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学习先进经验两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19
第3版()
专栏:

学习先进经验两题
车工 姜奇恩
相信与不相信
一般说来,每当我们听说或者接触一项先进经验的时候,往往在脑子里会出现个相信和不相信的问题。譬如看到人家表演,就想:“这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加工大量的活,不见得行?”“你用的是好床子,搬到我这破旧床子上就不一定灵!”“你的刀固然好,学不好,说不定还不如我的老刀哩!”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不相信的问题呢?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思想落后于实际。客观事物向前发展了,人的思想没跟上趟。工厂的老工人,摆弄机器多少年,都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有了经验是好事,但是有经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保守。有时候,总觉得自己那一套得心应手,相信自己的,不大相信别人的。或者受了一种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一些新鲜事物感觉得不那么灵敏,接受得不那么快。
车工的滚压光工具,早就有人应用了,但是我却长期对它信不着。一九五八年,我就想试做这种工具,结果失败了。一九六三年,又听人家说滚压工具好,用它加工出的工件光洁度可以达到八级以上。我又做了第二把,还是不行。我想,别胡闹了,车工能加工出两花六级的活就不错了,加上砂布和锉刀打磨一下,达到三花七级光洁度算顶天了。
一九六五年,我参加了全国先进刀具工具经验交流会,真是大开眼界。唐山化工机械厂一位老工人,用滚压工具加工出来的活,光洁度达到四花十级,能照出人影来。耳听不如眼见。从北京回来,我的疑虑有些打消,就照样做了两把,一试验,光洁度果然达到了四花十级。我冷静地分析出了自己过去在技术上失败的原因,又从思想上总结了应该吸取的教训。我觉得,对于技术问题来不得半点主观,在没有经过认真地反复地实践以前,不能凭自己的点滴经验,就轻易地肯定这个和否定那个。我认识到,不相信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相信。转化的条件不是主观想象和道听途说,而是实践,是认真地反复地实践。
学和创
任何一项经验,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的,往往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如果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用自己的胃口来消化,就可能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因此学习别人的经验,一定要同个人的努力和创造相结合。只创不学,创的根基不牢;只学不创,学的经验不活。依我看,“学”字重要,“创”字更重要。
一九六五年我们小组接受了加工三万个支撑轴的任务。一开始每人每天加工到六十多个,就认为到顶了。以后,听说上海新建机械厂每天能干到二百三十多个,超过我们近三倍。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在半自动车床上采用样板刀加工。我们这里有的人说:
“怪不得效率高,原来是用半自动车床。”“如果我们有那样的好床子,也能干出二百三。”也有部分同志认为,物质技术条件不一样不是个根本问题,我们可以学人家的精神,创造自己的条件,学人家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经过我们研究,按照后一种意见干了,使加工效率提高到二百五十个,基本达到了我们学习上海新建机械厂经验的要求。
别人的先进经验,即便是我们完全学到了手,也不能看做是学习经验的结束,而应该认为仅仅是开始,因为还有一段运用和创造的过程需要我们来完成。那种学了一点东西,就认为万事大吉的人,总是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