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宁夏在踏踏实实前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高潮中看如何冷热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16
第1版()
专栏:

宁夏在踏踏实实前进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高潮中看如何冷热结合
今年一月,我们访问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不论在渠道纵横的黄河灌区、风沙弥漫的干早地区,还是六盘山麓的阴湿地区,到处看到热气腾腾,听到议论纷纷。全区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形势之中。在这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很见效,全区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生产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自治区党委负责同志说,目前宁夏的生产水平仍然比较低,耕作比较粗糙,跟一些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我们必须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不断革命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争分夺秒,苦干实干,把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访问了自治区的一些县和公社,到处看到广大群众不畏严寒,起早贪黑,积肥送肥,积极备耕,搞得热火朝天。在大好形势下,各级领导同志,遵从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保持清醒头脑,深入基层,依靠贫下中农,倾听群众中各式各样的意见,经过分析综合,支持好的,发扬正确的,把群众的革命能动性,调动到最能发展生产的刀刃上去。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使改变宁夏面貌成为宁夏群众自觉的行动。
冷热结合才能保持群众的积极性
工作中出点问题,本是正常现象。只要冷热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就能保持和发扬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领导群众前进。
我们在黄河灌区有名的吴忠县,看到同二千年前挖的古老渠道秦渠、汉渠并列的,是新挖的千百条毛沟、斗沟、支沟和干沟,是一畦畦整整齐齐的园田,一直延伸到天边。
过去,这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支离破碎的渠道,由于排灌不配套,曾经使全县十八万亩水浇地,有一半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的现象。几年来,吴忠县委总结和推广了本县古城大队开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平整土地、实行园田化的先进经验;特别是一九六四年,又领导群众掀起了一个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开挖了大量排水沟,修建了上万亩园田,大大减轻了盐碱化的程度,当年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是由于统一规划不够,有的工程不能配套,有的工程还要返工。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有人主张立即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克服缺点,继续引导群众前进。有人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重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为提出这些问题,会给群众泼冷水。究竟应该怎么办?
吴忠县委采取了第一种态度,及时进行检查总结。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了毛主席有关著作和指示。经过冷静的分析,认为修排水沟肯定是对的,工作中出点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碰到问题就只冷不热,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只热不冷,对实际工作中已经产生的矛盾,置之不理,继续干下去,就会浪费人力、物力,同样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冷热一定要结合,领导一定要和群众一起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这正是为了促进排水工程的完成,保护和发扬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前进。
吴忠县委在统一认识以后,派出干部,深入基层,采取领导、技术人员、群众三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制订和修订了县、公社、大队三级的园田化规划。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教育干部和群众,既考虑本社队的利益,又考虑整体的利益,把社、队的利益同整体的利益衔接起来。这样,全县群众觉悟提高了,又有了统一规划和可靠的办法,水利工程就修得又快又好。一九六五年,原计划修园田五万亩,结果修了八万五千亩。加上一九六四年以前修的一万六千亩,全县有百分之六十的耕地排灌畅通,做到了小畦耕作。这一年,全县的粮食亩产量已经“跨黄河”而接近“淮河”。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当冷静的促进派的极端重要性,做任何工作,必须热中有冷,冷中有热。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持群众的热情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到发展生产最有效的途径上。
从发扬积极因素中克服消极因素
