊虻成群;冬季在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里坚持操作。但艰苦并没有吓倒大家。司钻李继良同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条件艰苦,正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越艰苦,锻炼得越坚强,越艰苦才越光荣。”有人还写出“要学红军过雪山,英雄何惧风雪寒”那样充满了英雄气概的诗句。
就这样,我们在会战初期的艰苦环境里,战胜了重重艰难困苦。我们越战越顽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