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焦裕禄同志教我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2-20
第2版()
专栏:

焦裕禄同志教我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
中共兰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卓兴隆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快两年了。回忆起来,他对我的教导,还记忆犹新。焦裕禄同志生前对我的教育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教育我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焦裕禄同志调来兰考的时候,我才从县委调到城关区。兰考是豫东灾情最大的一个县,城关区又是兰考县土质最坏,灾情最大,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俱全的一个区。虽然党和国家对城关区多方照顾,但是社员在生产、生活上还有很多实际困难。那时候,在城关区工作的一些同志中间,有这样的论调:“灾区干部,弄不好了犯错误。”我被调到城关区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不健康的情绪去的。
一个严寒的早晨,西北风夹着黄沙,刮得桌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尘土。我望着满天的黄沙正在出神,县委办公室的张士义和另一位同志走进门来。老张向我介绍以后,才知道他是刚刚来到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从这天起,他经常到城关区蹲点,作调查研究工作,接触了几次,他发现我的精神不大振作。一次,我给他汇报工作以后,他和我谈思想。我抱着挨批评的心情,如实地向他汇报了自己的思想问题。哪知道和我想的相反,他不但没有批评我,还笑了笑,很亲切地对我说:“老卓呀!你敢大胆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这就很好。”我说:“反正我说的是老实话。”焦裕禄同志说:“灾区工作是难做呀,这是客观存在,谁也不能不承认。可是,你再想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来对待这个问题,你就会知道,在困难的地方工作,也有好处!”我望着他不住地点头,继续听他往下说:“困难的地区,它能够锻炼人的革命意志,能培养坚定的革命精神。能在最困难的地方,找出积极因素,领导和依靠贫下中农,杀出一条路来,那是多么可贵的经验呀!老卓,你想想看!”我说:“那好呀,我们照着办!”停了一下,他又问:“城关区的历史情况咋样?啥时候是它的黄金时代?”我说:“解放前,这里的灾害更重,比较好的是一九五八年前后。”他说:“这个区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我说:“社员都讲:‘城关四大宝,花生、桐树、条子、枣。’”他听了笑了笑说:“是嘛!问题你们也是看到了,缺乏的就是你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坚定态度。据我调查的材料看,不是社员不干,而是有一些干部在灾害面前看不到光明,不愿意好好地领。”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说:“这一点也不假。”他又说:“你要是同意我这个观点,你们就要抓住重点,就象毛主席说的那样要‘抓紧’,解决当前社员要求最迫切的一两个问题,就能站住脚。不要怕!要革命就要和困难作斗争。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区又有三万社员,你们丢掉怕字,抓住阶级斗争这条纲,干下去,多学几次《愚公移山》,不怕干不好!”他说:“老卓呀,你们好好想想,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别叫人家去做,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不会给自己做思想工作的人,永远不会进步。领导同志的教导、帮助,这都是外因,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思想通。”
受到焦裕禄同志的这番教诲,我心里很激动,满腔热情地想干起来。但是,由于自己政治觉悟低,听了焦裕禄同志这些话,只象触了电一样,麻了一下就过去了。别人一说困难,我就想焦书记讲的那些道理,现在还不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如多发一些救济粮款呢!后来,我在焦裕禄同志亲自催促下,学了《愚公移山》,区里的干部也学了《愚公移山》,大部分的同志思想都比以前开阔了,情绪也比以前饱满了,眼睛也较前亮了,原先不愿意在城关区工作的同志,也安下了心,申请外调的同志也自动收回了申请,工作上开始有了新的起色。这时候,我的思想情况,也比初次和焦裕禄同志接触的时候好多了。
到了春天,大风南一场北一场不住地刮,有好几次大风天,焦裕禄同志打电话,叫我在姜楼南地、胡集南地、老韩陵西地等凸凹起伏的沙堆上等着他。每次都是我还没有走到地方,他早已到了。他一会儿在黄沙弥漫的沙滩上跑来跑去,一会儿又在麦地里看看被风沙打死的麦苗,自言自语地说:“多可惜呀!”他一会儿又问:“这风沙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凶,我们应该咋办?”我们对他说:“这个情况可不是一年半载,多少年就是这个样。”他点了点头说:“认识了的问题,要是不解决的话,那就等于还没有认识。”就在这些沙堆上,他曾经几次指示我:要努力读毛主席的书,特别是有关调查研究的章节,更要好好地学,认真学。就在这年的春天,在焦裕禄同志亲自调查和指示之下,城关以北的六个大队统一行动,造农田防护林带五条,南部造了两条,一般的每条林带栽种三行树,多的八九行。现在这些林木一般都有两丈多高,开始起防风固沙的作用。就这样,我由不安心也变为爱上城关这个老牌的灾区了。
一九六三年夏天,因为工作需要,我又调回县委办公室。我和焦裕禄同志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经常和他一块下乡工作。有一次,在张君墓公社,我拿一本小说在看,焦裕禄同志问:“看的是毛主席的书吗?”我很不好意思地把书翻过来叫他看书皮,他说:“小说是要看的,可是要和学好毛主席的书比较起来,重要性相差十万八千里。《毛泽东选集》你带了没有?”我吞吞吐吐地说:“忘带了!”他从那黑色的旧提包里掏出一本《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递给我说:“以后要以学习毛主席的书为主,下次下乡可不要再忘带了!”