要促进群众性生产高潮健康地发展,首先要肯定积极因素,继续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满腔热情地引导群众克服消极因素。
在自治区黄河灌区,不管走到那里,都能看到新翻的土地上堆积着一堆堆的土肥,好象起伏的山岗。群众对争取今年的丰收,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在自治区粮食集中产区之一的永宁县,备耕工作做得更加突出。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贫农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掀起了一个以积肥送肥为中心的备耕生产高潮。从这里和从别的一些县、社,我们了解到对积肥造肥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
这里的土肥,有炕土肥、圈土肥和房土肥等。这是群众因地制宜积攒的肥料,在农家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这种土肥中黄土成分大,肥效不高,存在着“黄土搬家”的情况。运送这种土肥占用劳动力很多,高的达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群众愿意花这么大的力量造土肥送土肥,毫无疑问,这正是他们敢于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的表现。但是,这方面占用的劳力多了,其他方面能用的劳力必然减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是不利的。而这个地区耕作技术比较粗糙,需要很多的劳力实行精耕细作。这是一个矛盾,在生产高潮中矛盾就更为突出。
这个问题应当怎样解决呢?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群众传统习惯,无法改变。一种意见认为,这种积肥方法太浪费劳动力,必须革掉“黄土搬家”的命,不再积造土肥。这两种意见当然都是不对的,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任何群众运动的高潮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首先要看到群众的积极性,在发挥群众积极性、提高群众觉悟的过程中,教育群众克服消极因素。宁夏自治区党委正是这样做的。
自治区党委一位负责同志在永宁县一个大队蹲点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向群众请教,同群众一起背土造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引导群众看实际效果,同群众算得失的细账,耐心地教育群众懂得这个道理: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但是如果不讲质量,数量越多,浪费就越大,对生产极为不利。这位负责同志在肯定传统积肥办法的同时,引导群众向前看,既要注意提高土肥质量,逐步改变“黄土搬家”的情况;又要广开肥源,把更多的力量放在试种绿肥、养猪、养羊、繁殖牲畜方面。抓住积极因素,适当安排劳力,群众方向明确,干劲大增。不仅土肥质量提高了,其他肥料也增加了。
宁夏同志认为,要促进群众性的生产新高潮健康地向前发展,首先要肯定积极因素。抓住了积极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当然必须注意到消极因素;但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想办法,找出路。否则,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务求实效
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考虑长远利益,又要考虑当年增产,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就会大收实效。
宁夏山区潜力很大,大有可为。要大有作为,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一切务求实效。固原地区修梯田的做法,体现了这种精神。固原县去年修成了五十万亩简易梯田,连过去的算在一起,共有九十一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四分之一以上。这些简易梯田,当年修成,当年收效。这个县去年是全专区增产最多的。
他们是不是只满足于简易梯田,而不搞水平梯田呢?不是。在隆德县城关公社八里铺大队,一位同志领我们到二百多米高的山上看梯田。这座山,原来也许是很不显眼的土山,现在被一层层梯田环绕着。到了山顶,展眼一望,山连山,田连田,整个山区好象一幅美丽的织锦。这位同志对逐块梯田指出缺点,说这块地还不够平,那块地埂还不合格。这说明他们并不满意简易梯田,只要一有可能,就要使简易梯田变成水平梯田。其实,在我们看到这座山上的简易梯田中,就有许多水平梯田。固原地区在去年制订的长远规划中提出,争取在两三年内,把许多简易梯田变成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固原县一位副县长说,要在三年内把全县适合搞水平梯田的土地,百分之八十修成简易梯田,力争五年全部修成水平梯田,产量可以成倍提高。他们决心从易到难,从低到高,一直到彻底改变山区面貌。
固原地区的同志认为,修建梯田,是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山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但是,究竟是修建水平梯田,还是修建简易梯田,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考虑长远利益,又要考虑当年增产。有条件搞水平梯田的,应当积极修建;条件不具备的,就先搞简易梯田。如果勉强去搞水平梯田,就会过多地占用人力,影响当年生产,挫伤群众积极性。满足低标准,缺乏雄心壮志是不对的;脱离实际,贪大图高,也是不对的。因为脱离实际,必不可能办到。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实效。
本报记者 汪琦 金凤 国卿(附图片)
宁夏引黄灌区灵武县新华桥公社河中堡大队第八生产队,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增施肥料,改进耕作技术,改良了大片盐碱洼地,粮食大幅度增产。这是社员们在场上收打新谷。
哈治平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