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砌砖引起的争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09
第1版()
专栏:

砌砖引起的争论
不久前,在长春棉纺织厂工地上,对砌筑工程质量,作了一次检查评比。大家发现,一个学徒工砌的砖,粘灰面达到百分之百;一个高级工砌的砖,粘灰面只达到百分之八十。有人认为,学徒工砌出了这么好的墙面,是“碰巧”;高级工出次品,是“一时疏忽”。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如果学徒工砌的砖只有一块好,可能是碰巧,为什么一连检查三块,块块都是浆满缝匀呢?如果高级工砌的砖只有一块不好,算是一时大意,为什么一连检查了几块,块块压实面都不好呢?争论之后得出了答案:
这两个人同在一道墙上砌砖,干的是一个活,心里想的却不是一回事。高级工是抱着“示范”和“抓额字”(超额工资)的念头接受任务的。他一心想当“先进”,为挣钱而砌砖,丢掉了“一铲灰一块砖揉一揉”的先进操作方法,用老一套大铺灰的操作方法赶数量,结果影响了砌砖质量。学徒工不是这样。他决心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想更快地掌握技术,为国家建设更多更好的建筑物。因此,尽管他在操作上还不如师傅熟练,由于他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对待工程质量一丝不苟,结果砌出了好的墙面。
一句话,由于政治与技术的位置摆得不同,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同。 刘家德
编者注:这场争论对人很有启发。小事情说明了大道理:一个人的专业技术不管多么高超,如果不把政治和技术的位置摆正,不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技术,他就不可能用自己的技术,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