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我为人民服务很不完全很不彻底 自己的实践证明:认识了的问题,并不等于解决;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有一个尖锐的斗争过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15
第2版()
专栏:

我为人民服务很不完全很不彻底
自己的实践证明:认识了的问题,并不等于解决;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有一个尖锐的斗争过程
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我常对干部和工作人员说,你们要很好地学习《为人民服务》,只有学好这一篇,才能方向明确,立场坚定,树立革命的世界观。可是我自己却忽视了这一篇。我想,我成天东奔西跑,有时饭顾不得吃,觉顾不得睡,要说为人民服务,难道我还有三心二意吗?
人民日报二月七日登载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通讯和有关社论,我一口气读了两三遍,焦裕禄同志的高大形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他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打痛了我的心灵深处。焦裕禄同志带着毛主席著作,胸怀革命大志,在不长的时间里,为兰考县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而我是连续三任的县长、县委代理书记,为武安人民贡献了什么?武安的条件比兰考好,为什么变化不大?我打开《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和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与自己的实际一对比,我认识到,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很不完全,很不彻底。
两幅“图景”
焦裕禄同志的脑子里装着一幅图景,我的脑子里也装过一幅图景。但由于主观世界不同,脑子里绘画出的图景也截然不同。焦裕禄同志的图景是:沙丘栽树风沙防,涝洼植苇养鱼塘,碱地白变青纱帐,人民欢呼共产党。这是完全为人民利益、为革命事业而设想的美丽图景。在去年春季学遵化的活动中,我脑子里绘画过这样一幅图景:大干一年,力争赶上遵化,秋后参加省劳动模范大会,光荣返武安,南关大街大贺大庆一番。这那里是为人民利益而设想呢。由此可见,是否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两幅图景作了鲜明的对照。
两种精神状态
过去我也常向同志们讲,我们能否把生产革命搞好,县委领导的精神状态最重要。在去年大旱的情况下,我说,共产党员要以人民之乐而乐,要以人民之忧而忧。同志们要我去看戏、看电影。我说,大旱临头,要想到群众,那有心思看戏。当时以为这样就算革命化了。但是拿焦裕禄同志这面镜子一对照,就看得一清二白,我很不够。焦裕禄同志在向地委报告中加的几句话,充分表现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状态。他不但这样说,而且也照这样做了,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实现了自己的誓言。而我呢?在去年大旱中,虽然领导群众积极进行抗旱斗争,但同时也有不少杂念。我想到大批的坚强干部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去了,偏偏又遇上了这个年头。对抗旱斗争存在着大有可畏、不敢革命的精神状态。为什么呢?因为脑子里还有“我”字。如果象焦裕禄同志那样,全心全意想着革命,想着人民,那就刀山敢闯,火海敢跳,还有什么可畏,还有什么可怕!
两样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蹲点,是蹲在贫下中农家,跑面是跑到群众中去。因而,他把全县的各种情况都调查研究得清清楚楚,把群众的意见装在脑子里,把广大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大张旗鼓地传播开,促进了全县三大革命的深入开展。我在去年春季,跑面多,蹲点少,坐上汽车一天能跑二、三百里。到底跑了个什么结果,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后来,领导强调要蹲点,并要蹲点的具体情况,我就不跑面了。同志们建议我到“面”上去看看,我说,跑面不记“工”。群众要求我到那里去看看,我说,咱县五百多座村庄,一天看一个,一年也看不完。总之,跑面跑在路上,蹲点没有榜样,没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工作一般化。
为什么武安面貌不能尽快改变,问题很明显,是县委领导(尤其是我)缺乏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缺乏带着阶级感情向大自然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归根结底,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缺乏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实践进一步证明,认识了的问题,并不等于解决,真正解决问题,还必须有个尖锐的斗争过程。现在,我们的县委同志,都认真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一致表示:要象焦裕禄同志那样,学习毛主席著作,当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要象焦裕禄同志那样,树立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要象焦裕禄同志那样,坚定地依靠贫下中农,走好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领导全县人民,大搞抗旱斗争,尽快地彻底地改变武安面貌。
河北武安县委代理书记 郭士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