由于焦裕禄同志本人学习毛主席著作学得好,用得好,兰考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社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劲头也就越来越大。一九六三年年底,县委决定在张君墓公社的赵垛楼大队,召开一个有公社党委副书记和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参加的除“三害”斗争现场会。我请示焦裕禄同志说:“这个会准备解决的主要问题,你说一下,我起草个文件吧!”他想了想说:“不要写啥文件,主要是鼓干劲,发动群众,掀起除‘三害’的高潮。通知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带上《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就可以了。”我不放心,我本着过去开会的老规矩又问:“不写大文件,还不整理个小文件吗?”焦裕禄同志说:“我们写的材料再好,也没有毛主席的话号召力强。”我说:“《毛泽东选集》可能一些不识字的支部书记还没有呢!”焦裕禄同志说:“没有的就听嘛!”这个会一开始,就学习了《愚公移山》,接着讨论。讨论题目是:愚公门口有两架大山,挡住他一家人的出路,那么我们兰考这家门口有什么东西,逼得我们成年吃国家的统销粮、花国家的救济款呢?找来找去,就是风沙、盐碱、内涝三害。问题找出来以后,接着就又讨论:愚公一家老少几口人,还有决心搬掉两架大山,我们现在有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上千的干部,还有三十六万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个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还治不了它?当时,参加会议的同志劲头很高,发言很热烈。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同志说:“这个办法可比写个大文件强得多啊!”一些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村基层干部,对这个办法更是拥护。城关公社窦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卞帮顺同志说:“毛主席的书一学都懂,回去照老愚公的劲头,发动群众干啦!”因为这个方法很灵,一九六四年县委在爪营公社的张庄大队、三义寨公社的李氏寨大队、城关公社的胡集大队、仪封公社的老军营大队召开的除“三害”现场会议上,都根据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先学毛主席著作。一九六三年冬天,兰考县兴修除“三害”工程,达到了新的高潮。在这严寒的冬天,县委怕群众吃得不好,穿得不暖,因此,在县委召开的几次除“三害”的会议上,都强调要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焦裕禄同志又指示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几次通知各公社党委、各大队党支部,认真地学习这篇文章。由于兰考除“三害”工作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以一直发展比较顺利。
一九六四年春天,焦裕禄同志的病越来越严重,组织上决定要他离开工作岗位去看病。他把我叫到他住的地方,叫我汇报除“三害”的工作。我拿着材料走进去的时候,只见他躺在床上,医生正在给他打针。焦裕禄同志看到我,使了个眼色让我坐下。等打完了针,他打起精神,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组织上决定我去看病,你在家很好地把除‘三害’工作抓好,要知道这是改变咱兰考面貌的根本措施,是咱县三十六万人民的迫切要求,是执行毛主席三大革命运动的指示的具体表现……”焦裕禄同志还要我准备好材料,等他把病治好了回来,再向他详细汇报。
想不到,他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了。
焦裕禄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要记住他的话,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我要好好学习他那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彻底革命精神,不断地检查自己的思想,丢掉个人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彻底改变兰考的面貌贡献自己的一生,真正做到:“挥泪继承壮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新华社郑州十九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